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王思炀)5月27日,2025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暨第七届大连国际海鲜节(以下简称“博览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开幕。博览会为期三天,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大连国际海鲜节组委会联合主办。业内人士指出,亚太水产品生产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本次活动对打造亚太地区水产行业“一站式采购”服务平台,促进亚太地区国家渔业现代化发展和水产品多边贸易互利互惠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博览会主论坛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亚太地区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及行业代表,围绕亚太地区水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等领域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就鰤鱼、真鳕、海珍品养殖现状及市场前景,帝王蟹供应链市场,海鲜产业投融资机会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研判。主论坛外,还设有多个分论坛和全球主要大宗交易水产品展览展示,开设品牌共建区和鲜烹研创体验区,并将举办全国特色渔业品牌、新疆特色水产品、挪威北极甜虾、俄罗斯狭鳕鱼等多项推介活动。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表示,亚太水产食品博览会主要聚焦亚太水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新业态、新变化、新趋势。亚太地区是全球水产品生产与消费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同时还是全球水产品加工中心。亚太水产品生产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水产品消费又有中国、美国、日本三个最大的单体消费国,全世界水产品贸易、供应链主要集中在此,亚太水产品变化的趋势将影响全球。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贸易国,是亚太地区水产品供应链的“核心”。此次博览会选择在大连召开,源于大连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是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水产品加工基地。大连地处东北亚经济中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海洋资源、先进的基础设施和口岸服务,为打造全球水产品供应链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致辞。主办方供图
大连市副市长周振雷介绍,2024年,大连水产品总产量27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830亿元,年贸易量达500万吨,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当前,大连大力发展海工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未来希望与各方携手共进,深化水产流通与加工领域合作,共同为亚太地区渔业经济繁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大连国际海鲜节组委会主席、会长丛培刚也指出,海鲜产业联系着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拼图。大连作为“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与深厚的产业底蕴,未来将在产业链协同、品牌国际化、绿色供应链建设等领域前行,搭建起立足大连、辐射全国、链接亚太的高端平台。
编辑 唐峥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