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5年前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那番言论,马云绝不会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销声匿迹近5年,马云尖锐的批评金融体系,最终为自己的言论付出了惨痛代价。
这几年马云从台前走到了幕后,互联网上不再频出金句,马云也不再是万人推崇的“马爸爸”,甚至就连人民日报也不忘踩一脚说: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
但5年后的今天,马云似乎已经从2020年之后的低谷中走出来了,现在的马云已经回中国互联网圈子,而且频频传来了大动作。
早在今年年初,马云就出现在了最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与之同框的是任正非、雷军等企业家。
能够亮相民营企业座谈会,这说明绑在马云身上的那颗雷算是彻底解除了。
此后马云又造访日本顶级学府东京大学,紧接着又现身阿里云谷园区,出席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马云还在会上谈到了AI的发展。
马云认为,AI的发展目标不应是让机器模仿人类,不是追求让机器像人,而是让机器真正理解人类的需求,像人类一样去思考,并完成人类难以做到的事情。
而现在,马云更是被重新推向了“神坛”,将再次封神。
近日就有消息传出,称马云将在5月10日回归阿里,重启大集团模式。
虽然消息遭到了马云的否认,但马云在5月9日现身阿里巴巴全球总部的“湖畔小屋”的一幕,还是引发了网友热议。
在现场,马云胸前佩戴了“风清扬”的工牌,这也是马云在阿里内部沿用多年的代号。
如果马云的这些抛头露面的行为说明不了什么,那么阿里巴巴高管的相继发言,无疑是想要将马云重新推向“神坛”。
首先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菜鸟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在阿里亲友见面会上的发言。
当蔡崇信回忆当时为什么相信马云时,他的回复是:很大程度是他的个人魅力。
蔡崇信称,1999年来到杭州一个公寓拜访马云时,当时马云还没有出名,但马云极具个人魅力,当时就被马云吸引了,听他讲了大概一个小时。
蔡崇信回忆称:马云谈到阿里巴巴的愿景时说,创办一家公司并不真的需要一个商业计划,而只需要前进,而当时的自己也不完全理解这番话。
当被问到为何让他决定辞去70万美元年薪加入阿里巴巴时,蔡崇信则表示:马云可以让人们相信技术将改变世界的使命,互联网技术不仅会改变这家公司,也会给整个国家带来巨大影响。
除了蔡崇信以外,另一位阿里首席人才官蒋芳也在阿里亲友见面会上谈到了马云。
蒋芳说:因为没有投资者,在蔡崇信等投资者来看我们之前,我们都是自己掏钱给马总,马总再从掏的钱里头发工资给我们。
当蒋芳回忆“我们掏钱给马云,马云再发工资”时,她不仅在讲述一段历史,更是在重申一个理念,便是阿里巴巴的初心不是资本游戏,而是一群人为共同信念奋斗的故事。
这种叙事故事,在马云形象受挫的当下,具有特殊的情感共鸣与道德力量。
从蔡崇信和蒋芳等高管重提创业艰辛来看,某种程度上是对原生精神的召唤,是希望将马云再次推向神坛,毕竟阿里巴巴现在所面对的对手已经越来越多了,阿里需要有一个精神领袖的引领。
但将马云再次推向神坛并不一定是好事,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这既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祛魅,也是对历史机遇的强调。
尽管阿里巴巴的成功离不开马云,也证明了马云是一位伟大的商业领袖,但马云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加入WTO后的外贸爆发、互联网普及率提升、移动支付技术成熟等时代红利。
正如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
现在阿里巴巴已经到了后马云时代,我们应该剥离神话色彩,将更多的青年才俊推向前线,当公司从18人团队发展为20万员工的巨头,个人意志必须让位于系统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