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开个小店,却被“盯”上了,随便什么理由都能被乱罚款、乱检查,该怎么办?别担心,这样的情况在四川正在被重点整治。
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十四五’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发布会上,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彬介绍,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从健全制度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科技赋能、加强执法监督四个维度精准发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王彬介绍,四川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行政执法制度根基。修订《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行政裁量权基准管理规定》,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等8个行政规范性文件,编制发布《四川省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事项规则》等6个地方标准,建立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等50余项监督制度,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
四川持续推行“一目录、五清单”精准高效监管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按照“信用+风险”分级分类检查模式,编制分类检查事项目录和规则,实行差异化监管。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商务等部门,动态完善不予、免予、减轻、从轻、从重处罚“五张清单”。近三年来,行政检查数量逐年下降,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案件数量逐年提升。
严格落实国家关于“扫码入企”要求,今年9月1日起,四川全面试行“天府入企码”,并将于明年4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未按规定出示“天府入企码”的,企业有权拒绝接受检查。截至目前,全省共生成入企码13.7万个,实施“综合查一次”1.7万余次,对违规检查线上预警740次,特别是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线上预警73次,既规范了行政检查行为,又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王彬介绍,“十四五”期间,四川扎实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紧盯趋利性执法、乱罚款、乱检查等重点问题,通过重点领域专项监督、涉企案卷评查、典型案例通报、行政复议诉讼纠错案件复盘等方式,强化突出问题的整治,提升行政执法监督质效。截至目前,全省共收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2083条,纠治问题1975个,纠治率95%,总结各类经验做法240余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445万元。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上一篇:跨越三十年的重逢与叩问
下一篇:一餐一饭见真情 红石榴下聚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