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被拐卖,只剩父女的团聚为何“迟到”?
金福春(右)和金福友兄弟俩,身后为老屋。曾业摄 金俊与父亲在老家的第一次合影。 受访者供图11月20日晚,巴中市通江县铁溪镇,在弟弟金福友家聚餐时,金福春脸上终于有了笑容。过了今年,他就满70岁了,家人们都说,要好好给他过个生日。
1995年,金福春外出寻找被拐卖的妻女失联。1998年,弟弟在山西运城市一家黑煤窑见过他,金福春坚持寻亲,没有回来,自此杳无音信。5天前,金福春被运城市稷山县警方送回。
金福春的归来,唤醒了一个家庭被撕裂的记忆,揭开了一道道深深的伤疤。此前已通过寻亲回到家乡的女儿金俊,与父亲相认时,她的母亲已离世12年——这场只剩父女的团聚,为何“迟到”?
重逢:现实回应梦境
11月15日,离家30年的金福春,在铁溪镇与女儿金俊相认。
“半个月前,金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金俊的堂兄金勇,保存着那天的聊天记录,金俊说梦见自己的父亲已死去,临终前,父亲来家里探望,她紧握父亲的手,嘶吼,哭泣,质问:你来了,为啥不让我知道?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而且,梦是反的。”金勇从医,他宽慰妹妹说,30年了,老人家一直下落不明,是当女儿的“太担心了”。
半个月后,现实回应梦境:他真的回来了,而且活着。
父女相认,笑中带泪。“爸爸……”金俊不停地擦拭泪水,哽咽着拥抱了父亲。父亲记得女儿身上的疤痕,也记得女儿的乳名,这让金俊相信,噩梦,真的结束了。
30年前,金俊跟着聋哑的母亲被拐卖至山西,从此与父亲分离。2013年,金俊的母亲离开人世,她便开始寻找父亲。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她于2018年找到老家,但此时父亲却下落不明。
叩问:“收留”是否真实
1994年冬,金俊跟着聋哑的母亲,被人贩子带到山西。1995年,金福春找到邻村的一个人贩子要人,却被带到河南一金矿打工,后来又被“熟人”带到山西煤窑打工,1998年后失联。
“从山西来的警察说,人是他们找到的。”金福友告诉记者,警察找到哥哥时,他正在稷山县清河镇上费村一处搅拌场劳作,说是被山西登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收留”的特殊人员,“过去30年,他到处打工,干最苦最累的活,从未领到过工资。”
金福春回家后,金俊找“收留”企业负责人赵登帆核实情况。赵登帆称,金福春最初以“流浪汉”身份被其父亲收留,出于怜悯,未安排工作,仅提供食宿。但金福春懂得“感恩”,闲不住,要主动找活干。
对此,金俊不解——父亲多次提到给赵老板“打了11年工”,干了不少活,“理应结算工资”。赵登帆解释:“我们是好心收留,没强迫他干活,仁至义尽了。”
“既然是收留,为啥不帮他找家人?为啥不早点把他送回来?”金俊提出疑问。赵登帆辩称,“从未见过他的身份证。他说不清具体地址,而且我们听不懂他说话。”
金俊不相信赵登帆的说辞。因为认亲前,山西来的民警说,金福春在“被收留”期间,有一张过期的老式身份证。
回应:善举遭遇误解
11月21日,记者拨通赵登帆电话了解相关情况,对方回应称,是善举遭遇了误解。
赵登帆称,2013年左右,他的父亲就认识“老金”了。“此前,父亲一个朋友在陕西做生意,遇到‘老金’乞讨,干脆收留了他。后来,生意做不走了,又从陕西把老金带到了山西,被父亲收留,至今已有十来年了。”
“我们为老金提供了食宿、医疗帮助。前段时间,警方帮老金找到家人后,我还自掏腰包,花了5000多元把他送回四川老家。”赵登帆称,长时间相处,他和老金有了感情,“他不想走,我们劝他回去看看女儿,他才同意回四川。临走时,他给我说,最多十来天就回来。”
“他年龄大了,我们都不让他干活,他自己非要干,拦都拦不住。他的家属不相信,认为老金是在给我们打工,他们是冤枉好人了。”赵登帆说,他曾计划为老金补办身份证,做好了养他到老的准备,但如今亲人寻回,再“收留”就不合适了。
“老板”与“老金”,是否存在雇佣关系?赵登帆称,他们公司有正规管理制度和专业岗位分工,“所有技术性工作均有专人负责,他干不了我们公司的任何工作。”至于在企业厂区里扫地、洗车、种菜、捡纸箱等行为,完全是老金的自发所为,“我们多次劝阻,但他听不进去。”
公开资料显示,山西登峰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被公开的行政处罚有6次、立案信息6件、开庭公告15个,司法纠葛如影随形——相关案件既涉及买卖合同纠纷,也涉及为超限超载车辆提供虚假装载、配载证明,还涉及废渣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找赵老板要过工资,去了四五次。”接受记者采访时,金福春称自己讨要过工资,但对方说,他是没有户口的“黑人”,办不了手续,发不了工资。“我在赵老板那里打工11年,打水泥,管搅拌机。”金福春说,赵老板今年新开了“3号罐”,最忙的时候,他一天只能睡4个多小时。
陪伴:重建亲情联结
金福春说,如果不是警察找上门,查了他的身世,他还要继续给赵老板干活,“老板说,他管我生死。”
“我身体好,干活能顶两个人。60岁那年大病了一场,我没得医保,老板拿了3000多元给我治病,对我多好的。”金福春向家人提过,办好新的身份证之后,他要回山西——这个计划,没有得到家人支持。
“你打工那么多年,工资都没拿到,手也受过伤,脚也受过伤,别去了。”金福友心疼哥哥,回家后的这几天,他多次劝哥哥“就在老家养老”。金福春听进去了,准备把老屋的地板修得平整一些,把自家的地种起来。
女儿金俊,也在努力重建与父亲的关系。
11月20日,在县城上班的金俊请了假,带着自己的孩子,回老家陪伴父亲。金福友叫来邻居作陪,把家里烤火的炉子烧得很旺。金勇也回来了,帮忙做饭、炒菜。晚餐结束,大家一起烤火、拉家常,其乐融融。
截至记者发稿,镇上、村上的领导都已上门慰问、看望金福春,欢迎他回家,并表示会为他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金福春的过往,被岁月浸泡着,也被人遗忘着——但,每一个被遗忘的人,都值得被认真找回。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