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难,减肥越难:最常被忽略的减重真相
创始人
2025-07-01 09:42:10
0

生活越难,减肥往往越难,这是一个常被忽略的减重真相。当生活充满压力与困境时,人们往往难以保持规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忙碌的工作让无暇顾及饮食的健康,焦虑的情绪也会促使人们寻求高热量的食物来缓解。同时,缺乏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锻炼,使得身体代谢逐渐变慢,脂肪堆积更容易。而在艰难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往往更容易放弃对自己的要求,放纵自己的食欲,从而导致减肥之路愈发艰难。只有在生活逐渐平稳,心态逐渐放松的情况下,人们才更有能力去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减肥的目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 (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


随着气温稳定在30度以上,社交媒体和电梯广告再一次被各种减肥塑形、代餐食品所占据。似乎在夏天,每个人都应该更瘦一点,身体的每一寸松弛都在说:你太懒了,你没有为自己的身材负责。


我们习惯性地将减肥失败归咎到意志力不够、执行力太差、控制力太弱。


事实上,造成体重反弹的并不是「自律不足」;引发暴饮暴食的,也绝不仅是简单的「饭太好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已有超过10亿人超重或肥胖。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则指出,情绪压力是现代人肥胖的重要诱因之一。


一个悖论:当减肥成为压力源本身,你很难减肥。瘦,也许应该建立在真正学会快乐的目标之后。


这不是一篇减肥攻略。希望我们能找到一种更温和、更持久的方式,更喜欢自己的身体。


01、我不饿,只是嘴巴寂寞


现代人的焦虑几乎无处不在。焦虑着无法掌控的当下,焦虑着难以预测的未来。


这种强烈的匮乏感会驱使大脑本能地寻找补偿机制。购物、进食,是最直接、最容易获得安慰的方式。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脑不停运转,直到深夜,才可以做些什么安慰自己。在时间与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吃点什么」往往是摆脱不适感最可行的方案。


「一点快乐都没有,起码吃顿好的吧。」


尤其在压力状态下,焦虑个体更容易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食物,因为它们最能快速带来愉悦感与安全感。[2]这就是所谓的「情绪性进食」。


高油高糖的食物会刺激多巴胺分泌,让我们短暂地感觉到「满足」与「被照顾」。问题是,这种补偿并不持久。


《老友记》


当愧疚和自责再次袭来,焦虑会更剧烈,反而推动下一轮暴食。久而久之,这种「焦虑—暴食—自责」的恶性循环越发牢固,一些人甚至会陷入催吐、极端节食等行为,最终患上进食障碍(ED)。


此外,长期焦虑会对大脑的前额叶功能造成损伤,削弱执行功能,降低完成复杂任务的能力。在难以完成的任务面前,许多人会选择逃避,将注意力从无法掌控的工作、关系中抽离,转而通过进食这种可控又合理的拖延方式。


当「吃东西」成为人们从工作、学习、人际关系等压力中获得安抚的途径时,节食减肥无异于火上浇油。


就像《Why We Eat》一书中写到的:「仅凭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有意停止进食,便认为能量储存是由意识控制的,就好比仅凭我们有憋气的能力便认为呼吸是由意识掌控的一样荒谬。」


本就枯竭的自控力被消耗殆尽后,反弹会更加迅速和明显。


02、焦虑会让我们与身体失联


如果说情绪性进食是「嘴巴寂寞」的结果,瘦体素抵抗则会让我们永远感到饥饿。


1.当你焦虑,瘦体素会变得迟钝


瘦体素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向大脑发送「能量足够,可以减少进食」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摄入了足够热量,瘦体素就会升高,使食欲下降,进而停止进食,保持相对平衡的体重。


但在慢性焦虑或压力状态下,大脑对瘦体素的感知会变得迟钝,无法准确解读信号。这就是「瘦体素抵抗」。即便体内瘦体素水平很高,大脑也无法准确接收信号,于是持续感到饥饿。


试想你正开着车,注意到油表指数非常低,于是急切寻找加油站,企图尽快把油箱加满。但你不知道的是,油箱实际上是满的,问题出在油表。瘦体素抵抗就是如此:大脑以为脂肪用完了,其实储备充足。[1]


此外,炎症反应是造成瘦体素抵抗的主要机制。[3]


代表炎症反应程度的是人类体内omega-6与omega-3的比例,比例越高,意味着炎症反应越高。其中omega-6主要来自于玉米、谷物等种子,omega-3则来自于蔬菜藻类以及食用藻类的深海鱼。


你下班点的外卖炸鸡,其中或许70%都来自玉米——玉米油、玉米面、玉米做成的谷物糠,甚至炸鸡本身,也是谷饲。


显然我们比过去摄入了更多omega-6,但到底多了多少?


研究表明,石器时期人体内的比例数据约为0.75,而现代人则达到了惊人的53。[1]这意味着,与祖辈相比,除了先进的技术与知识,我们拥有更稀疏的头发、更弯曲的颈椎,以及体内70倍的炎症风暴。


瘦体素抵抗状态下,大脑会不断促使你寻找更多食物,尤其是谷物构成的能量密集型食品,加剧炎症。而炎症又会反向促发瘦体素抵抗,令我们被卷入「虚假的饥饿」,越吃越多。


2.虚假的饥饿感


焦虑不仅是一种情绪,它更像是一场持久的慢性疼痛,在方方面面影响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睡眠。长期焦虑的人,睡眠质量会更差,入睡困难、夜间易醒。


《Why We Sleep》一书中,神经科学家Matthew Walker指出「一个睡眠不足的身体会在大量的食物中哭着喊饿」。如果一个人每晚只睡4~5小时,他的食欲激素会大幅上升,而瘦体素则会显著下降。这意味着,睡眠不足也会让人难以感到饱足,而且更偏好甜甜圈、冰激凌等高热量食物。


而这种错位的感受,并不只在睡眠。许多处在慢性焦虑的人会觉得自己「动不起来」,原因并不是缺乏运动这么简单。焦虑会降低我们对身体的感知力,我们无法判断自己的身体,是过劳疲惫,需要睡眠,还是久坐僵硬,需要走一走。


运动本是我们与身体对话、恢复节律的方式,但当我们与身体的连接断裂,它就会变成一项痛苦的挑战。


饥饿感是虚假的,疲惫感也是混乱的,身体的需求模糊不清。


那么,所谓的「控制饮食」和「坚持运动」无异于拿着模糊的地区寻找出路。终点在那里,却摸不到方向。


《七磅》


03、焦虑会让大脑以为你在「逃难」


反反复复减肥失败后,你也许会觉得这是「基因」问题。这个判断不完全错,更科学的说法是:体重增长并非因为你吃得太多或是练得太少,而是你的「体重定点」上升了。[1]


我们生存所必需的能量(脂肪)贮存水平由大脑计算得出,被称作体重定点。它不仅与基因相关,更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压力水平、激素状态等长期因素共同协定的结果。


体重定点理论认为,我们的身体会努力维持在一个特定的体重范围。如果你在节日吃太多,胖了几斤,只要恢复原本生活节奏,不需要节食或运动,体重通常会自然回落,反之亦然。


可问题是,一旦体重定点上升,减肥就难了。


而一个很少人提到的真相是,你靠健身、节食难以撼动的体重定点,却能被焦虑偷偷改变。


慢性压力状态下,大脑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会被长期激活,使得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


皮质醇也被称为「压力激素」,被许多养生爱好者视为「一生之敌」。皮质醇在短期内可以调动血糖、动员能量储备,帮助身体应对压力,但如果长期处于高值,就会对代谢造成影响。


大脑在高皮质醇的刺激下会设定更高体重定点,让身体:


增强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


促进腹部脂肪堆积,保护「内脏安全」。


降低基础代谢率与脂肪燃烧的效率。


增强胰岛素抵抗,维持高血糖状态以应对压力。


数万年前,我们就已经是现在的模样了,无论我们身在通勤路上,还是打猎途中,对大脑来说并无二致。所以,大脑无法理解现代食物的丰富甚至过剩。当我们处在压力状态时,大脑会误以为猎取食物变得艰难,于是更加勤勉地储存脂肪,调高体重定点,为不存在的饥荒做准备。


简单来说,就是高压之下,大脑以为你遭遇了非人的虐待,所以开启极限生存模式,储存能量,使你能够活下去。


所以减肥要对抗的,并不是脂肪,而是一个失去安全感的大脑,以及被调高了阈值的身体。


04、如何重建身体的安全感


大脑是最精明的会计,靠「自制力」与它硬碰硬往往会落得一败涂地。所以,比起立刻禁糖、禁油和高强度运动,更重要的是让身体和大脑恢复「安全感」,回到稳定状态。


1.吃「奶奶也认识」的食物


研究者发现,现代农场主会改用玉米、棕榈油等精加工饲料取代传统草饲来喂养奶牛,逐渐形成品种。这些品种的牛成长速度更快,体重更重,脂肪比例也更高。[1]


相反,如果想减重,比起吃配料复杂、形状精美的「健康食品」,简单、完整、未经高度处理的原始食材更能发挥作用。比如,大米会比米粉热量更低、蒸土豆比薯条结构更完整,也更容易让身体发出饱足的信号。


所以,饮食方面你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原则入手:吃奶奶也认识的食物。


《小森林·冬春篇》


2.识别「情绪性饥饿」


很多时候,让你吃东西的并不是饥饿感,而是做不完的工作、无聊或者孤单。


所以在想吃东西前,不妨问问自己:「我现在是真饿吗?」


如果不是,那么为自己安排一次按摩、与朋友电话叙旧,让你更舒适快乐。


减肥靠的不是「狠下心」,而是自我觉察,这样的觉察能够将情绪需求与进食需求区隔开,是打破暴食循环的第一步。


3.进行长期主义的身体照顾


节食、跳操的效果来得很快,但身体真正的修复却是缓慢的。


比起体脂秤上的数字,每天起床的感受、睡眠时长、精力和情绪才是更能体现身体状态的指标。


有研究指出,法国人对「减少饮食胆固醇摄入」这一全球化的健康倡议并不在意。尽管他们偏好葡萄酒,热爱奶酪(饱和脂肪),却拥有更低的体重定点。这是因为法国人更喜欢与亲人早早休息,或是在露台和小酒馆闲聊。这些看似无关减肥的放松习惯,改善了他们的皮质醇与褪黑素水平。


研究者发现,睡觉、锻炼、音乐、按摩、跳舞,甚至大笑都能有效降低皮质醇水平。


所以,让自己快乐一点,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身体照顾。


《吃饱睡足等幸福》


写在最后


与其说减肥是一场对抗脂肪的战争,不如说,是一场与大脑重建安全感、与身体重修连结的过程。


只有当身体处于平衡、安全的状态时,食欲才会稳定,睡眠也才会恢复正常,代谢才能听得懂你的努力。


希望你在追求改变的路上,不是对自己越来越苛刻,而是越来越明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 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
桂林平乐县人社局:虐猫考生被取... 记者从桂林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近日,苏某某参加广西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
河南西峡极端强降雨致2人遇难6... 河南西峡近期遭遇了极端强降雨的肆虐,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这场暴雨中,不幸...
Kimi“憋”出的深度研究,成... 请你提供具体的“Kimi‘憋’出的深度研究”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内容我没法准确判断其成色呢。比如研...
超400笔投资,VC跨越山海关 在投资领域,超 400 笔的大规模投资行动正在悄然展开。众多 VC(风险投资)机构犹如奔腾的骏马,跨...
信号出现!制造业PMI连续两个...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制...
蔚来CEO李斌发长文反思:高端... 新浪科技讯 7月1日下午消息,今日李斌发布微博表示,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蔚来世界模型NWM开始陆续推送...
河南西峡极端强降雨致8人失联 ... 河南西峡遭遇了极端强降雨的肆虐,这场暴雨如猛兽般侵袭着这片土地,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目...
如何反驳“都不想生孩子,人类就...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人类的繁衍并非仅仅依赖于自然生育这一种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辅助生殖技...
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29... 根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电影票房为292.31亿元,观影人次为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
河南西峡极端强降雨致8人失联,... 记者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应急指挥部了解到,6月30日21时至24时,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遭遇短时极...
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抗... 国新办即将举行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将重点介绍抗战胜利 80 周年主题展览以及推出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
广期所:将加快研发铂、钯、氢氧...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6月30日从广州期货交易所了解到,下一步,广期所将继续秉持特色发展定位,不...
A股窄幅震荡,沪指半日小幅上涨... 今日上午,A股三大股指略有分化。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午盘涨0.21%报3451.69点,深证成指跌...
凯粤解读2025档案数字化十大... 档案数字化是现代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升了档案的管理效率,还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已装备稀士!稀土!中国严管稀土... 稀土是什么? 如果你手上的智能手机突然开不了机,或者你开的电动汽车电池瞬间罢工,别惊讶,这很可能跟稀...
掌舵信美相互人寿八年 杨帆辞任... 信美相互人寿相互保险社(下称“信美相互人寿”)迎来了成立八年以来的首次换帅。 根据信美相互人寿6月3...
轰炸伊朗后,内塔尼亚胡抓紧筹谋 轰炸伊朗后,内塔尼亚胡深知局势的严峻与紧迫。他迅速行动起来,抓紧筹谋后续的应对之策。一方面,他在国内...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将于 7 月 4 日起正式开启报名通道。这一消息无疑为广大有志于从事...
暗访3C贴纸黑市:4万毫安时充... 在暗访 3C 贴纸黑市的过程中,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原本标注为 4 万毫安时的充电宝,通过黑市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