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之前在京会见中美金融工作组美方代表团。他指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推动两国关系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方向发展。双方应继续用好金融工作组机制,不断积累成果,巩固发展金融领域合作势头。中美金融工作组是为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在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指导下建立的两国金融交流机制。
9月19日至20日,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就在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会议的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开启了四年来的首次降息。此次工作组会议,中方是由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牵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官员参会。美方则是由副财长尚博牵头,主要由财政部、美联储官员参与。可以看到,中美双方经济相关部门,基本上都有参会。
自去年以来,美联储开启了激进的加息周期,试图遏制高烧不退的通胀,随着通胀逐步回落,美国经济也开始显露疲态,就业市场降温,经济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美联储不得不调整货币政策方向,选择降息来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的“如意算盘”却并非那么容易打响,通胀这只“拦路虎”并未完全被驯服,过早降息可能导致通胀卷土重来,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美联储难以在控制通胀和刺激就业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点。
首先,从消费角度来看。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带来人民币相对升值,这意味着境外消费和留学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有境外旅游计划的人来说,可以抓住这个时机,提前规划行程,预订机票和酒店。此时,同样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外币,在境外购物、餐饮和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也会相应减少。而对于有子女在海外留学的家庭,学费和生活费用的压力也可能有所缓解。但在享受这些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理性消费,避免不必要的开支。
表面上看,美联储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但深层次的原因却远比这复杂。近年来,美国经济面临着多重压力,通货膨胀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规模不断攀升,这些问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美国经济喘不过气来。通货膨胀是美国经济面临的一大难题。自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钞,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多,物价飞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从去年开始连续加息,但效果并不理想。
从全球范围看,美联储本轮降息步伐,来得其实并不快。此前,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已纷纷降息。陈凤英分析称,美联储降息有利于带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由于此前市场的降息预期,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已经开始止跌,外资有可能回流中国。“中美原本倒挂的国债利差有望逐步收窄,最关键的是有利于中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使其具备了推动新一轮降准、降息的条件。”陈凤英说道。
那么,美联储降息对于我们国内楼市、股市影响如何?宏观政策上该如何应对?结论很明确,我们早已经处于一场“债务风暴”之中,在宏观政策取向的“要面子”与“要里子”之间,应坚决选择“要里子”!我一直呼吁,是时候采取果断措施,以强有力的货币与财经政策“从重、从快”为经济托底,比如迅速降息到零以降低社会与居民的负债成本,向居民发放足够量的现金消费券以拉动消费……
此外,中国还需要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考虑,那就是如何通过降息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当前,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房地产市场,都对降息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降息就是为了刺激这些市场的发展,而是应该通过这些市场的反应,来更好地了解到降息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促进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府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国内经济的活力和韧性,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贡献力量。美联储的降息,如同在全球经济棋盘上落下一子,其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自身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