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江苏酉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酉立智能)申请北交所上市将迎来上会,这是其上市过程中的大考,保荐机构是华泰证券。
酉立智能深耕光伏支架领域,聚焦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产品包括光伏支架主体支撑扭矩管(TTU)、光伏支架轴承组件(BHA)、光伏组件安装结构件(URA)、檩条(RAIL)等等。
梳理来看,李涛家族表决权超八成,需做好内控风险管理;募集金额缩水,改造、新建产能多,后续消化引起关注;两版招股书研发费用率存在差异,且低于同行均值,研发人员数量偏少;曾实施定向分红超1000万元,被要求说明合理性;前五客户集中均超九成,主要以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应收账款屡创新高。
李涛家族表决权超八成
2017年4月,酉立智能前身酉立有限成立,在2023年4月整体变更成股份制有限公司,当年12月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次年4月18日起调入创新层。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酉立智能仅拥有六大股东,分别是聚力机械、李涛、苏州酉信、杨俊、迮才中、以及朱晓成,其中聚力机械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8.19%。
酉立智能实际控制人是李涛、李开林及朱红,李涛是后者的儿子,三人通过聚力机械间接控制公司68.19%的表决权,再加上李涛直接持股10.72%,并通过苏州酉信间接控制2.59%的表决权,三人合计合计控制公司81.49的表决权,在公司拥有绝对话语权。
李涛出生于1988年,本科学历,在2012年6月至2016年4月,担任吴江市聚力机械有限公司监事,且先后担任营销部经理、总经办经理;2016年4月至2024年1月,担任聚力机械董事长兼总经理;2023年4月至今,担任酉立智能董事长。
李开林出生于1988年,大专学历,2006年9月至今,担任吴江市聚丰机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09年8月至2016年4月,担任吴江市聚力机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6年4月至今,担任聚力机械董事,其中2016年4月至2024年1月,担任聚力机械董事长。
朱红出生于1966年,初中学历,工作经历多与财务有关,任职公司多与李开林重合,2016年4月至2021年10月,担任聚力机械财务部经理,此后退休。
李涛一家在酉立智能的表决权比例超八成背后,内控风险的控制尤为重要,公司在招股书中提示了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失效风险、以及潜在独立性风险。
酉立智能指出,实际控制人控制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够实际支配公司的经营决策。公司存在实际控制人利用控股权和主要决策者的地位对公司不当控制,从而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的风险。
此外,北交所在首轮问询中重点提及治理的规范性,要求公司说明在在控股股东(聚力机械)兼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在发行人重大事项决策及生产经营中能否独立发挥作用,兼职情况是否影响其任职独立性和履职能力,是否存在利益冲突。
酉立智能表示,杨俊(董事兼总经理)、蔡娟(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已不再担任聚力机械的董事职务,且不参与聚力机械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两人均能独立自主地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进行决策。
研发落后于同行,曾实施定向分红
本次IPO,酉立智能拟募集26,990.15万元,用于光伏支架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化改造及扩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分别为15,132.34万元、1,967.81万元、2,890万元、7,000万元。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在此前申报稿中,酉立智能拟募集资金要比上会稿要高得多,除了补充流动资金不变之外,此前三大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19,589.55万元、4,860.06万元、4,380.68万元。
一二轮问询中,北交所均重点提及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生产基地项目、智能化项目遭问询。2022年至2024年,酉立智能制管类产品TTU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7.72%、87.1%、85.28%,但产销率却呈现下滑态势,分别为109.51%、91.36%、81.96%;
冲压类产品BHA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0.77%、94.36%、99.88%,而产销率分别为97.16%、101.31%、103.25%;
冲压类产品URA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8.16%、94.33%、103.25%,产销率分别为100.14%、104.37%、94.03%;
冲压类产品RAIL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05%、95.71%、80.5%,产销率分别为366.06%、130.93%、91.07%;剔除紧固件的产销率分别为113.26%、122.54%、86.52%。
酉立智能本次生产基地建成并达产后,TTU产量120万件/年、RAIL产量180万件/年,而2024年的产量分别为66.96万件/年、486.48万件/年。
另外,智能化募投项目将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达产后将提升TTU、BHA和URA产量分别为5万件/年、25万件/年和15万件/年。
既然酉立智能打算对原有厂房进行升级改造,为何还要建设新生产基地,且后者新增的产能明显不低,后续的消化问题是值得考虑,此举是否有些重复,操之过急呢?
研发费用率落后于均值,数据存差异。酉立智能本次募集资金有近2000万元用于建设研发中心,那么公司近年来的研发投入又是如何呢?
2021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92.42万元、506.56万元、583.37万元、1213.43万元,早前三年的研发投入并不高,但在去年则加大了研发力度,为何突然间发力研发?
另外,公司在申报稿中列出,2021年至202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6%、3.01%、2.29%;但在上会稿中,2022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7%、0.89%、1.66%,存在数据不一致的地方。
数据差异背后,酉立智能需要对此进行解释说明。
对比同行,酉立智能的研发投入并不高,可比同行2022年、2023年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2.09%、2.12%,振江股份是其中的佼佼者,分别为3.18%、3.3%。
酉立智能对此表示,主要系公司存在研发产成品对外销售的情况,并将与研发产成品相关的材料成本支出抵减研发投入。
另外,公司并没有列出可比公司2024年的研发费用率情况,原因是可比公司尚未披露2024年报,但A股上市公司最晚披露年报的时间为4月30日,而公司提交上会稿的时间是5月9日,似乎不存在可比公司尚未披露年报的情况,其中振江股份在4月4日披露年报,去年的研发费用率为3.47%。
从研发费用以及研发人员数量来看,酉立智能在可比公司中垫底,其中研发人员数量仅46人,与最高的中信博的296人相差250人,与最低的清源股份70人也要相差24人。
从研发质量来看,酉立智能拥有5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仅9项,质量尚有待加强。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酉立智能尚未取得上述募投项目的土地使用权,如公司未能如期取得该项资产,将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公司称将与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沟通,及时了解用地手续进展,并积极主动配合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实施定向分红。补充流动资金是酉立智能本次募集资金的重头,但公司在2023年实施两次定向分红,向聚力机械、杨俊分别分红1000万元、82.32375万元。
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分红的背景、原因及合理性,据了解,聚力机械将1,000万元拆借给实际控制人李涛,李涛则将钱归还酉立智能,用于清偿资金占用款。
换句话讲,酉立智能用于分红的钱,最终还是回到了自身账户,但李涛的资金占用款已经清偿了,这操作不得不令人佩服。
更厉害的是,该分红还通过了表决权股东的一致同意,另外两大股东就没有话说吗?另外,若公司成功上市,后续又是否会有定向分红呢?
前五客户销售额占比超九成
2022年至2024年(报告期内),酉立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33亿元、6.58亿元、7.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78%、51.96%、10.84%,呈现放缓态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2亿元、0.78亿元、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55%、85.27%、15.19%,同样呈现放缓态势。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北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均重点关注公司的业绩发展情况,首轮问询中要求公司说明业绩持续增长的真实合理性,第二轮问询中要求进一步说明经营业绩持续性。
前五客户销售额占比超9成。报告期内,酉立智能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4.11亿元、6.24亿元、7.03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4.9%、94.91%、96.44%。其中对NEXTracker销售额分别为3.49亿元、4.06亿元、5.1亿元,占比分别为80.69%、61.67%、70%。
另外,公司对第一大客户NEXTracker毛利占比分别为97.29%、79.70%和82.58%,也就是说,公司的收入、净利很大程度上依赖NEXTracker。
酉立智能表示,鉴于光伏跟踪支架行业的现有市场格局和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仍不可避免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和单一大客户依赖的风险。
公司也指出,未来若下游市场发展不及预期或公司与NEXTracker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包括公司的主要产品由于产品质量、供应稳定性、技术迭代等方面难以满足NEXTracker的要求、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供应份额减少等情况发生,则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比来看,酉立智能前五客户的集中度是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2年及2023年,行业平均值分别为53.89%、50.45%,其中最低的清源股份,对前五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35.03%、34.26%。
应收账款高企。客户集中度高的另一面,酉立智能的应收账款规模屡创新高,账面价值分别为9,950.80万元、18,630.50万元和19,813.94万元,后两年同比分别增长87.23%、6.35%。
另外,公司对NEXTracker的应收账款金额最高,分别为9,110.36万元、1.36亿元、1.41亿元,对应的坏账准备分别为455.52万元、956.36万元、1,033.05万元。
酉立智能表示,目前公司应收账款质量较好,账龄集中在一年以内,未发生大量应收账款坏账情况,但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高,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公司的营运资金,如果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