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9月2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成就。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微短剧如雨后春笋般爆发式增长,《家里家外》等爆款作品不断涌现。“十四五”以来,我国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动画片超过3500部,纪录片超过35万小时,微短剧约15万部。
微短剧行业发展快速,据市场机构统计,到今年7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96亿;今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在去年达5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既涌现出一些高质量作品,也存在良莠不齐等问题。
对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表示,广电总局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微短剧行业健康稳定向上发展。
在推动繁荣发展方面,一是加强选题指导、创作扶持,《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微短剧呈现出题材更丰富、制作更精良的发展趋势。二是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开展“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活动,不断拓展微短剧题材,推动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三是指导各地加大对微短剧的扶持力度,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通过资源整合、创作引导等方式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在规范管理方面。一是建立微短剧分类分层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秩序,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二是开展专项治理和常态化监管,及时处置违规节目。三是不断细化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问题,及时进行纠偏。
韩冬明确,接下来广电总局将采取更多有力举措,推动微短剧健康发展。一方面要推动微短剧精品化。大力加强创作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向优质内容倾斜。另一方面要推动微短剧大众化。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创作有关活动,激发微短剧作为新大众文艺的创新创造活力。
另外,“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超40%,我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经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年海外营收总额超过了630亿美元,已有300多款中国微短剧应用上线境外平台。
韩冬谈到,推动微短剧国际化也是接下来广电总局部署的重要方向:鼓励微短剧扩大国际交流与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精品化、大众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韩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