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是不准确和不恰当的。爱子公主和悠仁亲王都是日本皇室成员,他们都在各自的生活和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对待。
日本皇室的成员们在不同的场合展现出不同的形象和风采,他们的行为和活动都是为了履行皇室的职责和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应该以客观、理性和尊重的态度看待他们,避免使用不当或歧视性的语言来描述他们。每个个体都值得被平等和公正地对待,无论其身份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日本通 (ID:ribentong-517japan),作者:入偷
就在前不久的5月8日,德仁天皇的独生女爱子公主抵达大阪,开启了为期两天的关西世博会视察行程。这次访问虽然是爱子公主的首次世博会之旅,但现场反响几乎可以用“盛况空前”来形容。
当天,她穿着一套清爽的白色西服套装,搭配同色系的鞋包,发型是编发后盘起,整体给人一种既端庄又清新的感觉。配饰则是珍珠耳环、珍珠项链和一枚金色蝴蝶结造型的胸针,优雅而不张扬,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从容,走到哪里都不忘驻足向人群微笑、挥手致意。
据《女性自身》报道,当天的入场观众高达十万两千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专程赶来“围观”爱子公主的。尤其是在世博会象征性建筑“大屋顶环”下和她就职单位日本红十字会设立的展馆周边,聚集了上万名民众,有人甚至从上午就开始等待,只为能在她现身时看上一眼。有位粉丝受访时说:“我已经等了两个多小时了,其他展馆都顾不上看,今天就冲着爱子公主来的。”下午4点左右,当爱子公主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人群视野中,现场瞬间爆发出欢呼:“爱子公主——!太可爱了!”不少人边挥手边举起手机疯狂拍摄,场面简直像是在迎接一位偶像明星。
不得不说,这种热度与民众的喜爱程度,放眼整个皇室都算得上是罕见。比起爱子公主所享受的“万人空巷”待遇,同样是皇室成员、拥有皇位第一顺位继承权的悠仁亲王的人气则显得格外惨淡。
这不是空口无凭。2023年,悠仁亲王曾独自前往伊势神宫参拜。按理说,作为未来的天皇,其言行举止都应该受到各方关注,但当天的场景却冷清得几乎令人尴尬——沿路围观的民众一言不发,静默地看着他走过,没有掌声,没有欢呼,只有一个个面无表情的脸庞。而悠仁亲王本人也不擅表达,面孔严肃,步伐僵硬,不少人直言“像个木头人”。
今年3月,他从筑波大学附属高中毕业时,皇室记者原以为会像当年爱子公主毕业一样,引发媒体和粉丝的热烈关注,谁知现场门可罗雀,只有寥寥几个粉丝到场,气氛之安静让人印象深刻。对比之下,2018年爱子公主从学习院女子高中毕业时,校门口几乎被粉丝和媒体围了个水泄不通,道路两旁都是拿着相机等待的民众,皇室记者形容那一刻“仿佛是公主的加冕礼”。
这样的巨大落差,让不少日本民众心中涌起一连串疑问。既然爱子公主深得民心、气质温和、亲民优雅、学识出众,又对公务展现出浓厚兴趣,为什么她却不能成为未来的象征天皇?为什么继承权必须交到那位“笑容僵硬”、“寡言少语”的亲王手中?
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不讳:“爱子公主才是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未来天皇。”“皇室需要的是亲和力,而不是木讷。”“悠仁亲王身上的‘皇嗣感’真的太薄了。”还有人指出:“日本人已经不是只看血统的时代了,一个光靠‘Y染色体’就能继承天皇位的系统,早该更新了。”
这其实指向了日本皇室制度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皇位继承仅限于“父系长子”,即继承者原则上必须是天皇血统的男性。爱子公主虽然贵为天皇独女,但因性别之故,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继承序列之外。即使她的人气远超其他皇族成员,即使她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能胜任皇族公务的一切职责,依然无法动摇这个以“传统”为名的男性优先规则。
更何况,秋筱宫家这几年一直处于舆论风暴中心。从小室圭与真子公主的婚姻风波开始,秋筱宫家在民间的形象就一路下滑。即使作为未来的皇储,悠仁亲王也未能挽回家族形象。反倒是爱子公主在低调中逐渐建立起稳定而积极的公众形象,她的成长几乎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肯定与祝福,甚至可以说,许多民众是一路“看着她长大”的。
然而,制度的现实总是让人无奈。即使全国舆论都支持爱子公主,即使她拥有无可比拟的国民好感度,现实依然是,等到德仁天皇退位后,皇位将按照旧有的“男系优先”原则,传给秋筱宫文仁亲王的儿子——悠仁亲王。哪怕这位“未来天皇”至今没有赢得多少掌声。
这让人不禁感叹:难道仅仅因为悠仁亲王拥有据说可追溯至神武天皇的Y染色体,就比拥有全国人民喜爱的爱子公主“更合适”吗?传统和血统,真的能抵过人心所向吗?
或许,日本皇室迟早要面对这个真相:在现代社会,象征天皇的意义,不应只是继承“Y染色体”的那个人,更应是承载公众希望、体现社会共鸣、拥有真情实感的人。
下一篇:原创 为什么要支持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