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熊猫圈养种群达808只,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球珍稀野生动物的旗舰物种。11月21日,在四川成都开幕的2025全球熊猫伙伴大会上,我国大熊猫保护“成绩单”令世界瞩目。
“熊猫之家”全方位守护——
算上新建成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目前位于四川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共拥有五大基地。这些基地各有侧重、协同发力,从繁育、野化到国际交流,对大熊猫进行全方位守护。
绵阳基地占地面积约120公顷,建有54套大熊猫圈舍,集饲养繁育、疾病救治、自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将围绕支撑、保障、服务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的核心定位,加快建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北部片区保障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答案宣教地、大熊猫保护科学技术创新地。
目前,绵阳基地已入住20只大熊猫,正加快推进开放运营各项准备工作。
野外家园更“宜居”——
通过加强整体保护,野生大熊猫栖息地得到大尺度、系统性优化:将原有的73个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面积拓展到2.2万平方公里;打通13个局域大熊猫栖息地,实现了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栖息地的完整统一、相互贯通。
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这片1.9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栖息着占园内种群91.6%的1227只野生大熊猫。
国际交流更充分——
11月1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一对大熊猫“辰星”晓月”,搭乘专机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出发前往马来西亚。
大熊猫是传递和平友谊的使者。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与20个国家26家机构开展大熊猫保护合作,成功繁育43胎71仔,有效提升了大熊猫保护研究能力。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