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消息,4月1日起将全额免除银行间人民币外汇市场2年期以上衍生品交易手续费,暂免期三年。这项政策的推出,是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一次重大举措,其背后蕴含的深意和潜在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外汇资料图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从3月上旬的7.29一线回升约600个基点,截至3月11日22时,境内在岸市场与境外离岸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分别徘徊在7.2278与7.2280附近,盘中还分别触及日内高点7.2222与7.2256。这一变化,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人民币汇率的回升,与美元指数的下跌密切相关。华尔街流行“特朗普衰退”观点,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关税政策正使美国经济显现衰退迹象,导致投资机构纷纷削减美元多头头寸,美元指数跌至年内低点103.32。同时,3月以来香港恒生科技指数与中概股股价持续上涨,吸引更多海外资本加仓中国资产,进一步点燃市场看涨人民币汇率的热情。
此外,10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至4.23%,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1.9%,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收窄至229个基点,促使海外量化基金削减离岸人民币空头头寸,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沽空氛围几乎全面消散。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此时推出减免手续费的政策,无疑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把握和积极引导。这一政策将降低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支持企业更好地管理长期限汇率风险。
外汇资料图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一政策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自信与担当。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相对稳健,使得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本的新避风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人民币外汇衍生品交易,中国正在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添砖加瓦。
反观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了诸多负面效应。自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关税后,美元经历了自2023年以来最严重的两日跌势,ICE美元指数自去年9月30日的低点100.18上涨10%,在1月13日触及110.18的峰值后,已下跌3.6%至106.24,其中周二单日跌幅达0.9%,过去两日累计下跌1.7%,创下自2023年12月以来的最差表现。
美元的下跌,不仅伴随着美国股市的剧烈波动,还引发了市场对美元避险地位的担忧。德意志银行全球外汇研究主管George Saravelos指出,美元可能正在失去其传统的避险属性。美国政府财政紧缩、经济增长放缓、国债收益率下降以及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都令美元面临进一步贬值的压力。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也对美元的国际地位构成潜在威胁。欧洲改革中心首席经济学家Sander Tordoir表示,美国削弱与盟友的关系,将对美元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此时推出减免手续费的政策,无疑是在国际金融博弈中的一次精准出击。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活跃度,中国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内实体经济,还能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中国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道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