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懂酒哥
5月10日,是中国品牌日,作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品牌是每一家企业内涵、文化和价值的表现方式。
在白酒行业,品牌的价值更为突出。无论是“老字号”,还是“新势力”,背后都离不开强大品牌力的支撑。日前,《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下称,报告)正式发布,其中,白酒行业头部品牌茅台、五粮液以强大的品牌优势继续领先,新兴品牌国缘、贵州珍酒和口子窖等首次入榜,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传统名酒品牌价值下滑,背后反映出白酒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与大众消费趋势变迁。
品牌就像一个吸铁石,是企业在市场中所积累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能够让消费者认可和信任,从而选择该品牌。
报告显示,茅台以583.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继续稳居烈酒板块首位,其品牌价值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6.5%,在整体榜单中保持第7位排名。近年来,茅台通过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海外市场布局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同时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向全球展示了中国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品牌强度指数从上年的89.9分提升至92.4分,并获得最高的AAA+级品牌强度评级。
茅台稳健的发展模式和卓越的品牌建设能力,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日前,茅台文旅官宣张艺兴为代言人,瞬间引发大量关注。这也折射出白酒品牌对拓展新消费群体、寻找更多消费场景的急切探索。
五粮液也不甘示弱,2025年品牌价值达到277.8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7.3%,同时,其品牌强度指数提升至91分,但排名略有下降,位列第18位。
近期,五粮液在产品创新领域持续发力。日前,五粮液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回应,已推出年轻化产品,如五粮液39度、仙林生态公司的青梅酒等。未来将根据市场情况,加快此类年轻化产品的渠道建设、产品推广和消费者培育等工作,逐步推出新的低度产品。
中国白酒历经上百年发展演变,早已超越了单一饮品的范畴,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价值。随着消费人群及环境的变化,白酒品牌正积极拓展新消费、新场景、新人群、新渠道,以寻求新的增长空间。在新消费中,低度化的酒类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随着新场景不断涌现,白酒也在逐渐开辟除传统宴请之外的消费场景,如露营、音乐节等。
CTR媒介智讯AdCube的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行业的新品推广费用占比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白酒行业投放广告的企业数量、品牌数量、产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6.4%、16.2%和24.4%。在消费场景、购买需求、饮用偏好等个性化、差异化日益明显的趋势之下,白酒企业更加注重新品的营销推广,以满足需求的多元化,也帮助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榜单中,国缘、贵州珍酒以及口子窖等品牌首次上榜,填补了中尾部市场的空白。其中,国缘以15.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179位;贵州珍酒与口子窖分别以8.6亿美元和6.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成功跻身榜单,展现了区域性白酒品牌的增长潜力。
头部品牌持续领跑的同时,一些二线白酒品牌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泸州老窖、汾酒、洋河以及古井贡酒等多个品牌的品牌价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排名也随之下降。其中,舍得酒业与迎驾贡酒的品牌价值跌幅尤为显著,分别超过50%,其排名分别下滑了116位和128位,充分反映出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当前,白酒行业正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以514.43亿元的营收和268.47亿元的净利润继续稳坐行业龙头宝座,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企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和稳定的业绩增长。但也有近一半的企业业绩出现倒退,多家出现20%、30%的大幅下滑。在各家酒企的财报中,普遍提到了宏观环境挑战、白酒消费疲软、马太效应加剧等影响。
中信建投证券发布的最新研报指出,2024年下半年以来,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供需矛盾相对突出,商务、送礼等场景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宴席消费档次下滑,白酒企业销售承压,营业收入增长明显降速;另一方面,在白酒行业集中化趋势下,龙头酒企持续强化自身壁垒,凭借品牌、渠道、运营等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增长韧性相对较强。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型行业,白酒本身就是一个集中度较高的行业,未来这种趋势或将进一步加剧。
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变得更加重要。文化是品牌发展的灵魂。如何挖掘品牌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建设中,是每家酒企都要做的功课。品质则是品牌发展的根本。打造高品质的产品,需要在酿造工艺、原材料选择等方面下功夫。品牌还可以建立质量追溯体系,让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久的系统工程,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行业巨头和新兴品牌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势必要不断提高品牌背后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