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引用的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大意是:您问我的归期,但确实没有确定的时间,此刻我在巴山,夜晚的雨水让秋池水位上涨。何时才能与您在西窗下一起剪烛花,回想起此刻在巴山夜雨中的情景呢?
李商隐用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相思之苦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使得这首诗成为流传千古的爱情名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名为____。
A.《入峡次巴东》
B.《巫山高》
C.《离思》
D.《夜雨寄北》
D.《夜雨寄北》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他的诗构思奇特、用词精雅、意境优美,但相当一部分诗朦胧隐晦,没法解释。像他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读起来至美,但解释起来极难,算是朦胧诗吧。好在这首《夜雨寄北》写得质朴自然,情深谊长。你问归期,归期实难说清,今夜巴山的雨涨满秋池。什么时候才能和你在西窗下共剪烛花,倾诉一下今晚巴山夜雨中你我的思念之情。
上一篇:身居高位为官者应忧虑他的百姓,身处偏远江湖仍应挂念他的君主。
这样表达保留了原句的意思,同时使其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原句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意在强调无论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该心系百姓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