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杀回一线:高级人才,5大基本素质
创始人
2025-10-12 23:12:16
0

内容来源本文整理汇编自网络资料。

责编| 柒 排版| 二月

第 9226 篇深度好文:5165 字 | 19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张一鸣,久违现身。

10月9日,上海徐汇知春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该机构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联合创办,专注前沿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究、开源工具和算法开发,以及顶尖创新人才培养。

这位于2021年卸任CEO的互联网领军人物,在沉寂四年后以全新姿态回归公众视野。在这里,他主要谈到对人才培养的一些看法。

张一鸣表示:自己长期关注人才招聘和培养,注意到很多人才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他以机器学习模型中的过拟合(Overfit)现象作为类比,有的人才可能专业知识扎实,也有高精准的技能,但面对创新任务就不行了。

因而,创新中心希望培养的是思维活跃、富有热情与韧性的青年人才,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重视实践,保持长期主义视角。

在字节跳动任职期间,张一鸣也多次谈到人才的重要性。从根本来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竞争,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人才竞争。

为此,我们整理了一篇关于张一鸣对选拔人才、吸引人才的方法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高级人才,5大基本素质

张一鸣早期选拔高级人才的时候,看重的是什么呢?

他认为,人才越往上走,越看重一些基本的素质——

选择越高级、影响越大的人才,越要看一些基本素质:理性、逻辑、修养、企图心、自我控制力。

张一鸣强调的这五个词,大家都听过,但不一定认真细想过。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聊聊这五个“让字节搭建出早期牛逼核心团队”的基本素质的内涵。

1.理性

为什么高级人才需要理性?我们来看看理性的哲学定义:有目的的活动。

成年人为什么相对于幼儿更加理性?因为成年人更能为目的负责。

既然企业管理的核心是目标管理,那么达成目标就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必然地,高管们就必须理性,时刻记住企业的目标是什么,不能被情绪或者琐事带偏。

如果任命了心智不成熟的人成为企业的高管,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灾难。比如,在《光荣与梦想》这本书里写到,希特勒有最强大的德国军团,有最牛的将军,但是因为他的“决策艺术性”,让他败于同盟国。当然,这对于全人类来说是大好事。

我们再来看看感性的定义:指人情感丰富,能对别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强。

生而为人,感性当然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变得像机器人一样,也不是什么美事。但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而言,“理性务实于外,感性浪漫于内”是一种修养。

2.逻辑

逻辑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是逻辑混乱,没有逻辑,你跟他说东,他跟你说西。公司的高管们如果是这样的人,那真是太糟糕了。

广义上的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讲这个人有逻辑,实质是这个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厢情愿,自我强化,自我感动,觉得“我能行”搞定一切。

邓公(笔记侠注:邓小平先生)的实事求是,能让一个国家改变。如果企业的管理者能够务实一些,那是团队之福。

那么,如何才能有逻辑呢?其中很重要的关键点是:别装逼。张一鸣在创业初期,曾经说过这样一席话:

“和朋友聊天,问他对合作者、对人才看重什么,其它点我已经记不住了,唯记住:不装逼。当时愣了一下,随后越发觉得有道理。经常要提醒自己,这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种锻炼。”

3.修养

修养,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的人一遇到反对意见,就容易激动直至大喊大叫。有的公司都走到C轮、D轮了,大股东在公司里大打出手的都有。

有一家公司,两个管理者吵起来了,互相谩骂。最后公司决定要把其中一个人开掉——因为公司有一条原则,不许在公司公开场合谩骂中伤同事。

很多人觉得有点过,但其实,管理者是员工的表率,如果管理者的这种行为不被惩罚,就意味着被默许了。上行下效,这家公司就没法好好说话了。

修养是什么意思?即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修养也是一种领导力。我们常常听说一些年轻人说起自己的领导——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言外之意,领导是一个着眼于大局,着眼于长处,值得跟随的人。

4.企图心

谋事不求易成,具备强烈的成功动机和韧性才能成功。

——张一鸣

公司定下同一个目标,但是公司上上下下,对于这个目标的理解和认领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想,我就是来打个工,领个工资而已,你别给我要求太多;

有的人知道目标达成后,对于自己的好处是大大的,所以愿意搭车然后稍微出点力;

也有的人对于目标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这种人是最能为组织出力的。

“企图心”是一个人充分施展自己才能、发挥自我强烈的驱动力和追求成功的最大动力。

字节跳动选人,不管是新人还是高级人才,强烈的动机是他们都非常看重的一个点。

当尽可能地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强烈的成功意愿,那么这家企业就像绿皮火车堆儿里的高铁。速度快?不,是同行衬托得好。

5.自我控制力

开车,速度太快,容易出事故,速度太慢,就容易掉队。我们的一生,也是在驾驭自己的生命。你驾驭你自己生命的方式,是靠情绪主导?还是靠理性和逻辑主导?

在《思考的快与慢》这本书里,讲到了人的两套思考系统:

快思考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思考系统,比如在黑暗里会害怕,因为在丛林里的时候,黑暗意味着可能会有危险,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城市,丛林的危险不再那么突出了,但我们还是会下意识的害怕黑暗;而慢思考则会促使我们做理性的判断和执行,这就是自我控制力。

优秀的自我控制力,帮助我们更以目标为导向。想要获得这个能力,需要我们反复自我修炼:遇到事情,如果已经上头了,别着急行动,冷静,引导自己去思考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该做什么样的判断和执行才能达成目标?

长此以往,优秀的思考习惯就能建立。

二、吸引人才的16字箴言

人才需要什么呢?

我们代入想一想,谁也不想做赔本的买卖,人才需要的肯定是高回报,这个傻子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实比这个还难,不是肯撒钱就能招到好人,高回报不仅包含现金回报,想要吸引到优秀人才,需要我们做很多很多。

2010年,张一鸣还在做九九房的时候,就极其关注人才质量,并对如何吸引人才作出了如下的结论:

我总结(总结不表示我做好了,而是认识到要做好)吸引人才的四个要素:短期回报、长期回报、个人成长、精神生活。

从左到右,从易到难,其中丰富不一般的人生体验和精神生活是综合要求最高的,要不断反思和追求。

他的思维体系非常稳定,6年过去后,关于如何吸引人才,2016年,他又阐述了一次(摘自张一鸣在源码的演讲内容)

人才机制主要包括三个要点。第一是回报,包含短期回报和长期回报;第二是成长,他在这个公司能得到成长;第三是他在这个公司精神生活很愉快,他干起事来觉得有趣。

经过多年的验证,字节跳动发展得越来越大而稳定,说明从目前看来,这个理论体系是站得住脚的。那么,我们一起剖析一下张一鸣这16字的具体含义。

1.短期回报

很多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有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自我否定+懒”:觉得自己就是触达不到牛人,甚至在悲观情绪之下,懒得花精力了。

当然,认知决定圈层,这也是事实。

客观加主观的综合因素之下,事业还没开始呢,就破罐破摔,人才不加以严格的要求和审核,谁愿意来就谁来,最后来了一堆不合适(愿景/能力不匹配)的人:

开的是略低于市场价的薪水,你说你的人能好好工作吗? 人的思维方式不是关注我达不到那个标准,而是为什么我拿不到那个钱?最后互相怨恨,彼此耽误自己的人生。

话说回来,说不定人才去了别的地方,在愿景和能力匹配的情况下,真的比在你这里发展得好。

不是人家不优秀,可能是你太懒了,既误了自己,又误了别人。

假如,我们克服一下懒惰的毛病,认真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费精力去找和选。 一个牛逼的人抵得上10个不合适的人,可以把之前开给两个不合适的人的薪水,给他一个人,让他获得略高于市场价的回报,人家心里也舒服。

可能不是真的缺个把人工资的事儿,而是因为懒,导致钱没花在刀刃上。其实每家创业公司,仔细盘点盘点,在人力成本上,都没少花,但就是不会花。

我们来看看张一鸣在早期是如何挑选人才的:

这周面了十几个人终于确定一个实习生。最近一个多月可能面试了50多人,总共只有2个非常有意向的人选,其中失败一个,一个还在谈。

每当想放低要求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一定不能往低走而要往高走,我们要做得出彩,而不是完成事情。而尤其在早期,核心几个人的能力素质态度是最关键的。

当然啦,既然人才选择精益求精了,薪水可能就会给到位。平心而论,你费了老鼻子劲找来的人,你也不敢仨瓜俩枣把人家打发了,你输不起。

据公开信息,字节跳动至今在行业里的薪水竞争力都是非常领先了,这也成为了人才往他们那里涌入的一个关键/核心因素——不好进,但是进入了薪水不错。

在字节跳动的人才观念里,成本不是问题,人才的产出才是问题。只要保持高的人才ROI(投资回报率),公司的竞争力就能保证。

2.长期回报

在长期回报这个观点上,张一鸣的理念有所变化。早期的时候,他非常关注期权的发放。这可以理解,早期作为一家创业公司,钱也不多,期权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手段。

2010年,张一鸣说:今天完成期权发放准备,下周给第一批加入的优秀成员发放。开始制定发放计划时,我和其他董事有一些分歧:我强调希望以极低的行权价发放期权,其他董事则强调会计评估问题。

最终采用我的方案,因为我非常了解创业团队成员的心态。一个早期公司成员的心态和状态是最根本的,其它问题只是‘技术问题’

知易行难,很多创始人的理念是:先有现在,才有未来。如果想激励大家投入干活,公司应该适当地分给大家。

但是真到了分股权的时候,还是会舍不得。舍不得,那么事情就是你一个人的事儿,优秀人才一盘算,就不想来,来了也不想尽力。

到了2016年,随着字节跳动不断壮大,该年他们的团队规模应该到了6000人。早期的创业红利也消费得差不多了。

如果这个时候优秀人才因为时机不佳了,而都选择去创业公司,那么字节跳动后续的竞争力就有限了。

怎么办呢?在长期回报上,张一鸣做了如下调整(摘自张一鸣在源码的演讲内容

我想期权不是最关键,期权无非是有可能获得超额的回报,有可能财务自由。所以核心其实是有没有提供超额回报,有没有让他有机会上一个台阶的回报。

因此我们认为重点要把激励放到提高年终奖的比例,所以我们跟公司内部说,希望非常突出的人有机会能够拿到100个月的年终奖。

这个时候我们要让他知道,任何时候加入今日头条,回报都能非常高,并且平台资源非常好,这要比去创业公司有竞争力。

给钱这件事,是创业公司老板的必修课。

3.个人成长

在个人成长上,字节跳动最牛的地方,是基于优秀的人才密度之上,推行了OKR。

为什么这么说?优秀人才除了要物质回报,他们还有哪些显著特征?要空间,要发展对不对?他们明白人的一生很短暂,应该有所作为。

OKR的核心价值是:

第一,让团队的思考“上战略”——自己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你想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不断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和能力边界,年轻人,抖音CEO张楠的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

第二,让团队尽可能地获取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是否能产生优质的决策,源自于你的信息是否充分和优质。

在字节跳动,他们通过OKR,办公工具飞书的运用,以及企业文化坦诚透明,尽可能地让大家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来更大程度地决定自我的成长。

当员工能够自我成长了,对于公司发展来说,就是一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发展红利。

2017年,在组织的管理问题上,张一鸣这样说:

(我们要)充分Context,少量Control:每个人有他需要扮演的角色,掌握所有的上下文信息,做出业务决策。在必要的时候,做出少量的干预。

4.精神生活

有些中医会经常说一句话:要想身体好,养心最重要。人要跟让自己开心的人在一起,你每天开开心心的,身体都会好点。

确实,谁也不想每天过得愁肠百结。

对于优秀人才来讲,什么会让他们开心呢?

首先,基于卓越的贡献,有丰厚的回报;

其次,有能产生卓越贡献的环境和空间;

再次,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最后,有边界且有包容度的理念生活。

第四点很重要,可以让人心情愉快地工作,而不是束手束脚。

三、结语

从人才的5大基本素质,到吸引人才的16字箴言,在张一鸣的人才哲学中,藏着对成长的深刻理解:“延迟满足感程度在不同量级的人是没法有效讨论问题的”。

如今他将这套逻辑延伸至科研领域,恰印证了其判断:“生产要素终将流向最佳配置,而优秀人才永远是稀缺资源”。

参考资料:

1.《张一鸣:越是高级人才,越要看基本素质》,笔记侠;

2.《张一鸣吸引人才的16字总结》,笔记侠;

3.《张一鸣久违现身,大佬纷纷杀回一线》,全天候科技。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