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拿出了“升级版威胁”,中国应该主动“降温”。
并不忘再补上一句,“如果不行,我们还有后招,禁运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国似乎在期待中国让步,但问题是,这一招真能奏效吗?禁运一旦启动,全球经济的反噬会让美国承受得起吗?
美国财长“禁航威胁”
长贝森特他认为中国应该主动降温,迈出第一步,他强调,中国对美出口额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五倍,基于这一差距,他认为目前的125%关税政策是不现实的,无法持续下去。
贝森特还进一步威胁,如果局势恶化,升级的选项可能包括实施禁运,但他也表示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中美聚焦——美财长:希望中方率先缓和贸易紧张局势
贝森特似乎拿出了一副“铁证”,用中国对美出口额是美国对华出口五倍这个数字来说明关税不可能继续维持。
但问题是,这个看似有力的论据背后,其实漏洞百出,逻辑不太成立,首先,中美之间的贸易结构本就不对等。
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生产了大量的日常消费品和电子产品,而这些恰恰是美国消费者离不开的东西。
说白了,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产品,美国的消费者可能得付出更高的价格,甚至有些商品根本买不到。
而美国在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对中国设置的种种限制,导致了他们的出口规模受限,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中国。
而贝森特最令人不解的是,他居然威胁说如果中国不主动妥协,就实施禁运,禁运这种事情,一旦发生,那可真是“剑拔弩张”。
国际贸易早就不像过去那么简单了,各国的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互相依存。
如果真的实施禁运,那么打破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市场的平衡,甚至可能是美国本土企业和农场主的生计。
试想,美国农业州的大豆、玉米,科技企业的芯片设备,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到时候,美国本土的消费者和企业,恐怕要吃亏的更多。
说实话,贝森特这一番话听起来像是拿着谈判筹码在试探中国,甚至是想通过言辞让对方有所反应。
其实美国国内的政治局势早就开始出现裂痕,一部分政客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认为对中国的强硬态度是正确的选择。
可这种看似有力的威胁,真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美国的老招数
其实特朗普的操作,一直以来就让人摸不着头脑,4月28日,他接受了《大西洋月刊》的采访,居然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第二次执政的目标不仅是要“执掌国家”,更是要“管理整个世界”。
这话听得人差点没喷饭,明明是美国自己乱成一锅粥,他却好像在拯救世界似的,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了。
特朗普执政100天以来,不仅让美国经济风雨飘摇,全球的供应链也乱成了一团麻,股市、国债、美元简直像是被一阵风吹散的纸片。
美国国内的老百姓可不太认同这番“拯救世界”的言论,企业受损、消费者苦不堪言,农产品滞销、物价疯涨,民众怨声载道。
到特朗普上任100天时,他的支持率竟然掉到了39%,创下了过去80年美国总统百日内最低的纪录。
再加上有72%的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引发衰退,53%的人觉得自从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的经济状况就更糟了。
试问,这样的“拯救者”能让谁不头疼?而中国这边则有些不慌不忙。
凭借着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完备的产业链,经过一系列稳经济的政策,经济发展依旧稳健。
与美国的“乱中求变”不同,中国在这场博弈中保持了主动权,丝毫不妥协。
特朗普及其团队的“假消息”频频出现,似乎是在逼迫其他国家屈服,表现得简直像是一个霸道的“大国玩家”,但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切都像是徒劳。
特朗普不断宣称与中国的谈判有进展,结果这些消息最终都被证明是空穴来风,甚至连韩国媒体都忍不住调侃,特朗普团队连个中国官员都找不齐,居然派“好莱坞演员”来替代。
这种做法说实话,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原本政治谈判应该是严肃的,但特朗普团队显然已经不顾及什么国际声誉了,居然用各种手段和舆论来逼迫中国回到谈判桌上。
这不仅仅是对中国的一种“心理战”,也是美国国内面临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而美国的财政部长也开始公开威胁了,这么“硬核”的操作,显然是看准了时间的优势,想通过各种手段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中国的回应
尽管美国一再挑衅,中国却始终保持冷静并坚决回应。
外交部早早就表明,目前中美两国并没有就关税问题展开任何磋商或者谈判,那些传出的所谓达成协议的消息,简直是无稽之谈。
中国对这类无理要求没有丝毫退让,态度鲜明且坚定。
澎湃新闻——美财长称关税战升级的责任在中方,外交部: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
美国若真心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拿出诚意,把那些不合理的单边关税取消,而不是继续要求中国单方面做出让步。
更令人震撼的是,中国发布了中英双语视频《不跪》,这段视频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中美贸易,但却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
外交部发布重磅双语视频《不跪!》 2025-04-29 13:32·人民日报
从震撼的超级工程到世界领先的5G技术,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到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每一帧画面都彰显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不屈精神。
如果美国真敢对中国实施禁运,那可真是玩火自焚,走了一步让全球经济大地震的险棋。
如今,全球经济的高度一体化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而中国作为全球“世界工厂”,在这个庞大且紧密交织的产业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电子产品都依赖中国的生产线,例如,苹果公司,大部分手机、平板等产品都是在中国组装的。
中国的电子产业配套体系十分完善,从零部件生产到产品组装,每个环节都具备了成熟的技术和高效的生产能力。
假如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苹果公司将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生产基地,而这个过程不仅会带来成本的大幅上涨,也会严重影响到生产进度,最终影响全球市场的产品供应,价格上涨,消费者买不到心仪的产品,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对此的反对声浪逐渐升高,简直是“自家后院起火”。
从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旦禁运落实,其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浮出水面。
举个例子,美国汽车制造商将面临更高的成本,他们不得不从其他地方寻找替代零部件,这会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减产,裁员,从而冲击到美国的就业市场。
如果禁运真的实施,零售商们将很难从中国采购到这些高性价比的商品,而寻找其他供应商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还可能无法保证商品的质量与供应的稳定性。
这不仅会导致货架上商品种类减少,价格上涨,甚至让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结语
这一切都提醒着我们,在这个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任何国家的单方面行动,都会在全球经济的棋盘上激起层层涟漪。
希望美国能够看清这一点,别再一味地挑战中国的底线,否则最终受损的,只会是整个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