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结果令人欣慰,总体合格率高达99.6%。这一数据表明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高合格率的背后,是众多部门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的成果。这意味着广大消费者能够享受到质量可靠的农产品,无论是新鲜的蔬菜水果,还是各类农副产品。同时,这也反映出农产品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在不断提高,遵循科学的种植和养殖规范,积极配合监管,共同保障了百姓餐桌的安全。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3年第二次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为99.6%。
本次监督抽查覆盖福州、宁德、莆田、泉州、漳州、三明、龙岩、南平8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随机抽取了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的552个种植基地及初加工场所、95个畜禽养殖场和56个屠宰厂(场),抽检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禽肉、禽蛋、猪肉、猪肝、生猪尿样、牛肉、牛肝、羊肉、羊肝13大类1397批次样品180项参数。
本次监督抽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6批次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具体是:南平市政和县种植户杨某富生产的葱戊唑醇和噻虫嗪超标、三明市永安市万绿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甘薯叶吡虫啉超标、泉州市永春县种植户黄某仁生产的豇豆检出氧乐果、福州市闽清县种植户邱某英生产的豇豆检出毒死蜱、龙岩市漳平市种植户陈某星生产的豇豆检出乐果和氧乐果、漳州市长泰县(现为“长泰区”)橄仔崎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茶叶(乌旦)检出三氯杀螨醇。
目前,省农业农村厅已启动“检打联动”机制,对不合格产品和生产单位全部督查督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