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2025年4月30日,活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活力集团”)再度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活力集团曾于2024年10月29日递表,此次是失效后的更新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活力集团曾于2017年9月11日以“活力天汇”为主体在新三板挂牌,股份代码为“871860”。而在2021年,活力天汇从新三板摘牌。在此期间,该公司曾与申万宏源证券订立辅导协议,原计划报考科创板上市。
活力集团在招股书中称,经考虑长期业务发展计划及进一步扩张的融资需求,认为联交所(即港交所)作为更合适的上市地,活力天汇于2021年7月自愿决定不再继续进行A股上市尝试,并寻求在香港IPO。
据贝多财经了解,活力集团指的是深圳市活力天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成立于2005年9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约4.0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张林,主要股东包括王江、李黎军、凯撒旅游(凯撒旅业,SZ:000796)等。
相较公司名称而言,活力集团推出的APP“航班管家”“高铁管家”知名度更高。活力集团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提供全套多模式出行产品和服务。目前,该公司通过航班管家、高铁管家为个人旅客提供旅游相关服务。
所谓旅游相关服务,指的是涵盖计划及预订乃至实时旅行信息更新及旅行后支持,提供的一系列配套服务,包括值机选座、列车选座、航班延误查询、机场信息导航,以及酒店预订等服务。
早前,航班管家曾因侵害用户权益遭到工信部通报。2023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通报显示,活力集团开发运营的航班管家App(应用版本:8.4.9)存在“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行为。
更早之前,航班管家、高铁管家App均曾因“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而于2020年12月被工信部通报。同年9月,航班管家App也曾被App专项治理工作组通报。此前的2019年12月,高铁管家App也因侵害用户权益行为被工信部通报。
据贝多财经了解,与航班管家类似功能的产品还有飞常准,以及包括携程、同程旅行、去哪儿、飞猪等在内的OTA平台们,以及铁路部门研发的铁路12306等。正是如此,活力集团占据的市场份额少得可怜。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按GMV计,活力集团在中国互联网移动综合服务市场排名第八位,约占整体市场的1.4%。其中,按在线机票交易产生的总交易额计,该公司的市场份额约1.9%;按在线火车票预订产生的总交易额计,该公司的市场份额约2.4%。
就行业而言,2024年,中国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市场的规模按GMV计达到约人民币29542亿元。按2024年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GMV计,中国前十大提供商约占总市场规模的71.7%。其中,前三甲的占比合计约51.1%。
2024年,中国在线机票预订市场的规模按GMV计约人民币13758亿元。按GMV计算,中国前五大第三方平台占市场份额约46.2%。同期,中国在线火车票预订市场的规模约5929亿元。按GMV计算,中国前五大第三方平台占市场份额约26.5%。
活力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于2024年,中国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市场前三大参与者占整体市场份额的约88.2%。按GMV计,最大的参与者占中国整体综合互联网出行服务市场的约44.4%,以及约27.4%的在线机票预订市场份额、约16.9%的在线火车票市场份额。
按2024年来自出行数据解决方案的收入计算,中国前三大出行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约占市场总规模的88.2%。其中,活力集团排名第二,收入为人民币1450万元,市场份额约为17.9%。为此,活力集团向弗若斯特沙利文支付了74万元的佣金。
此前招股书显示,按2023年来自出行数据解决方案的收入计,中国前三大出行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约占市场总规模的90.1%。其中,“公司F”的市场份额高达56.4%,活力集团的市场份额约为19.4%,但在2024年则降至第三,市场份额减少至约17.9%。
整体而言,活力集团的业绩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约为2.80亿元、5.02亿元和6.4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5.8万元、5930.9万元和5115.2万元,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而据活力集团(活力天汇)早前披露,该公司2019年的总收入为5.14亿元,较2018年的4.78亿元增长7.5%。从这个角度而言,活力集团2023年的营收规模还不及2019年,而2024年则实现了增长。
按业务结构来看,活力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旅行相关服务(包括交通票务、企业差旅管理、网约车、住宿预订及其他旅行相关服务)、在线营销服务、数据及技术服务。其中,旅行相关服务的占比分别约85.8%、88.1%和85.2%。
截至2024年末,活力集团所有平台的注册用户累计超过1.97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