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商务局、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和厦门海峡可持续产业联合会联合承办,以“打造数字产品护照,助力可持续贸易发展”为主题的2025鼓浪屿论坛・ESG与可持续产业发展创新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
图: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寿伟光以“发挥国家级基金引领作用,以绿色投资驱动可持续产业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当前全球正在经历一场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核心的发展范式变革,ESG理念深入人心,绿色金融、绿色投资正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寿伟光介绍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总体情况,作为我国首支聚焦绿色发展领域的国家级基金,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运作,引导广大社会资本投向绿色可持续产业。基金投资突出战略定位,践行国家级基金的使命与担当,聚焦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交通、清洁能源五大领域,截止2025年8月底,基金累计完成84个项目的投资决策、涉及金额约405亿元,全面覆盖五大领域和长江经济带11省市,并辐射其他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投资运作主要有以下特征:
1. 立足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大局。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双碳”战略、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进行投资布局,比如促进航运脱碳的绿色甲醇、磷石膏综合治理和资源化的利用、服务新型能源体系的储能等项目和产业。投资决策优先考量项目的战略价值,以及对环境改善、社会发展带来的正效益,其次才是财务回报。
2. 引导社会资本,发挥杠杆效应。通过绿色工程项目投资、绿色产业链企业股权投资、设立绿色主题子基金等投资模式,撬动广大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目前,基金已与多个省份及重点区域合作设立绿色主题子基金,进一步放大基金杠杆效应和社会带动作用。截止8月底,累计带动社会资本约2500亿元,放大倍数约为9倍。
3. 遵循市场规律,注重可持续发展。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合规高效的投资决策流程、建立风险管控和战略赋能并举的投后管理机制,保证基金稳健可持续发展,为被投项目和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寿伟光提到,近年基金围绕“政策性、功能性”和“战略性、前瞻性”重点方向加大投资布局,积极赋能项目和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政策性、功能性项目实施,着力破解环境问题,赋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二是关注战略性、前瞻性领域,着眼于绿色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支持氢基燃料、新型储能、绿色算力、绿色航空等绿色领域的优质科创企业,对其商业化、产业化发展积极给予资本支持;三是顺应趋势发展,通过“资本、资源、标准、生态”四大驱动,共建可持续产业投融资生态圈。
针对绿色金融发展,寿伟光提出四点建议:
1. 强化政策协同与稳定。进一步加强财政、货币、产业、环境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清晰、稳定、长期的政策预期。加强碳市场建设,完善碳价格发现机制,强化碳定价机制,为广大绿色、生态项目提供更公允有效的价值实现机制。
2. 推动标准的统一性与国际化。积极推动中国可持续产业标准与国际主流标准的接轨互认;参与数字产品护照(DPP)等新兴工具的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兼容、开放、可信的国际标准体系,降低跨境绿色贸易和绿色投资的制度性成本。
3. 鼓励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与创新性。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ABS、绿色投资等多元化金融工具,探索绿色供应链金融、碳远期合约等创新产品,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产业项目的差异化融资需求。
4. 发挥各类资本的比较优势与协同效应。构建包括政府基金、产业资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以及银行保险资金等多层次、接力式的可持续产业投融资体系。国家级基金应更多聚焦战略导向、示范引领的环节和领域,与市场化资本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本次论坛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协办,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支持,新华财经、观察者网、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作为本次论坛的战略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