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海宁发布推出“海商弄潮”系列报道,聚焦广大海商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书写一篇篇生动鲜活的创新发展故事。
于澎湃钱塘江大潮中,弄潮儿踏浪擎天,以铁肩担起千钧浪;放眼时代洪流中,企业家弄潮商海,用实干铸就新辉煌。
在海宁这片孕育弄潮精神的土地上,鸿翔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岳良以弄潮儿的胆识与企业家的担当,带领企业完成了一次次华丽转身。
鸿翔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姚岳良
从1978年参加工作至今
这位出生于1961年的企业家
用四十余载光阴
书写了一段
民营经济发展的壮丽篇章
▽
立时代潮头,把舵定向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这一年,17岁的姚岳良从石路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乡村建工队,开启了建筑人生的第一篇章。作为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他深知唯有实干才能改变命运。1979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勤奋好学的品质,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被海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录用。
在基层岗位上,姚岳良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专业素养和进取精神。短短数年间,他从一名普通预算员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这位天生具有弄潮儿特质的年轻人坚信: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要敢闯敢干。”
正是这种前瞻性思维,让他在工作中敏锐地发现了公司在工程质量和制度管理方面的提升空间。1988年,姚岳良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改革创新的管理理念获得领导赏识,担任二建公司办公室主任,后又通过毛遂自荐出任公司总经理并参与改制。
这段早期经历,不仅奠定了他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塑造了领航前行的企业家精神。从乡村建工队到市属集体企业,从基层技术员到企业管理者,姚岳良的成长轨迹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1997年,姚岳良(右二)在工地上
1997年企业改制,他精准把握城市化进程机遇,创立鸿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建筑是根基,但企业要发展, 必须拓宽视野、拥抱变革。”次年,他果断进军房地产业,相继成立多家子公司,以“建筑+地产”双轮驱动战略开启多元化布局。
从上世纪90年代的鸿翔花园,到本世纪初的锦绣花园、鸿翔商贸城、紫薇花园、浅水湾,再到近年来的玖望、传承府、传麒府……几乎可以顺着鸿翔房产前进的步伐,触摸到海宁城市建设中房产项目的发展轨迹。
锦绣花园
鸿翔·传麒
在姚岳良的带领下,鸿翔深耕主业的同时, 不断延伸产业链:从地基处理到市政园林,从钢结构装配到智慧建造,形成覆盖设计、施工、运维的全产业链优势版图。与此同时,鸿翔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浙江、重庆、江苏、黑龙江等地打造了一系列高品质住宅和商务项目,以“鸿翔房产,精工制造”的品牌理念,在业界树立起卓越的市场口碑。
中南置地嘉兴凤桥春风里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浙江省“千名好支书”,姚岳良始终坚持“党建强、发展强”的理念。2017年集团党委换届时,他创新提出“红领鸿翔·融合互赢”党建工程,将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并逐步升级提炼形成鸿翔集团党建特色品牌“六融六力”。2016年,鸿翔成立了 嘉兴市首个建筑工地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着力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嵌入施工一线,覆盖一线员工,稳步推进工程项目“红色工地”建设。
探产业新路,开疆拓土
\
“企业要永续发展,必须紧跟时代需求,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潮,姚岳良始终保持着机敏的战略眼光。2014年,他 瞄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蓝海,成立鸿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在他看来,建筑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环保产业既是经济账,更是民生账。
鸿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海宁)
投资500万元设立研发中心,引进德国、美国先进技术,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攻关,成功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建材。经过多年布局,鸿翔环境科技产业以海宁为总部,业务 拓展至嘉兴、温州、江阴、南昌等地,以及江苏、山东、江西、陕西等省份,在全国各地共设立了 9个建筑垃圾固废资源化利用基地。目前,该产业年综合利用建筑垃圾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成为全国建筑垃圾循环处理经济的倡导者与领跑者。
鸿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嘉兴)
在2017年,鸿翔还成立了 海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打造集绿色建材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智造基地,年产能达20万立方PC构件、120万立方米商砼,成为嘉兴建筑业绿色转型的里程碑。
鸿翔远大装配式建筑基地
如果说环保产业体现了姚岳良的商业嗅觉,那么 文体产业则展现了他将个人情怀转化为产业动能的独特魅力。“选择进入文体产业,是最快乐的事”,这句话道出了他对体育事业的真挚热爱。从海宁少年组冠军到如今的省乒乓球协会主席,他始终保持着对乒乓球运动的无限热情。
2003年,他将爱好转化为事业,成立鸿翔乒乓球俱乐部;2005年正式进军文体产业,与海宁实验小学共建乒乓球学校,构建起“基础培训-体育赛事-全民健身”的完整生态。
2016年,鸿翔以“体育+教育”模式打造 “万朵城”品牌,将海宁体育中心升级为集赛事举办、文化消费、全民健身于一体的城市活力枢纽。其年均举办200余场赛事与活动,吸引超50万人次参与;开设20家社区健身俱乐部,构建“15分钟健身圈”;引入商业、餐饮、休闲业态,使场馆日均客流量提升3倍,成为长三角“体育+”经济的样板。
彭州国际台球中心
在嘉兴,投资5.8亿元的秀洲全民健身中心,以10万平方米体量成为长三角地标;在成都彭州,5亿元国际台球中心以“文化+时尚+体育”模式开启“旅游+生活”新场景。如今,“万朵城”已布局嘉兴、义乌、成都等多个城市建设8座综合体,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鸿翔已成为全省运营全民健身面积第一的民营企业。
姚岳良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驭发展风云,勇毅前行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姚岳良依然如钱江弄潮儿般勇立涛头,以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带领鸿翔这艘巨轮在全球化的大海中乘风破浪。
2018年,鸿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开启国际化征程。在尼日利亚、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鸿翔建设者用中国标准、中国质量赢得当地认可,累计完成产值超15亿元。今年4月18日,鸿翔与Mia公司在印尼雅加达共同投资建设的 “浙商大厦”正式奠基,这座总投资2.9亿元的地标建筑,将成为印尼浙商的“家”,为“一带一路”建设搭建重要服务平台。
“走出去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姚岳良的表态掷地有声。今年,鸿翔海外公司提前布局,将业务拓展至沙特、伊拉克、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市场, 计划新签合同产值突破10亿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稳中求进。
与此同时,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他同样深谋远虑:“传统行业必须拥抱创新,才能赢得未来。”
为此,鸿翔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支撑,组建以建设集团为核心,多产业协同的科研团队。目前, 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技术中心、两家甲级设计院等创新平台,建立了循环经济研究院、钢结构智能制造研发中心,致力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今年,企业计划投入5000万元研发经费,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的价值在于 造福社会。”这是姚岳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鸿翔发展历程中最动人的注脚。翻开鸿翔的社会责任档案,一个个温暖的瞬间跃然眼前:成立鸿翔共同富裕基金会,累计公益捐赠超4000万元;捐建海宁鸿翔·玉水希望小学;设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鸿翔商学教育基金……这背后都是鸿翔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与执着坚守。
鸿翔援建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幼儿园
作为一名企业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姚岳良依然保持着“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奋进姿态。“我们将继续深耕实业、锐意创新,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番铿锵有力的话语,正是这位企业家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精神的最好诠释。
下一篇:郑州银行一季度何以“逆势”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