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集中灭除非洲大蜗牛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啦!非洲大蜗牛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此次行动集结了众多志愿者,他们将携手奔赴各个角落,开展灭螺工作。志愿者们带着专业的工具和满满的热情,仔细搜寻每一处可能存在非洲大蜗牛的地方,毫不留情地将其清除。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为生态环境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有效遏制非洲大蜗牛的蔓延,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志愿者现场搜寻清除非洲大蜗牛。记者 蓝瑜萍 摄
夏季正值非洲大蜗牛繁殖高峰期,为遏制其泛滥趋势,提高群防群治水平,6月30日,全省集中灭除非洲大蜗牛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在福州冶山公园唐代马球场遗址附近举办。
启动仪式上,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有关专家现场科普非洲大蜗牛防控知识,实景演示规范处置过程;志愿者代表宣读“防控非洲大蜗牛,共建生态大家园”倡议书,号召全民参与行动。活动中,志愿者向周边市民群众分发防控技术要点、倡议书等宣传材料。
启动仪式后,省农业农村厅、省住建厅、省林业局、福州海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鼓楼区鼓东街道中山社区、中捷四方生物制药公司等单位百余名志愿者分成10个小组,对冶山春秋园、屏山公园、西湖公园、农林大院住宅小区、省老干部局住宅小区等周边发生非洲大蜗牛入侵的公园、住宅小区,按划定区域进行搜索和清除。
据悉,2025年5月,省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螺行动方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非洲大蜗牛夏季集中灭螺行动。各级农业农村、住房建设、城管、园林、林业、海关等部门,通过加强排查监测、强化源头管控、组织集中灭螺、开展科普宣传等方式,降低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与能源技术推广总站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集中灭螺行动,旨在全省范围内发挥“滚雪球”效应,带动形成一万支志愿者灭螺小分队,治理十万亩重点城乡区域,灭除百万只非洲大蜗牛,减少其对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群众健康的不良影响和危害,以实际成效维护当地生态平衡。(记者 蓝瑜萍 通讯员 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