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裁员20%,斯柯达在华销量已萎缩近20倍
创始人
2025-03-11 22:40:56
0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佳的大背景下,裁员 20%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斯柯达在华的销量更是遭遇了严峻挑战,已萎缩近 20 倍。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斯柯达在华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自身品牌影响力的削弱等多重问题。曾经在华市场占据一定份额的斯柯达,如今却陷入了销量大幅下滑的困境,这不仅对斯柯达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让整个汽车行业对市场的变化和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担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魏勇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电动化迈进的大背景下,拥有130年历史的汽车品牌斯柯达不得不在近日做出裁员的决定,以应对转型带来的成本压力。


斯柯达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在行业会议上表示,计划裁减20%的工作岗位,裁员计划是为了优化运营效率,同时扩大电动汽车产品线。


这家隶属于大众集团的捷克汽车品牌目前拥有4.1万名员工,此次裁员波及约8200名员工。


斯柯达此次选择了相对温和的自然减员方式来达成裁员目标,主要依靠员工正常退休、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等自然流动途径,逐步实现团队规模的缩减。


图片来源:魏勇猛


对于公司而言,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一次性支付高额的裁员赔偿费用,也有助于减轻社会舆论压力。


欧盟明确计划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这一政策使得欧洲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得不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斯柯达的电动化转型也是大众集团战略的一部分。


斯柯达目前单车研发成本相较于三年前激增40%,与此同时,电动车的平均利润率仍比燃油车低12个百分点。斯柯达计划通过裁员将每年节省出来的6亿欧元运营成本,投入到电池技术和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


早在2020年斯柯达就推出了首款新能源SUV车型,但转型并不算成功。目前在售的电动车型仅有3款,此外还计划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版本的Octavia。目前旗下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并不高,燃油车仍是主力。


斯柯达全球销量已经实现连续两年增长,但在华的销量一跌再跌。斯柯达汽车官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斯柯达品牌全球销量为92.66万辆,同比增长6.9%,并定下了2025年实现销量突破100万辆的目标。其中,西欧销量占比超过一半,德国是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在去年汽车销量超过3000万辆的中国市场,斯柯达形成巨大反差,2024年全年仅交付1.75万辆,同比下滑23.1%,相较于巅峰期2018年的34.1万辆,销量大幅下滑。中国已经成为斯柯达全球份额最小的主要市场。


斯柯达创立于1895年,1991年被大众集团收购,成为欧洲主流品牌之一,随后在2005年被上汽大众引入中国市场,开始国产化制造,首款车型明锐于2007年6月正式上市。


因为与上汽大众共享平台及核心零部件,但售价往往比同级别的大众品牌车型便宜一些,在中国市场一直被当作是大众品牌的平替,一度很受消费者欢迎。销量也逐年攀升,2018年达到巅峰后,在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冲击之下,加之“价格战”后大众品牌的降价让斯柯达的性价比优势不再,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被快速蚕食,销量连续六年下滑,声量日渐式微。


面对在华的艰难处境,近两年斯柯达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不绝于耳,最终在去年9月,上汽大众选择将斯柯达并入大众的销售网络,采用联营的模式继续在华运营。


图片来源:魏勇猛


在北京地区斯柯达的经销商有15家,大部分只提供代理服务和单一售后,全功能经销商仅有两家。界面新闻走访的一家主营上汽大众的4S店,仅在展厅的一侧角落停放着两辆斯柯达品牌的展车,该区域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其他十余辆均为大众品牌。


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界面新闻,同级别的斯柯达跟大众“三大件”是一样的,售后服务也均可在上汽大众的4S店里进行,唯一的区别就是外观和相差不大的售价,与大众一样也是“一口价”的销售方式。


图片来源:魏勇猛


当被问及销量时,销售人员表示:“在国内还是买大众的多,斯柯达在欧洲卖得好些。”该店在售的两款车型斯柯达速派和柯迪亚克与大众同级别的帕萨特和途观相比,无论是动力总成还是外观尺寸均不占优势。另一款售价更为便宜的柯米克,销售人员称厂家没给提供现车,只有一张6.99万元的宣传海报孤零零悬挂展厅。


图片来源:魏勇猛


目前斯柯达国内在售的7款车型均为燃油车,并没有引进新能源车型,而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47.6%。


斯柯达母公司大众集团去年销售额同比增长仅0.7%,远低于5%的增长目标;全球总销量同比下降2.3%,中国市场的跌幅高达10%。


资深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君毅表示,在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当下,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转型压力巨大,没有符合年轻人定位的新产品推出就意味着失去市场,特别是在国内,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产品力越来越强,跨国汽车制造商转型不成功可能就要退出中国市场。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杨菁则认为,2025年,外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份额可能会继续下降,一些品牌可能因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而退出市场,中国经销商的财务压力也会加速这一进程。与此同时,部分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开始稳定下来,或者通过与本土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更具竞争力的电动汽车来重新获得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魏勇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业绩“变脸”,兴业消金很难破局 出品 | 妙投APP作者 | 董必政头图 | AI制图在网贷为主的消费金融赛道中,凭借独特的线下业务...
通缩是现代经济的“抑郁症” 通缩就如同现代经济的“抑郁症”。在通缩时期,物价持续下跌,企业利润受压,投资意愿减弱,经济增长乏力。...
央行最新印发,8月1日起施行!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赴港上市潮愈演愈烈,茂名富豪王... 本文 作者:何明俊 又一家电池公司奔赴港股! 7月1日晚,欣旺达(300207.SZ)披露公告称,为...
视频丨乌克兰日托米尔市一加油站... 当地时间7月2日,乌克兰日托米尔州首府日托米尔市一加油站附近发生爆炸并引发大规模火灾,城市上空升起浓...
美股再创历史新高,特斯拉大涨5... 近期,美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活力,再度创下历史新高的辉煌成就。其中,特斯拉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更是表现...
股市必读:中控技术(68877... 截至2025年7月1日收盘,中控技术(688777)报收于44.69元,下跌0.49%,换手率0.7...
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在海外上市... 7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段时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知名饮品品牌...
上铁金华车务段:一列货物列车停... 上海铁路局金华车务段官方微博7月2日晚发布消息:7月2日20时28分许,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
美团优选转型,乡镇人集体破防。 最近有条新闻:绝大部分地区的美团优选业务关停。 说实话,这之前,差评君完全没用过美团优选,感觉网上也...
特朗普的最后一搏 出品 | 妙投APP作者 | 丁萍头图 | 视觉中国稳定币正在创造“现象级”的市场标的。 仅仅12个...
最高出手1.23亿元,外资盯上...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投资少烦恼 今日(7月2日),A股三大指数均收跌,市场全天成交额近1.4万亿元,...
证监会: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 中新社北京7月2日电 中国证监会2日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提出,始终把维...
2025年中国区块链行业核心技...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区块链是采用密码学手段保障的、只可追加的、通过区块链式结构组织的分布式账本...
能特科技拟3亿元至5亿元回购股... 7月2日,能特科技公告,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3亿元且不超过5亿元;回购价...
银行理财规模站稳31万亿 下半... [ Wind数据显示,占比97%的固收类产品中,纯固收类年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产品近7日年...
科大讯飞等在银川成立九星科技公... 每经AI快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银川九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阳,注册资本1500万...
深夜,雷军回应! 【导读】雷军直播回应YU7订单被“截胡”,称不建议同行这么做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7月2日晚间,...
雷军回应友商“截胡”YU7 新闻荐读 7月2日,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举行返场直播。 对于小米YU7上线即爆单的情况,雷...
今晚,雷军说了很多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7月2日晚在返场直播中介绍了小米YU7的订单、交付情况。 图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