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将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大幅上调至2万元,并鼓励相关机构通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在退税商店布局方面,新政提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等境外旅客聚集地增设退税商店。备案条件也进一步放宽,纳税信用级别为M级以上企业及设立不到1年的新开商店等均可申请成为退税商店,备案时间也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此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离境退税特色街区,提升退税商店的可及性。
《通知》特别强调要丰富和优化退税商品供给。为此,将增加老字号产品、非遗商品、国货潮品等中国特色优质产品供应。文化和旅游部也将鼓励引导景区、文博场馆的相关店铺备案成为离境退税商店,丰富“非遗”商品、国货潮品等供给,优化购物、退税相关布局和动线设计。
盛秋平强调,离境退税不仅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购物成本,是吸引和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本国商品、本国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具有一举多得的政策效果。
“即买即退”优势进一步凸显
引人注意的是,“即买即退”服务也是此次政策升级的一大亮点。这项试点措施允许境外旅客在购物时当场获得退税款,此前已在上海、北京等10个地区试点,受到广大境外旅客欢迎,促消费效果明显。据悉,2024年办理规模同比增长22倍,办理离境退税的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3倍。
今年4月,税务总局将“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谢文表示,未来“即买即退”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一是覆盖更广泛,更多退税商店将提供服务,扩大了政策受益范围;二是退税更及时,将退税环节提前至购物开单时,境外旅客当场可拿到退税款,增强了消费获得感,有利于促进“二次消费”;三是办理更便捷,节省旅客离境时在口岸办理退税的时间,部分地区还将设立集中退付点,实现一次性退税,提高退税效率。
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商圈
为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增强全球消费资源配置能力,我国自2021年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工作,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城率先试点并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五城市口岸入境外国人数同比增长约1倍,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占全国近七成,消费品进口占比超全国半数。今年,各城市创新消费场景激发市场活力,如上海举办F1中国大奖赛,北京培育街区、演艺等7类场景等。
同时,商务部明确了下一步推动扩大入境消费三大发力点:一是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二是增加品质化消费供给;三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民航局则聚焦持续推动国际客运增班、开展支付便利化服务,在枢纽机场为外国旅客提供文旅、支付、交通等“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旅客“购在中国”。(记者 吴娜 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