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加经贸拉锯战收场?加拿大松口后,中方精准反制显效
创始人
2025-09-15 08:30:40
0

初秋的多伦多,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的湿润气息。记者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在9月3日那场备受瞩目的发布会上,加拿大总理卡尼的语气显得格外温和,他表达了希望尽快与中国展开高层经贸对话的愿望。这一表态,虽不至强硬,却也非全然软弱,然而,回顾其前一年多的历程,关税壁垒的叠加、军事演习的挑衅以及舆论战的升温,早已将两国经贸关系推至了风口浪尖。从长远视角审视,卡尼政府的这一“退让”,更多是被严峻的现实所迫,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谁在操纵谁的筹码?

让我们将时针拨回到更早的2024年春季。美国政坛的剧变,特别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积极拉拢盟友,试图构建所谓的“对华关税同盟”。作为美国的近邻和重要盟友,加拿大迅速响应,卡尼政府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对中国产电动汽车更是实施了高达100%的额外税率。此后,加拿大的目光进一步投向电池、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通过设置各类审查和新规,不断提高准入门槛。官方的解释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然而,在渥太华与华盛顿之间那微妙的缝隙中,真实驱动这场角力的原因,却不难窥见。

单纯的姿态,尚不足以打破平静的表象。真正激起波澜的,是两国在农产品和能源领域互相牵制的关键环节。加拿大的农业和畜牧业具有高度外向型特征,而中国正是其最大的买家之一。同时,能源产业的发展,则高度依赖长期稳定的市场。将这两个战略性板块置于谈判桌上,无异于将自身经济的腹地暴露在潜在的反制之下。

农产品:最先被触动的杠杆

在对高科技领域的新政策“落地见效”之前,加拿大的粮仓已显露出不安的迹象。加拿大近四成的油菜籽出口至中国,豌豆的出口量更是高达七成销往中国市场。2024年夏天,加拿大方面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钢铁加征重税作为“博弈的筹码”,国内舆论场随即响起一片反对之声。在地方听证会上,有农场主拍案而起,痛陈“这样的日子还怎么过”。随后的几周里,驶向中国港口的加拿大油菜籽船只,一批又一批地被拒之门外,码头堆场上的货物越积越多,滞销的阴影笼罩。加拿大农业部长不得不公开呼吁,希望尽快坐下来进行谈判。

中国方面的反制并未立刻施展“重拳”,但其节奏却日益清晰。到了2025年3月,中方宣布对加拿大菜籽油加征100%的关税,对海鲜和猪肉也加征了25%的关税。这一举措可谓直击要害。原本期待着进入中国榨油厂的加拿大油菜,在税负翻倍后,买家迅速转向了澳大利亚采购豌豆,并向俄罗斯订购油菜籽。商品经济的寒流,说来就来,说停就停。表面上看是贸易壁垒,实则是一场供需关系的再调整。

钢铁:难以轻易算清的账

关税不仅仅是数字的累加,更是成本的传导与累积。卡尼政府宣布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钢铁产品统一加征25%的关税,并设置了进口量的“闸门”——一旦当年的进口量超过上一年的总量的一半,超出部分将面临更高标准的加码。此类安排,表面上是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份额,但实际效果往往是推高整个行业的成本。不幸的是,加拿大许多钢铁企业依赖中国提供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关税的增加直接导致原料价格飙升,削弱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行业内的负责人面对媒体,连连摇头,他们并非不愿销售,而是因为销售可能意味着亏损。

军演与舆论:暗流涌动的侧影

除了经济上的施压,安全与舆论的领域也同样被拉紧。2025年4月,加拿大宣布参加由美国和菲律宾联合组织的“肩并肩”联合军演,演习区域位于菲律宾吕宋岛附近,参演兵力规模高达1.6万人。虽然军演的官方名义是“维护地区安全”,但不少观察家通过地图不难理解其隐含的指向。与此同时,加拿大情报部门抛出论调,声称“中国可能利用人工智能干预加拿大选举”,却未能拿出任何可供核验的证据。这些举动并未增加谈判的筹码,反而将经贸问题与安全议题纠缠在一起,为后续的沟通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美国的硬约束

夹在美国和中国两大国之间,加拿大的腾挪空间异常狭窄。2025年7月,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的关税,并放出强硬话语:“要么加入美国,要么准备挨收拾。”面对此番压力,卡尼政府迅速让步。然而,试图在对华议题上“找补”的举动,却将自己推向了更窄的独木桥。在国内,产业成本节节攀升,农产品出口受阻;在国际上,受美国牵引的姿态,进一步削弱了中国对其谈判诚意的信任。

稀土:被忽视的反向脆弱

贸易摩擦并未就此停止。就在加拿大对钢铁动手的前一天,美国方面释放出消息,计划对中国稀土产品加征200%的关税。然而,稀土不仅仅是矿产,更是涉及复杂的工艺与产业链。全球约4400万吨稀土氧化物探明储量中,中国占比超过一半,尤其在重稀土的分离与加工环节,市场份额高达99%。在短期内绕开中国供应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意味着,在高端材料和关键原材料领域,关税更多是一种姿态化的表达,而非能立即改变供给格局的有效杠杆。

能源转向的连锁反应

相比之下,能源市场的调整则更为迅速。自2025年3月起,中国大幅减少了从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和原油进口,并在6月暂停了煤炭进口。中国以更快的速度深化了与俄罗斯、沙特等能源供应方的合作,油气货轮络绎不绝,价格也更具吸引力。加拿大原本希望借此机会扩大对华能源出口,但联邦层面的关税政策和对华气氛,阻碍了这一进程。阿尔伯塔省的能源企业多年来焦急地期盼着能与中国客户直接打通渠道,却始终受到联邦政府的掣肘。此时,他们干脆绕开渥太华,私下签署了合作合同,将一笔笔交易变成了“地下水”般的存在。

地方与联邦的脱节

经济压力往往最先体现在民意上。卡尼政府上台之初,支持率仍有五成,但后期却下滑至43%。与此同时,通胀率飙升至7%,房价在一年内更是上涨了四成。民众对于高昂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的抱怨,远比对抽象的“产业安全”更为响亮。而更具结构性的是联邦与地方的离心力:阿尔伯塔、魁北克等省份公开或默契地与中国保持接触,不再将联邦政府的强硬口号视为不可逾越的禁令。卡尼的政策,如同在自家脚踝绑上了石头,试图踏上赛道,却发现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谈判的转向与门槛的划定

当9月3日多伦多的发布会释放出“希望尽快开展高级别经贸谈判”的信号时,中国方面并未立即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清晰明确:解决问题需要实际行动;只要加拿大取消那些不公平的关税,贸易自然会回到正轨。这番话,既指明了解决路径,也划定了必要的门槛。对于拥有广阔替代来源的中国而言,选择并非单一——俄罗斯的能源、中东的矿产、东南亚的农产品,都可以随时填补缺口。而对加拿大而言,市场的转身,却不是一句口号就能轻易实现的。

制度与规则的梳理

将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梳理,或许能更清晰地理解这场博弈。关税通常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而惩罚性关税背后,往往可能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或所谓的“国家安全”条款。加拿大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钢铁产品统一加征25%的关税,并设置“超出去年一半进口量、超出部分加倍”的阈值,其本质上是保障措施的一种激进变体,旨在将进口量控制在特定水平之下,但极易推高国内下游制造的综合成本。至于联邦与地方的权限划分,加拿大作为联邦制国家,贸易政策和关税由联邦政府掌握。然而,各省在招商引资、资源开发和企业合作方面拥有相当大的裁量权,这便导致了“联邦高喊口号,地方忙于落实”的错位现象。稀土问题则更像是一堂关于供应链的教育课:矿产本身并不稀缺,稀缺的是技术,尤其是重稀土的分离纯化技术。长期积累的工艺和环保处理能力,很难在短期内被替代。

两条道路的分歧

从2024年到2025年的一系列事件串联起来看,加拿大将美国的战略利益作为与中国博弈的筹码,却将本国农业和制造业的实际利益置于赌桌之上。加拿大的钢铝税、对电动汽车的针对、以及将电池和半导体纳入“防护网”,看似环环相扣,但在落地执行时,最先受创的却是那些出口依赖度更高的本国农民。参加“肩并肩”军演、在舆论上暗示中国“干预选举”,其姿态强硬,但谈判桌上最能换取让步的东西并未因此增多,反而将经贸问题与安全问题相互捆绑。美国在7月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关税的重击,则让“追随盟友”的代价变得清晰而具象——如果你无法决定规则,就很难从中获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策略更像是提前铺设好的路网:正面反制不失分寸,2025年3月对菜籽油加征100%、对海鲜和猪肉加征25%的关税,精准地打击了对方的痛点;在能源和大宗商品方面,迅速实现了供应替代,将来自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原油和煤炭进口量降至几乎为零,并将进口转向俄罗斯和沙特;在材料和关键矿产领域,稀土环节的产业优势提供了“难以绕行”的事实支撑。因此,当卡尼政府试图通过对中国加税来“找补”时,其结果却是农产品外销受挫、钢铁成本攀升、能源机会错失,这些因素层层叠加,最终转化为国内的政治压力:民意支持率、通货膨胀、房价波动——这些每天都在家庭账本上跳动的数字,最终将政策拉回了现实。

结局并未定格

卡尼政府在9月份的松口,并非事件的终点,而更像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提醒。中国方面始终保持着“门常开”的态度,但“进门需要遵守规矩”。如果渥太华愿意撤销那些不公平的关税,贸易自然会恢复常态。这个条件不花哨,也不含糊。更重要的是,加拿大需要承认一条显而易见的因果链:将联盟政治作为经贸政策的主轴,短期内或许能赢得掌声,但长期来看,却难以维持产业与社会的稳定;只有将本国产业和民生需求放在首位,才可能在大国博弈的缝隙中为自己留存空间。

有人说“公道自在人心”。在国际经贸领域,公道往往体现在供需与价格的组合上,也反映在政策是否尊重产业规律的选择中。对中国而言,谈判可以进行,但对抗亦无所畏惧;对加拿大而言,最艰难的一步,或许是从“追随”转向“权衡”。当农场主的收成、钢厂的订单、工人的薪水和房贷,都汇聚成政策的回声时,那些高调的口号便会自动降噪,留给决策者的,将是真正需要面对的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