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学会好好说话?
创始人
2025-04-27 08:22:20
0

企业家要学会好好说话,需从多方面努力。首先,注重倾听,放下自我,用心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需求,这是良好沟通的基础。在表达时,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让信息快速传递。同时,注意语气和语调,保持平和、亲切,避免生硬或咄咄逼人。学会运用恰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进行调整。还要善于引导对话,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对方的思考和参与。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企业家能逐渐掌握好好说话的技巧,提升沟通效果,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合作。


舆论场最近的一大热点是董明珠“绝不用海归派”的几句言论。


如果某个政府官员在公开场合这么说,大概率已经被调查甚至被免职。因为政治不正确。


如果格力电器董事会是真正按照公司治理原则运行的董事会,其提名委员会应对这种言论提出警示,董事会应就董事长的公开发言进行检讨和纠偏,并建立相应规范。因为已经损及公司声誉。


如果深圳证券交易所就此向格力电器发出问询函,问询格力电器在招聘员工时的政策和对待海归的政策,也属正常。因为这是在股东大会上的公开言论,涉及到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政策的导向,且已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


我和董明珠相识多年,有过不少交流,平时都叫她大姐。我把看到的批评她的视频、微博发给了她,希望她“说话要小心谨慎一些”。


她回复了一个谢谢的表情。


以我对董明珠的了解,她是个全身心投入事业的女强人,性格鲜明,爱憎分明,赏罚严明。具体到她的言论,我的看法是:


1、要说她对海归群体有什么敌意、恶意,我是不信的。


格力电器队伍中就有海归,格力人的子女也有海归。从企业用人角度,本土人才和海归的差异其实没多大,总体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中国的青少年到海外留学几年就变“海”了?和本土“离”“异”了?哪有可能?!


有些小差异倒是可能的。比如要本土人才加班,他/她很少问这问那;要海归加班,他/她的自我意识会强一些。如此而已。


这些情况,董明珠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在思想上真就把海归与间谍挂钩。


2、要说她是为了博流量,我也是不信的。


现在不少企业和企业家,有意识无意识地追求流量,潜意识里受到流量、网红效应的诱惑,很普遍,也很正常。


雷军和董明珠作为企业家群体的两大流量担当,每个人都像超级媒体,也为不少企业家内心所羡慕。相比起来,雷军争议较少,董明珠争议多一些,但各有各的风格,都是高频鲜活的流量存在。


董明珠经常成为流量焦点,她具有网红企业家的特质,敢说,不遮掩,不修饰,语言朴素有力量,“中国造”的品牌形象也很有群众基础。若让流量不跟她,除非她什么都不说,但这又不是她的性格。


这次她是在股东大会上发言,参会者有一定范围限制。当然,近年来知名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媒体进入旁听的情况不少。不知道她清不清楚媒体在场。但无论如何,这是股东大会,不是对媒体的,她犯不着在这个场合博流量。


3、她的问题在于说话随便,随便说话。


所谓“海归派里有间谍”,在我看来,她就是随口一说。为什么和间谍而不是别的标签挂钩?应该是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现实中确实也抓了一些间谍。她脑子里装着这些意识,临时就连上了。


事情没那么复杂。对她不必上纲上线。


中国企业家因为说话随便,随便说话,引发争议甚至掉到坑里,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此,我有三点建议:


1、学习说话。


企业家还不会说话吗?是的。从小到大,虽然我们的文化中有“良言一句三更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等教育,但到底怎么说话,确实没怎么学过。


进入职场,可能学过一些“沟通的艺术”,但权力越大的企业家,语言的自由也越大(特别是在内部)。如果自己缺少“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能力,说话是没多少制约的。长此以往,自己也会觉得说的都是对的。


企业家特别是上市公司企业家,接受记者采访,在公众场合、社交媒体发声,这是很专业的事,也涉及信息披露的合规要求。但大量企业家都没有认真学习过。到海外上市,保荐人会临时抱佛脚地对企业家进行一些培训,但过后就忘乃是常态。


所以,企业家真要想一想,自己有没有自觉地学过说话?


2、把说话作为一种修为。


我们不少企业家,说话太急,太满,太片面,太具有“踩踏性”(尤其是对竞争对手),潜意识里都是为自己(和企业)牟利,在受众端要追求某种利己或让自己高人一等的效果。


当然有效。但也会被反噬。


说话,实际也是一个人的修为的体现。


我上大学时,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很风靡,工作后又看过他的《语言的突破》。


我建议企业家们任选一本看看,体会一下诸如此类的道理:


“人们更愿意支持那些曾经温暖过他们心灵的人。”


“我们要避免争论,争论输了,是因为你真的输了。争论赢了,你伤害了对方的尊严,也失去了朋友。”


“耳朵是通往心灵的高速公路,而舌头常常是制造隔阂的高墙。”


“如果你要使人信服你,你就应该‘真诚地尽力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并非鸡汤。而是以善意对待各种利益相关方的认知前提。


至于佛教中对说话的讲究就更多了。“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口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都是修行的基本功。老话如“心好嘴不好,荣华富贵折去了”,也有许多。总之,要从修为的角度考虑说话,别让“口业”害了人生本该有的福田。


3、学会安静和反思。


如果企业家经常陷入口舌的是是非非,为此烦恼,对自己和企业都不是好事。


我们的企业家,能不能隔一段时间静思一日半日?能不能从大自然和经典图书中获得一些静气?有没有一些内外部的诤友,坐下来,关掉手机,就是真心听取意见?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自我警惕,自我反思,自我超越。


我以为,这都是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的发展,对企业家气质的新要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关税对美冲击已现:洛杉矶港卡车... 近期,关税对美产生的冲击已初现端倪。以洛杉矶港为例,其卡车运输量大幅下跌 23%。这一数据的背后,反...
一部没有火起来的网络小说引发的... 一部本应大火的网络小说却未掀起波澜,引发了诸多财经思考。从创作者角度看,或许是营销投入不足,未能将作...
君禾股份2024年净利润倍增 ... 4月25日,君禾股份同时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4年...
能链智电:股价动荡与高管言论背... 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能链智电作为充电服务领域的参与者,近期因股价剧烈波动和高管言论引发市场...
林俊杰情歌被爆改“牛马进行曲”... 近日,林俊杰的情歌竟遭遇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改造”,被爆改成了“牛马进行曲”。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与...
消费市场保持升温势头 在一系列提振消费政策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整体状况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
全球洞察|罗兰贝格高管:现行政...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 戴璞 观点速览 ·现行经济政策令美国“名利双输” ·经济全球化回不到...
过会近2年,IPO终止! 4月25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因厦门渡远户外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渡远户外)以及保荐机构国泰君安...
乘联分会秘书长最新发文:1—3... 中国进口车进口量出现同比大幅下滑。 4月26日,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中国进口车进口量从201...
胃病、闭经、湿疹、失明:藏在疾... 胃病、闭经、湿疹、失明,这些看似不同的疾病背后,往往隐藏着情绪问题。胃病可能源于长期的焦虑与压力,胃...
为什么全球中产,周末都要去河北... 全球中产周末都要去河北,主要是因为河北拥有独特的魅力。河北有着广袤的自然景观,如秦皇岛的碧海金沙,周...
结婚人数再次下降,国家出手了 近年来,结婚人数再次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婚率的走低,不仅影响到家庭结构的稳...
OpenAI继续商业化狂飙:要... OpenAI 正开启商业化的狂飙之旅。据悉,其计划凭借 Agent 在未来 5 年赚取高达 1750...
灵康药业:2025年一季度实现... 中证智能财讯 灵康药业(603669)4月26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1...
家居卖场变革已走到哪一步?富森... 大材研究,泛家居老板经营内参,经理人每日读物,一线人员的生意参谋,打造有影响力的大家居建装研究机构、...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规模超320... 投资界-解码LP获悉,4月25日,2025年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协同发展大会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举办。会...
中工国际(002051)202...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中工国际(002051)发布2025年一季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
“婚前协议”正流行:拒绝羞耻,... 作者:芝士咸鱼 围绕婚姻中财产安全的讨论日渐升温。 社交平台上不难看到,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正变得愈发...
马斯克的xAI被传拟融资200... 据财联社,4月26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旗下xAI控股公司正在与投资者洽谈,计划为其整合后的A...
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按可比口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