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凌辱、贬损人格,以自残威胁
图据新华社客户端
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5年中国反家暴典型案例。
其中提到,此次发布的案例具有“突出家庭暴力不是家庭纠纷,精神暴力也是家庭暴力”等特点。
记者注意到其中两起案件,一是牟某虐待案中,牟某持续凌辱、贬损人格等行为;二是鲁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中,另一方以自残威胁,均构成家庭暴力中的精神暴力。
女子不堪凌辱服药自杀身亡
同居男友以虐待罪获刑
2018年8月,牟某与陈某(女)确立恋爱关系。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二人同居。2019年1月至2月,牟某、陈某先后与对方家长见面。
2019年1月起,牟某因纠结陈某以往性经历,心生不满,多次追问陈某性经历细节,与陈某发生争吵,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陈某,并表达过让陈某通过人工流产等方式换取其心理平衡等过激言词。同年6月13日,陈某与牟某争吵后割腕自残;8月30日,陈某与牟某争吵后吞食药物,医院经洗胃等救治措施后下发了病危通知书;10月9日中午,陈某与牟某发生争吵,并遭到牟某辱骂,当天下午陈某独自外出入住某宾馆,然后网购药品服药自杀,被发现后送至医院救治。2020年4月11日,陈某经救治无效死亡。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牟某虐待与其共同生活的同居女友,情节恶劣,且致使被害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虐待罪。牟某与陈某的共同居住等行为,构成了实质上的家庭成员关系的共同生活基础事实,二人的男女婚前同居关系应认定为虐待罪中的家庭成员关系,牟某符合虐待罪的犯罪主体要件。在陈某精神状态不断恶化、不断出现极端行为并最终自杀的进程中,牟某反复实施的高频次、长时间、持续性辱骂行为,与陈某自杀身亡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遂以虐待罪判处牟某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
丈夫拿刀自残相威胁
妻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获准
鲁某(女)与邓某系夫妻关系,于200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邓小某。二人常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夫妻感情不和。2024年10月,双方发生争执后,邓某遂从厨房拿菜刀以自残相威胁,鲁某在阻止邓某自残过程中被其推倒在地受伤。鲁某遂报警求助,辖区派出所协助鲁某线上向法院提交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并上传证据。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通过“数字重庆”平台审查后认为鲁某遭受到家庭暴力,遂在20分钟内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邓某对鲁某实施家庭暴力行为,在线送达双方当事人。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邓某虽未直接对鲁某实施殴打、残害等身体暴力行为,但其拿刀自残行为使鲁某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构成家庭暴力中的精神暴力。法院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向邓某所属派出所、社区发送协助执行通知书。根据联动工作机制,派出所对邓某进行常态化监控;社区创建案情备忘录,对邓某进行了谈话、劝诫;妇联对鲁某和邓某开展案件回访及心理疏导。因案件涉及未成年人,法院向当地教委发出协助函,教委通知邓小某所在学校重点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及学习进度。嗣后,法院联合公安、妇联、基层组织及教育部门对该案进行综合研判,认定鲁某仍有遭受家暴的隐患。基层组织在定期走访中,发现邓某在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期内仍有暴力行为,法院依法对其处以500元罚款并予以训诫;并依鲁某申请,由民政局向鲁某及其儿子提供庇护场所。邓某经法院训诫后表示接受处罚,同意与鲁某调解离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上一篇:让羌绣羊角花“开”到更多地方
下一篇:我国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达80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