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福州模式”呼之欲出
创始人
2025-09-15 08:43:54
0

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福州模式”呼之欲出

回应人大代表系列建议,福州将多举措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福州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又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聚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福州紧缺的化工、外贸等方面人才培养,今年市人大代表们提出多份意见建议。回应代表建议,相关部门举措实在,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福州模式”呼之欲出。

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

王楚红代表在《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中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以政策链引领教育链,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纳入福州市新一轮发展规划体系,根据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教育要创新改革,夯实创新人才根基。福州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核心内容,全市中小学100%开展科学类社团活动,并成立“福州市青少年创新学院”,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多层次科学课程体系。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扭转“笔试化、视频化”倾向,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如温泉小学试点“双师课堂”,引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实现名师在线授课与本地教师辅导结合。

福州还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构建小初高纵向贯通的培养模式,并试点招收科技特长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路径。

在课程与教学模式革新方面,推进跨学科学习(STEM、项目式学习等),要求每门课程至少10%课时用于跨学科主题学习。如屏东中学通过“大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将思政内容融入多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全市建成284个教育集团,覆盖1475所公办校,通过资源共享促进优质教育均衡。

建立科学素养测评体系,学生科学实践活动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并遴选100所科学教育特色校,计划2026年底新增1000名科学类学科教师、250名骨干教师。福州市还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平台,近三年吸引超500支学生团队参赛,激发创新热情。

扩大化工专业招生规模

化工行业人才紧缺,但在校学生面临行业认知不足、就业意愿偏低等问题。如何提升福州化工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绿色安全发展?潘德标代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中陈述了他的建议,鼓励大专院校开办化工相关专业,强化认知实习,优化课程体系,为福州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据代表调研,到2025年,全市高端精细化工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但化工企业的技能型人员约占企业总体人员编制60%,他们多为大专学历,行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目前该局对口联系的13所市管高校中,有开设化工类专业的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该校下设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为契合全省石化产业发展良好态势,该校于2022年12月新增应用化工技术专业,2023年首次招生,至今共招生近500人。学院还与多所中职院校构建五连专联合培养机制,近五年来学院向福清江阴化工新材料专区、连江可门化工新材料产业园输送毕业生超100人,毕业生留榕率超50%,就业率超95%。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指导闽江师专等院校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实践安排,紧密围绕企业实际需求,设置专门课程模块,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规模和时间节点,合理调整招生计划,确保为企业精准输送所需人才。还要强化人才留存举措,推动企业为毕业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协助企业搭建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让毕业生愿意长期留在企业发展。相关高校化工技术专业招生规模也将持续扩大,争取每年招生规模增加至220人左右。

培育“适销对路”外贸人才

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态势,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量大、从业要求高。吴新星代表提出《关于外贸人才先行,促更高水平开放的建议》,希望政府加强对外贸类高校的政策扶持,加强产教融合推动协同创新和涉外专业建设支持等。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福州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市属院校外贸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支持闽江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等市属院校不断深化外贸人才教育改革,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首先是完善“适销对路”的培养层次,支持市属高校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定制人才”,如精通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等小语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其次是探索“适销对路”的培养模式,支持市属高校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更新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改变目前存在的重理论、轻应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提升“适销对路”的培养能力,支持市属高校通过产学合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室仿真实训的功能效率,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加强实务性课程教学,增加学生体验外贸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相关从业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四是提供“适销对路”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思想,鼓励学生到急需外贸人才的中小城市和中小企业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开拓市场。

市人社局表示,支持引进外贸人才,对外贸行业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提供住房保障、落地奖励、安家补助、闽都英才卡等系列配套服务。(记者 李白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