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可梦的世界里,美国人对皮卡丘可谓是情有独钟。他们将皮卡丘视为心中的宝贝,对其喜爱程度超乎想象。在市场上,皮卡丘的周边产品如潮水般涌现,从玩具到文具,从服饰到饰品,无不充斥着皮卡丘的身影。那些精美的皮卡丘周边,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众多美国人的目光。甚至一度,皮卡丘被炒成了“纸片黄金”,其价格一路飙升,成为了收藏界的热门。这不仅体现了美国人对宝可梦的热爱,也彰显了皮卡丘在他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上海市中心一家卡牌道馆内,十几位年轻人围坐在长桌前,指尖翻飞间,皮卡丘、喷火龙等经典宝可梦形象在卡面上跃动。一张“PSA评级为10”的初代喷火龙卡被郑重放入防弹玻璃展柜,围观者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刻——这不是动漫展现场,而是卡牌交易市场的日常缩影。
全球集换式卡牌市场正以21%的年复合增长率狂飙,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1.9亿美元。在这片蓝海中,中国玩家正改写游戏规则:卡乐(Pokecolor)7个月在eBay百万美元GMV的战绩,成为首个跻身全球宝可梦卡牌交易顶流的中国“机构”。卡乐的主要模式是,他们构建出了一个C2C的体系,并通过这个模式,参与到全球宝可梦卡牌中收藏级稀有卡牌的交易之中。而最早,这个团队的核心创始成员普遍都是宝可梦卡牌收藏家。
“第一次在eBay花800块买评级卡时,手抖得差点摔了手机。”卡乐创始人繁华向虎嗅描述2016年的入坑经历。这个90后上海男生,用十年时间完成从贴吧换卡少年到跨国交易平台掌舵者的蜕变。2020年,他与五位宝可梦死忠组建团队时,没人想到这群“用爱发电”的玩家,会在四年后把PSA评级为10的1996年初代卡牌全套卡收入囊中。
但光鲜背后,关税政策调整、国际巨头围剿、IP依赖风险等暗礁,让这场资本游戏愈发惊心动魄。
当皮卡丘变成投资品
在收藏品市场的大潮中,宝可梦卡牌经历了从小众爱好到投资品的华丽转身。这一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周期性波动,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因素和投资心理。
“2020年之后指数级的增长会明显一些。”繁华告诉虎嗅。在其看来,宝可梦卡牌市场的质变也始于这一年,从单纯的爱好收藏转向了具有投资属性的金融产品。
这一投资属性在2023年达到高潮。
"2023年年终的时候,卡牌的价格涨得非常的凶,每个小时的增长速度都非常惊人。"繁华回忆道。部分稀有卡牌的价格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惊人增幅:有些卡牌之前三五万一张,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涨到100多万。
然而,任何过热的市场都难逃调整的命运。2024年整一年的状态都是比较低迷的,不过,即使在回调后,那些曾经暴涨至百万级的卡牌仍然保持在30万左右,相比最初价值仍然翻了约10倍。
这种周期性波动反映了收藏品市场的典型特征:金融属性与情感价值的交织。
宝可梦卡牌市场的波动与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连。它毕竟不是生活必需品,在经济低迷时期,非必需品消费往往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更深层次看,卡牌也已经成为一种投资载体。
"它可能跟黄金一样,就像曾经的潮玩,都是一个有金融属性的载体。"繁华说。对许多参与者而言,卡牌不再仅是儿时记忆的承载,更是一种具有抗风险能力的另类投资。
在全球动漫IP产业链中,宝可梦卡牌无疑是一个特殊存在。从1996年首次发售至今,这个市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其中标品与非标品的分化,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富有活力的交易网络。
宝可梦卡牌市场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两大类型:官方发售的卡牌中,大部分不具备收藏价值的,被视为“标品”,一般用于比赛组建牌组;另一些稀缺度极高的卡牌,在比赛之外具备的收藏价值,被视为“非标品”。
它最常见的模式是:官方会定期发售新的卡牌主题系列。这些卡牌以卡包的形式出现,用户可以选择“抽包”或者去线下牌店、或线上卖家处,购买已经被抽出来的各种卡。那些极度稀缺的卡,也藏身于这些卡包之中,在这样的机制下,宝可梦卡牌成为了运转近三十年的一种“盲盒”生意。
“我们99%的卡牌都属于非标品。”繁华说。
与传统电商产品不同,宝可梦卡牌的价格体系高度动态化,每时每刻的价格可能都在变,即使是当月官方新发售的产品,也可能因热度而迅速偏离指导价。
在宝可梦卡牌世界里,稀缺性是决定价值的关键因素。市场上的卡片数量分布极不均衡,这种稀缺性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构成了价格波动的基础。
对于标品市场的参与者而言,增长空间受到明显限制。
"做标品增长空间并不一定大。”繁华说。这一判断背后是供应链的严格限制:营业额能做多大,首先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其次是能拿到多少货。对二级、三级代理商而言,货源是最大瓶颈。
宝可梦卡牌市场的"标品-非标品"二元结构,是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它既包含了传统零售的标准化,又融入了艺术品市场的稀缺性定价。在这一复杂生态中,价格不再是简单的成本加成,而是融合了稀缺性、情感价值和投资预期的多维表达。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或许也就理解了为何一张小小的卡片,能够拥有远超其物理成本的市场价值。
信任度是核心
在收藏经济日益火热的当下,宝可梦卡牌交易平台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这个圈子里掌控的底层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是各个玩家思考的重点。
“答案并非简单的库存量或资金实力,而是一种更为深层的市场认知与信任网络。”繁华告诉虎嗅。
真正的价值链控制点不在于买卖卡片本身,而在于成为交易流程的可信中介:“如何让更多人去信任我们,然后把他们的东西交给我,所以这个才是我们的核心。”
在收藏品交易这一高度依赖信任的领域,卡乐构建了一套独特的运营机制,尝试解决C2C交易中的诸多痛点。
比如用户体验上讲求公平公正。当卡片因市场波动或流量不足被"捡漏"时,卡乐会酌情给到卖家一些补偿,保证买家的权益不受影响。
这种双向保护机制解决了C2C交易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当涉及到C2C交易的时候,个人的整体素质无法保证,势必会出现许多灰色操作。这时平台就需要通过制度设计弥补这一市场缺陷。
在繁华看来,卡乐已经具备一些先发优势。这种护城河的本质并非技术壁垒,而是网络效应和用户心智壁垒。
“我们眼下做平台的重点是抢占用户的心智,把品牌打出去。”繁华说道。在收藏品市场这个高度依赖信任和声誉的领域,品牌力量往往比价格因素更具决定性作用。
而对于这个市场的新进入者而言,关键挑战不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如何在已被占领的用户心智中寻找新的认知空间。在一个由稀缺性、情感价值和投资逻辑共同驱动的市场中,谁能更好地理解并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谁就能在这场博弈中占得先机。
喷火龙被欧美热捧
一张宝可梦卡片,在中国卖5000元,但在海外拍卖可能拍出10000元。这种价格差异不仅揭示了收藏品市场的地域分割,更折射出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球收藏经济生态。当中国卡牌交易平台向海外扩张,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物流和营销困境,更是深刻的文化与消费习惯差异。
在欧美,宝可梦卡牌市场已有近30年了。
搜索数据显示,宝可梦卡牌累计销量已达到648亿张,在全球93个地区以15种不同语言发售。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直到2022年才首次迎来官方简体中文版宝可梦卡牌。
"国外卡牌文化沉淀了至少二三十年,国内才五年左右。"繁华告诉虎嗅。所以国内用户尚未形成稳定的习惯,用户'跟风'买卖卡牌的现象多,需求相对集中,投资属性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外用户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习惯和体系,他们的需求会更多元。
"在海外可能会遇到更多真的热爱这些东西的人。”繁华说道。比如便宜的卡在国内没人要,但可能在海外喜欢这类卡的用户回想方设法得到。
而在不同区域市场中,收藏者的偏好呈现出有趣的文化差异。
"东南亚或者日本,人物形象卡,尤其是女性人物卡更受追捧。但在欧美喷火龙这类精灵形象卡更受欢迎。”繁华告诉虎嗅。
莉莉艾是“宝可梦日月系列”中的知名女主,在初版游戏中,玩家会和莉莉艾在山洞中一同躲雨并一同冒险,正因如此,莉莉艾成为了近几年宝可梦系列人气最高的任务角色,莉莉艾系列的卡价格也水涨船高。其中一张莉莉艾系列卡牌最高点一度达到一百三四十万,即使回落也在30万元左右,在东南亚或日本,这类卡是大家追捧和炒作的对象
莉莉艾是近几年宝可梦系列最火爆的人物角色卡之一
不过,虽然海外卡牌市场历史更久,但对于一家中国公司来说,做海外生意,仍然有许多挑战。
首先,物流安全成为跨境交易的最大挑战之一,尤其是当一张卡牌价值高达十几万美元之后。
对于特别高价值的卡牌,卡乐甚至采取了"人肉快递"的极端方式:"2024年9月初,有一张约17万美元的卡,就是我们人肉带过去的。“繁华回忆道。跨境物流涉及的环节太多,不可控因素也增大,虽然这种做法不可持续,却真实反映出高价值收藏品跨境交易的风险。
除了物流挑战之外,对于卡乐这样的跨境卡牌交易平台,更核心的挑战还不在于此。还在于如何增加海外买家对中国平台的认知。
首先,如何说服国内卖家将珍稀卡牌放到海外平台销售,是一个重要挑战。此外,如何增加海外买家对中国平台的认知,也是一大难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卡乐选择了ebay,卡牌是ebay的核心赛道之一,入驻7个月,卡乐的店铺GMV超过100万美元。
除此之外,卡乐也通过线下拍卖会和社交媒体营销,建立自己的海外信任度。比如通过每月高价值卡牌的拍卖会,先在小圈子里积累用户口碑,当有一定的客群基础后,卡乐会在Instagram等社媒上发布拍卖预告。
另外,对于一家中国卡牌公司来说,也有一定文化套利优势。
令不少人意外的是,近年发行的中文版宝可梦卡牌正成为跨境交易的新亮点。
"最近包括我们出的皮卡丘简中版,在国外市场就很火。"繁华说道。
据数据显示,多张中文版宝可梦卡牌在国际市场获得高价成交,上海卖家售出的一张宝可梦中文版胡地稀有卡成交价超7000美元。这种区域独占卡牌在海外市场受到追捧,为中国卡牌出海提供了独特路径。
宝可梦卡牌市场的国内外差异,不仅是收藏文化深度的体现,更是全球收藏经济发展阶段的缩影。在这个全球化市场中,价格差异、文化偏好、物流壁垒共同构筑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收藏者日益成熟,中国卡牌交易平台正逐步扩大全球影响力。上海甚至被称为"卡牌之都",成为全球玩家的海淘目的地在收藏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差异不再是障碍,而成为跨境交易的催化剂。
当一张小小的卡片能够穿越洋流、跨越文化,它所承载的不仅是收藏价值,更是全球化时代下文化互通与市场融合的新可能。
#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月明,关注出海、消费、IPO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muzhouzhizhi,请注明身份,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zhouyueming@huxiu.com。
虎嗅长期关注出海,为应对急剧变化的出海环境,特推出“出海潜望镜俱乐部”,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资讯、链接头部出海平台,扫码下方图片二维码了解详情。
文章标题:喜欢宝可梦的美国人,把皮卡丘炒成“纸片黄金”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08831.html
阅读原文:喜欢宝可梦的美国人,把皮卡丘炒成“纸片黄金”_虎嗅网下一篇:王芙芗,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