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78块的AI日历,治好了我的“万事开头难”
创始人
2025-04-30 20:41:32
0

一个月仅需 78 块的 AI 日历,竟像是一位神奇的治愈师,治好了我那根深蒂固的“万事开头难”。每天它用简洁而精准的提示,轻轻推动着我去开启新的一天,不再被拖延和犹豫所束缚。无论是清晨的唤醒,还是傍晚的总结,它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不再畏惧那些看似艰难的开端。在它的陪伴下,我逐渐养成了积极主动的习惯,每一个新的开始都变得充满希望和力量,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我不断向前,去拥抱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你有没有一件事,因为做起来太麻烦,拖到一直都不想开始?


好吧,笔者承认,我有这个问题。这也是笔者自从拥有智能手机以来,一直在不断尝试各种日程管理和To-do List应用的原因。


不过笔者很快就发现,对于一个擅长规划的人而言,似乎只用一个日历,也已经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了。而对于一个本来就讨厌规划的人而言,添加任务,添加截止日期,添加子任务,添加截止日期,分配优先级,本身就是一项令人头疼到不想开始的事情。


于是,我和日程软件的关系,最后变得很像一对怨偶——只有任务变得又紧急又多又重要的时候,我才会鼓起勇气,把一件一件任务登记到软件里,设置好截止日期和提醒时间。而只要能够稍得喘息,我就永远想不起来打开这个软件。


而如果一件事情虽然重要,比如我知道我想学习拳击,但是这件事并不十分紧急,对我来说又很麻烦——又要去买装备又要去对比课程,哪个To-do List也很难帮我开启这一任务。


作为一个日程管理app的资深用户,笔者本来已经对这个“老怨偶”不再抱有太多期望了。大多数To-do List的软件,功能都大同小异,区别无非是UI和使用上的繁琐程度。


不过,最近,机缘巧合之下,笔者发现了一款AI-native的日程管理软件,让我突然眼前一亮。


日程管理领域,早已有一整套成熟完整的理论体系,无论是“重要vs紧急”四象限理论、番茄工作法、还是GTD理论,都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被提出。而这款软件,却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创新稀少”的领域中,依然借助AI做出了突破,甚至意外地,在我的日常生活里真正起到了点作用。


AI-native的日程软件长什么样?


笔者是在小红书最开始发现了这款软件。


名叫Splitti,这款由国外独立开发者设计的日程管理软件,最先在ADHD社群中有了小范围的传播——ADHD人群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对于日程管理软件本身的需求,也相对比较旺盛。


而这款app,主打的是能够使用AI,帮助ADHD人群,更快地启动任务和安排生活。


一打开这个app,我就感受到了这个软件的与众不同之处。


作为日程软件的老用户,笔者已经对日程软件的界面十分熟悉——一般不是一个日历,就是一个任务添加界面。


而打开Splitti,则很不一样——你被要求写一段自我介绍,让AI更好地了解你。



不明所以,笔者填写了几个关键信息:“Li Yuan、女、科技作者、INTP”,并填写了一个规划痛点“养猫,猫会打扰我的工作。”


接下来,出乎笔者的意料,app马上根据笔者输入的内容,生成了一段非常长的对笔者个人的情况分析,包括“注意她可能喜欢深度专注,应该在交流中增加智识性内容。”等等。并马上提出了三个追问问题,包括“在做科技作者的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这种体验确实是在AI时代之前难以想象的。软件并不像之前的日程软件一样,提供的是一个标准化的工具体验,而更像一个真正的私人教练,在接触中,会选择先了解你的情况。


而在获得笔者的私人情况后,Splitti开始建议笔者增加一条新任务。


任务可以直接用自然语言,甚至语音输入,直接输入关于这条任务,我的所有思考就可以了。



接下来,AI则根据它对我,和对人物的理解,直接将这个任务分成了多个子任务。



除了分解任务之外,笔者还惊喜地发现,AI已经为我的每个任务,规划了一个大概能完成的时间,并给他们自动设置了截止日期。


每一个子任务,如果过于抽象,还可以点击,再次进行任务分解。比如“找到拳击课程”可以进一步拆解为“在网上调研”,“在线下调研”,“阅读评论”,“给场馆打电话”,“列出不同场馆的对比”。


在任务被拆解到足够细之后,即使是启动困难的人,似乎也有了可以开始的动力。而Splitti正是用AI为用户垫好了这关键的一步。


甚至在深度使用中,笔者发现,这样的任务拆解,甚至是根据个人使用定制化的——在笔者添加了一个写作任务之后,AI进行任务拆解时,会单独拆解出一条任务:请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尽量免受猫咪打扰。


使用越多,把自己的需求和困惑向AI讲解得越明确,AI就会生成一个越完美的私人定制规划。


笔者还惊喜地发现,AI能做的还不仅如此。


AI还能为我的任务生成经典的“重要vs紧急”四象限图。在得知我是一个科技作者后,AI自动把我列出的“撰写一个机器人方向稿件”列入了重要且紧急的象限中,而把寻找拳击场馆列入了不那么重要且不紧急的象限中,并在下面给出了自己的原因。



在添加多条任务后,AI还可以根据添加的任务,直接帮你规划出日程安排,重要紧急事项靠前,而不那么紧急的事项靠后。甚至还加入了一些不完全符合中国水土的考量——AI把工作事项都尽量安排在了每天晚上五点之前,五点之后安排了健身和娱乐。



甚至除了传统的日程软件的功能之外,Splitti还会提供对于添加任务的分析——事业方向的任务过多了,也需要多安排一些朋友聚会;当日的情绪疏导——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AI导师,从幽默风趣型的,到正念冥想型的;还可以收到针对用户定制化的通知——Yuan,你想要力量的话,就应该赶紧来挑拳击设备了!


笔者第一次感觉到AI-Native的应用的魅力。


相比于传统To-do List软件,用户所需要付出的努力非常少,只需要用“人话”把自己想做的事,想长期实现的目标简单说一遍,而获得的体验,却是完全翻倍的。


相比于传统更像“电子化日历”的应用,Splitti更像是一个能听懂人话、但比人类更强的助手——它不会遗漏细节,也不会被复杂的规划问题搞得头疼。


对人来说,添加一项新任务,往往意味着整个日程都需要重新调整:要重新评估每项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考虑购物是否安排在促销日,健身是否避开生理期,最后才能决定新任务的最佳插入点。


但对AI而言,这一切只需一秒,整个日程就能被即时、自动、合理地重新安排。


AI-Native App的一种新思路:不同档位AI进行不同定价


Splitti的另一个有趣之处,是它尝试了一种完全AI-Native的定价方式。


通常情况下,To-do List App有自己的一套定价方式。


以2013–2014年就已推出的知名应用滴答清单为例,目前采用“免费+付费解锁高级功能”的模式:免费用户可以使用基础的日历视图,并创建有限数量的清单和任务;而成为高级会员后,才能解锁如持续提醒、时间段设置、高级数据统计、更大的任务和清单容量等功能。


这样的定价策略,反映了传统的日程软件的电子工具属性——免费用户只能使用不那么好用的工具,而付费用户,则可以获得更强大的工具。


而Splitti在这点上,设计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Splitti的不同付费档位也存在一定的功能差异,但它的核心定价逻辑,并不在于“能用多少功能”,而在于“用的是哪种AI”。


免费用户几乎可以使用与付费用户相同的功能,但调用的是被称为“简单AI的基础模型。中档付费用户则可以获得“更智能的AI”,而最高档位的用户,使用的则是Splitti提供的“最先进的AI”。


在功能层面,最高档付费用户获得的也并不是更多的工具选项,而是更深度的AI交互权限——他们可以更频繁地与AI沟通,提出更复杂的请求,享受更个性化、更智能的任务规划体验。


对Splitti来说,贵的不是功能多,而是你可以“更多地跟更聪明的大脑对话”。


作为一个小众app,这样的定价方式是不是能够获得接受还不明确,不过笔者在美区的app评论下,找到了一个有趣的评价:



“我用了二十年的手机,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留下应用评论。我之所以写这条评论,是因为我觉得这个App对像我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救星。我有决策瘫痪、注意力缺陷障碍(ADHD),总是对生活感到极度压力大、难以招架。过去,我曾是个高效能人士,但自从有了孩子,加上每天被各种紧急事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我的生活节奏彻底被打乱了。过去两年我几乎是在痛苦中熬过来的。


我曾考虑过请一位生活教练,希望有人能帮助我找回动力、重新接触我热爱的事情,同时也帮我理清思路、保持条理。然而,当我得知报价在6000到7000美元之间时,我意识到这条路对我来说并不可行。


我知道自己非常需要那种“有个人真正关心我、会问我怎么了、会追问细节、会提出前进建议”的帮助。所以我开始寻找带有AI辅助的任务管理工具,尝试了大概四款,最终选择了这一个。


它真的非常棒,我目前还没有用完所有功能,但已经印象深刻。当然,它还有一些bug和小问题需要完善,毕竟这款应用还比较新。但我真的很认可他们的思路,也希望借由这条评论表达我的感谢,并为他们的成长和改进贡献一份力量。


谢谢你们!”


当用户真的能够将app与life coach(生活教练)这样的服务开始对比的时候,或许Splitti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AI时代的软件开发——或许从Day One就可以跨国


相信读者或许注意到了,在本文的配图中,Splitti的软件中,有时文字是中文,而有时文字是英文。


这或许也是下一个时代的AI应用中,非常有趣的一点。


在上一个时代中,如果想做出非常好的应用出海,翻译和本地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而对于新时代的AI应用而言,却不一定完全如此。


笔者在第一次使用Splitti的时候,使用的是Splitti的英文版本软件。然而从一开始,笔者输入的个人简介,就是全中文输入。而在AI时代,这并没有任何影响。


软件背后的AI,认识每一种语言,虽然前端使用了英文提示,但无论你输入的是哪种小众的语言,并不会影响AI的核心功能,AI仍然能帮我把任务进行成功分解,进行规划。


对于应用出海而言,现在或许是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不过同时,用AI开发应用,也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性。


Splitti的评论中,也有不少评论都在批评软件的bug。


这与软件本身由两位独立开发者开发有关。作为一项准日程工具,Splitti在功能上极其全面。不仅具有AI分解任务,AI规划日程,AI陪伴提醒这样的创新功能,还具备了比如“重要vs紧急”四象限、番茄钟、任务分析、白噪音冥想等一系列传统日程软件可能要付费获得,或者不会全面实现的功能。显然两位独立开发者的野心过于庞大,导致软件仍有不少bug影响使用。


而同时,部分原因也仍然根植于AI应用开发无法绕开的AI本身的局限性中。


如前面所提到,AI本身虽然能读懂中文,有时候AI会选择用英文帮我分解任务,有时AI会选择用中文帮我分解任务,这完全无法预料。


而在一些评论中,还有用户提到,有时AI设置的截止时间不对,用户手动调整时间的时候,AI会忽略用户调整的时间,按照自己生成的截止时间规划日程。


经过精调后,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不过对于新时代的AI开发者而言,要不断面临AI带来的未知性,将是一项永久的功课。


AI应用从卖生成能力走向卖推理能力


在Splitti身上,笔者也看见了AI应用的未来。


过去我们所熟悉的AI,多是依赖其生成能力:生成对话,提供情绪价值;或者用来进行文字总结、润色,提升一定程度的生产力。但这些应用的核心,仍然是“生成内容”。


而随着OpenAI的o系列、DeepSeek R1等推理模型的逐步成型,AI的“智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飞跃。我们终于可以开始依赖AI,去完成那些过去对人类来说既繁琐又困难的任务——需要进行多个维度的考量最后作出判断的任务。


Splitti的特别并不在于它重新定义了日程工具的呈现方式,而在于它将任务分解、长期规划、日程安排——这些对人类来说难度较高的工作,交由AI处理。


它不是在用户规划之后,用更漂亮的方式“重写”内容,而是从根本上,使用了AI的“大脑”来代替人类进行逻辑思考和规划。


表面上,Splitti似乎只是优化了交互方式——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来安排日程,使用体验更舒适;但实质上,它真正改变的是交付的内容:用户需要做的越来越少,而AI能承担的越来越多。


这样的变化,正在各个行业发生。


比如在极客公园的采访中,猿辅导的硬件负责人提到:在推理模型出现之前,AI主要被用来解题和扩充题库,依赖的仍是生成能力。而现在,小猿AI会将用户的数据直接交给AI,由它来判断用户不理解的知识点,并安排接下来的学习任务——这正是推理能力的体现。


旅游行业也有类似趋势。生成旅行规划在2023年就已成为AI应用的重点方向之一。但当时的产品更多是重新包装网络信息,充其量告诉用户某地有哪些景点、评分如何。而进入推理时代,我们有望看到AI真正“理解人类”,为用户制定出合理而个性化的行程规划。


AI时代就是如此。看似没有太多变化,但实际已经走过沧海桑田。前一年AI能力尚不足以完成的,今年或许就可以了。


我们曾一度觉得AI像是个“情商高、但做事不太靠谱”的搭子——擅长聊天、擅长安慰,却难以真正承担任务。


而从今年开始,随着推理模型的成熟,这种印象或许将被颠覆:AI的面孔开始更像一个智商高、逻辑缜密、执行力强的勤勉高管,能独立完成任务,也能作出判断和规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市以来累计亏损逾24亿元 主... 4月29日,中文在线(300364)公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亏损扩大至8794万元营收同比增...
超越DeepSeek-R1!千... 阿里巴巴(09988.HK)正式发布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AI大模型,成为第一个开源的混合推理模型。 4...
事关外卖骑手交通事故等问题,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重大部署,回应司法实践需求和社会关切,在“五一”国际劳动...
工信部:电信业务资费方案不得夸... 记者30日获悉,针对套餐复杂、不知情订制、不明扣费等焦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国组织开...
合规纳税小课堂丨防风险促合规,... 合规经营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更是长久发展的保障。今年以来,各地税务部门通过强化提示提醒、印发《风险...
“首店经济”激活进口消费,48... 中国消费市场对专业、精细、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正在被越来越多海外品牌看到。海外品牌入华热潮持续,天猫国...
50多年来暴跌99%,美元相对... 据新华财经报道,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在2025年一季度金价创纪录突破30...
普京:苏联对二战胜利贡献被贬低... 当地时间4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给第三届国际反法西斯大会的致辞中表示,俄罗斯目前正面临着二战结果...
体验Kimi的新功能后,我为月... 当我体验了 Kimi 的新功能后,心中不禁为月之暗面捏把汗。Kimi 那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精准的预...
曾经年薪百万的机长,如今开起滴... 曾经年薪百万的机长,如今却开起了滴滴,这背后或许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曾经在高空之上掌控着数千人的...
原创 美... 前言 4月28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拿出了“升级版威胁”,中国应该主动“降温”...
【资本】内资上市PCB厂拟赴港... 来源:企业公告 与您一路同行,做您最忠实的拥护者--PCB行业融合新媒体-2025年最有价值的电路板...
浦发银行:化被动为主动,筑牢金... “原来高收益理财背后藏着这么多陷阱,工作人员演的骗子套路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在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组织...
探索难以触及的DNA禁区 DNA 作为生命的密码,蕴含着无尽的奥秘。然而,其内部存在着一些难以触及的禁区。这些禁区犹如神秘的城...
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 4月30日,中国海警位中国黄岩岛领海及周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4月以来,中国海警持续加强黄岩岛领海及周...
可爱!看花花“花”式挠痒痒 睡饱了,让本“花”给大家表演一个既优雅又高难度的“花”式挠痒痒吧!1
美国第一季度经济环比萎缩0.3... 美国商务部4月30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
一个深圳“拆二代”的十五年:钱... 在深圳,有这样一位“拆二代”,他的十五年宛如一场奇幻之旅。起初,巨额拆迁款如潮水般涌来,那是他从未想...
马科斯家族犯下惊天大案,中国香... 前言 香港金管局突然对马科斯家族启动千亿美元反洗钱调查,举报人提供的350吨黄金交易证据,震惊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