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晚,拼多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该季度实现营收956.72亿元,同比增长10%;调整后的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69.1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同比下降45%。
拼多多盘前股价跌幅一度超过20%。截至发稿,最新股价跌超17%,报97.787美元/股。
继在2024年年报中释放“优先考虑对平台生态系统加大投入”的信号后,拼多多在2025年一季报中再次重申了“消费者和商家利益要优先于平台利益”的原则。拼多多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反哺商家的投入虽然记作会计费用,但更是长期投资,拼多多坚信只有优先保障用户和商家的利益,才能创造更优质的平台生态。“这意味着,短期甚至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利润将受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 我们看重的是5年、10年以及更长周期的企业内在价值。”
今年一季度,面对外部环境以及宏观政策变化的客观影响,不少中小商家的经营面临挑战,拼多多收入增速也继续下降。与此同时,平台对于商家和消费者的补贴力度却在加大。在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高层反复强调, “千亿扶持”不是口号,必须落实到“真金白银”,特别是在市场环境加速变化的挑战下,平台要敢于牺牲短期业绩。
这是拼多多高层连续第二次在财报电话会上重申“消费者和商家利益要优先于平台利益”的原则。早在今年3月的2024年年报电话会上,拼多多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就强调,“简单地以短期的回报来评价公司的表现,已经不太适合我们目前的发展阶段了。”
就在之后的4月,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即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并相继落地了多项举措反哺产业生态。其中,“百亿减免”大幅下调了家电、数码等多个类目的店铺保障金,“新质供给”加大了对中小商家的扶持力度。
补贴范围继续扩大
赵佳臻表示,一方面,平台将继续探索更多的降佣(指“佣金”)举措;另一方面,平台对商家的帮扶范畴将从头部腰部拓展到中小商家,要将功夫着重花在中小商家身上,敢于啃高质量发展中的“硬骨头”,最大化释放中小商家的潜力,推动产业带实现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整体升级。
赵佳臻还在电话会上透露,平台已正式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已先后走进江苏连云港、福建宁德、海南万宁、山西运城、广东茂名、四川成都、辽宁大连等农特产区,针对各地的农货、水果、海鲜、水产和肉禽等类目推出定制方案,与当地的农特产业深入融合,并对中小商家进行“一对一”讲解,推动农牧产业增产增收。
此外,在充分保障商家权益的基础上,拼多多启动了多类目的“平台直补”模式,对标国补价格标准,以弥补拼多多在国补政策下的竞争劣势,帮助平台商家建立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后续,平台还将对标国补力度,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展望未来会如何
面对跨境电商业务的种种挑战,赵佳臻表示,平台将在业务模式上做更多尝试,加深在各个市场的深度布局,拓展新品类、新服务,以构建一个更加稳健的平台生态。
“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我们全球化业务正在和不同地区的商家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去价格稳定、供给充足的商品。”赵佳臻表示,无论政策如何变化,拼多多都会持续加强本地化业务运营,帮助更多的当地商家在平台上成长,实现更多的订单本地发货。“目前,我们已经看到这些商家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库存跟上来了,也通过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当然,这样的投入意味着我们平台的收益短期会下降,但是我们平台的中小商家,将收获增长的稳定性和高质量差异化发展的窗口期,我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也是非常值得的。”赵佳臻说。
“平台是商家的聚合。”陈磊表示,反哺商家的投入虽然记作会计费用,但更是长期投资,拼多多坚信只有优先保障用户和商家的利益,才能创造更优质的平台生态。“这意味着,短期甚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利润将受到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我们看重的是5年、10年以及更长周期的企业内在价值。”
作者: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