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想做的可能不是“视频播客赛道”
创始人
2025-09-15 17:05:03
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科技 (ID:ifeng_tech),作者:凤凰网科技,编辑:董雨晴


视频播客,这个夏天“爆”了


2025年的这个夏天,视频播客成了播客行业无法回避的热点,无论看好还是唱衰,都难掩众多创作者跃跃欲试的洪流滚滚而来。因其始终增长缓慢,早年间也被讨论过,视频化或成为新的流量增长点。而今,B站率发号角,小红书紧随其后,平台的推波助澜,再次把这一概念捧上台前。


播客赛道,这个过去始终徘徊在小圈层的产物,在借助更大众化的表达形式,重新热闹起来。


这一轮视频播客风潮,最直接的契机就是B站的大力推广,从站内的流量倾斜、创作者引入的声量,到即将上线的视频播客AI创作工具,B站的投入和决心有目共睹。


不仅签下罗永浩、鲁豫、于谦这样的大IP用名人效应带动声量,也给予有专业生产能力的垂类创作者扶持机会。这套打法释放的信号,是要把“播客”这个过去小而美的领域,借助名人、头部创作者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充成大众消费内容。


然而B站的投入还是超出了行业的意料。


无论是10亿流量扶持计划,还是免费录制基地及AI剪辑工具(代号H),本质上是用“基建式投入”降低创作门槛,以此构建从音频播客转型视频的完整路径。


相较于小红书轻量化的“随时随地视频播客”和抖音的“短带长”算法切片模式,B站更强调深度内容的沉浸感与IP沉淀。这种策略与YouTube早期通过Joe Rogan等头部IP拉动生态的模式异曲同工,但显然,B站更侧重生态底层构建而非单纯灌注头部创作者。


不过,B站想做的,并不是重辟一支“视频播客赛道”。


在互联网内容创作领域,图文、短视频、中视频……各种内容形态已然蓬勃发展数十年。对B站而言,许久未出现一种内容形态上的新物种来拉动站内生态。


此前UP主们互相“窜台”,做联合投稿,出综艺,还能给站内内容带来新鲜感。但这仅限于有一定知名度、话题度和彼此熟悉的头部创作者们,中腰部乃至尾部UP主们难以适配这种高投入的视频形式。


想要再度激活B站内容生态,首先就得拉来有话题度的明星、专家来为视频播客“打样”,这是一种B站抛出的“认知教育”,为的是,快速建立用户对视频播客形式的感知。


但评判视频播客是否能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发展起来,生态核心标准仍要看素人与垂类创作者的涌现。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值得持续培育和生长的新增量,看得不是金字塔顶尖的那批既往成功者,而是能否扶持起素人up主,让他们借助新形态获利。


而从内容创作生产周期来看,很多UP主、播客主都迈过了素人阶段,经过一段时间持续输出,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名气后,渐入流量增速放缓的新阶段。正在求新求变期,视频播客也是一个迁移成本较低的新选项。


谁更需要谁?


视频播客的兴起,某种程度上是B站用户需求与播客内容特质的高度适配。


过往的音频播客受众,多是一二线受过良好教育和有知识摄取习惯的用户,他们习惯从伴随式音频中获得信息和定向获取知识和经验分享。B站的核心用户圈,实际上也是潜在的、尚未被发掘的播客受众,年轻、有好奇心,对知识和内容有较高的品味,对创作者也更包容。


两者在内容取向上有着高度重合:都对深度内容有需求,都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都注重与创作者的情感连接。


当下,B站的视频播客也逐渐显露出生态活力,得益于本身站内垂类内容的多元化。本身就专注于某个垂类内容的UP主,很容易做内容迁移,以视频播客这种形式自然融入B站原本内容生态。


2019年以游学生活为首次投稿内容的@Whynot TV,是一位专研机器人的博士,前两年几乎成了“年更”UP主,今年7月开始连更三期,跟杨硕、胡渊鸣、陈天奇等计算机领域“大拿”的对谈内容,让不少跟着@Whynot TV一同读研、申博、工作的陈年老粉在评论区直呼“惊喜”,催更分享。


游戏垂直媒体“机核”出品的@核电波,分享了对TAG、《黑神话:钟馗》、虚拟主播等多维度行业内容等看法,其视频播客系列内容播放量浮动在30万上下,均高于此前投稿视频,最高超70万播放量。


视频播客在数据上的反响较好,也反映了内容消费趋势的变化:在信息过载的当下,用户开始厌倦碎片化的浅层内容,转而对深度、专业、有信息增量的内容产生强烈需求。视频播客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既保持了音频播客的深度优势,又通过视觉元素增强了表现力和沉浸感。


数据层面也证实了短期内“新物种”对B站内容生态的直接拉升:B站Q1视频播客消费时长259亿分钟,同比增长超过270%,用户超4000万,而小红书、抖音未披露同类数据,从社区过往生产内容来看,用户更倾向消费短时且轻量的内容,文娱休闲类性质强。


而且,B站特有的弹幕互动与二创生态,如把长播客切片为知识片段,还能够进一步强化深度内容的传播效率,沉淀创作者的内容长尾传播。


播客节目能在社交媒体、聊天工具、视频平台等媒介播放的组件化特点,可以让播客生态持续保持多样性。视频平台的对于节目和切片的分发曝光,也能让播客整体听众规模变大,未来到底谁能放大的播客优势、找到适合播客的商业路径、培养出特定类型的长期受众,才是能否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视频播客,未来也许会“消亡”


当下,行业关于视频播客的讨论,正陷入一种概念与形式的定义迷思:到底什么是视频播客,是必须多人对谈,还是单人口播亦可?时长是否应有标准?这些讨论虽然热闹,但可能都陷入了概念迷思。


有B站内部人士对凤凰网科技表示,平台关注的不是定义一个新赛道,而是挖掘创作者的生产潜力,是借“视频播客”之名,行挖掘创作者生产力之实。这种思路与当年对待VLOG热潮如出一辙——不过分纠结概念本身,而是专注于培育内容生态,让优质创作者自然涌现。


毕竟,再新鲜的概念都会过时,但“借浪捕鱼”之法好,浪潮褪去后,遗留在平台的优质创作者,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资产。


千禧年后,Vlog的雏形在互联网上初露头角,继承了博客(Blog)的“日志”传统,用户将从文字记录转向了影像表达,YouTube的诞生更激发了这一内容形态的蓬勃发展。


而国内,最早的一批Vlogger是分享生活的海外留学生,从有明星效应的欧阳娜娜分享,到井越、冬瓜、王晓光、竹子等一批头部Vlogger的发育,把这种能够最直接呈现创作者(Vlogger)的个人风格、品味和真实生活状态的视频内容,留在了B站。


如今,Vlog更像是一种“元素”或“风格”,融合到了更广泛的视频内容,许多创作者也不再单一依赖Vlog形式,转而尝试更丰富多样的视频表现形式。


Vlog并未消失,而是像许多曾经的媒介形态一样,演化并融入了更广阔的数字内容生态。它的精神内核,人格化表达、真实记录、与观众建立深度连接则激发了大批创作者从素人做起,一步步成长为B站知名UP主。


对今天的B站来说,视频播客也并不是一个要费尽心力去“新造”的概念,这是播客这种内容形式自然发展的产物,也是最快能够给平台上困于内容生产的原生UP主们的“续命”之法。


从制作门槛来看,视频播客为专业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更友好的入场方式。相比于需要复杂策划、外景拍摄和后期剪辑的传统中视频,对谈类视频播客主要依赖创作者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大大降低了视频制作的技术门槛。


专业的知识性、垂直性内容,一直是各大社区产品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是能够给平台灌注流量,二是能提升平台调性,聚集圈层,做可持续内容生产和互动。B站并非意在复制一个视频版小宇宙,而是通过降低制作门槛(提供AI工具、免费场地),解放那些具备专业背景但缺乏视频制作能力的“行业素人”。


这也是当前陆续有行业专家、学者开始尝试视频播客的原因。相比于需要配合创意、外景、剪辑的中长视频,对谈类视频内容是一种较为低门槛,但又能“露脸”打IP的内容形式。


而且,难以忽视的一大趋势是,随着公共舆论氛围的变化,越来越多公众人物乐于直接输出长内容表达。其中,视频播客便是较为优质的内容形态选择,比直播更可控,比短视频更沉浸、完整。


事实上,视频播客大都以深度对话内容为主,创作者们通常是对某个话题、领域极为专业并有共同语言的人,看点来自于嘉宾之间的精彩“交锋”。这种冲突和彼此挖掘,也能够吸引同样背景、兴趣的潜在观看者、互动者。早在B站官方扶持介入前,B站上就存在对此类内容的潜在消费需求,对谈类、对话类视频内容屡上热榜。


就B站来说,科技领域的@Whynot TV(计算机博士)、法律领域@中二的大暄哥(律所老板)等案例也证明了,视频播客的核心价值在于为智力输出者提供低成本的内容接口,使其能绕过复杂的剪辑包装,直接与目标受众建立信任连接。这与抖音、小红书依赖流量分配和视觉刺激的逻辑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B站用户天然的“黑听”习惯与深度内容消费偏好,也为这类内容提供了土壤。商业化的早期信号虽不足以支撑规模化结论,却揭示了这种基于信任关系的“慢变现”可能性——它更适合律师、医生、工程师等垂直领域专家的知识变现,而非大众流量的快速收割。


对于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视频播客这种本身低门槛的创作工具,把视频内容制作成本打下来,以激发更多有专业背景和热爱的UP主前来创作。


未来,视频播客或许终将像VLOG一样融入内容创作的毛细血管,所谓“视频播客”的概念也许会湮灭和融进更广泛的内容形式中,但B站借此能够实现的创作者“扩容”——让更多专业者低成本入局视频创作,才是其对行业的核心启示:平台竞争的终极战场,从来不是内容形式之争,而是优质生产者与健康生态的争夺。


若您有相关线索,欢迎联络,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报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