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30 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 “博裕五期美元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北京华联 (SKP) 百货有限公司股权案”,公示期至 2025 年 5 月 9 日。相关文件显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通过其关联方拟收购北京 SKP 部分股权。交易后,博裕五期美元基金关联方将间接取得北京 SKP 42%-45% 的股权。交易前,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 与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北京 SKP 60% 和 40% 的股权,而交易后 Radiance 公司继续间接持有 42%-45% 股权并保留控制权,北京 SKP 运营管理结构不变,博裕关联方与 Radiance 公司共同控制北京 SKP。
北京 SKP 堪称中国商场界的传奇。2006 年 3 月 28 日,台湾新光三越与北京华联集团成立华联新光百货 (北京) 有限公司,双方各占一半股份。但因日常经营理念不同,矛盾不断。2011 年,新光百货出资额降低,华联成为大股东,管理权转移,商场更名为北京 SKP 。此后,北京 SKP 一路高歌猛进。2012 - 2014 年,其营业额分别为 65 亿元、72 亿元、75 亿元,成为中国销售额最高的商场。2018 年销售额达 135 亿元,创下中国商业市场新纪录。2019 年以 152 亿元销售额位居单店销售产出全球第二,每平方米销售产出全球第一。2023 年销售额更是创下 265 亿元的佳绩。与国内其他高端商场相比,如南京德基广场,北京 SKP 在很长时间内凭借高端品牌的丰富度、优质的服务体验等优势,占据销售额榜首,直到 2024 年北京 SKP 销售额同比下降 17% 至 220 亿元,被南京德基广场赶超。北京 SKP 能取得如此成绩,离不开其精准的高端定位,汇聚爱马仕、香奈儿、爱彼等众多全球顶级奢侈品牌,且不断升级改造,打造亚洲最大名品女鞋区、国际精品女装区等特色区域,满足高端消费者的全方位需求。
资本巨鳄为何盯上 SKP?背后暗藏多重野心
从北京华联自身经营状况来看,近年来零售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电商冲击、同行竞争等因素使得传统零售企业面临较大压力。北京华联集团虽业态丰富,涵盖生活超市、食品超市、高级超市、社区购物中心及商业地产等,但在整体市场环境变化下,部分业务增长乏力。其旗下上市公司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在连锁百强及零售百强榜单中的排名呈现波动下滑趋势,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京华联在市场竞争中的挑战。在此情形下,北京华联或许希望通过出售北京 SKP 部分股权来优化资产结构,回笼资金,以聚焦于更具发展潜力或更核心的业务板块。
从战略调整层面分析,北京华联在业务布局上或许有新的考量。当前商业地产及高端零售市场发展态势复杂,持有北京 SKP 股权虽曾带来丰厚收益,但也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商场的升级改造、品牌招商与维护等。将北京 SKP 部分股权转让给博裕资本后,借助博裕资本在投资领域的资源与经验,能更好地推动 SKP 发展,而自身则可将资源重新分配,投入到新兴业务领域或对现有其他业务进行深耕,实现战略转型与业务重构,以适应市场变化。
博裕资本成立于 2010 年,管理规模近 100 亿美元,其核心出资方为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控股,李嘉诚基金会也通过旗下投资平台间接出资。博裕资本投资策略聚焦 “高增长行业头部企业” 。此次博裕资本收购北京 SKP 部分股权,或基于多方面考量。一方面,尽管 2024 年北京 SKP 销售额有所下滑,但长期来看,其作为国内高端商业的头部代表,依然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稳定的高端消费客群,在奢侈品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另一方面,博裕资本擅长投资高增长行业头部企业,北京 SKP 符合其投资标的特征,收购股权后,博裕资本可借助自身资源与投资经验,助力北京 SKP 进一步拓展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挖掘更多商业价值,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