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与匈奴战争: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
创始人
2025-07-26 19:00:49
0

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竞争。这种冲突不仅体现在军事对抗上,还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1. 资源争夺:双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牧场、水源和适宜耕种的土地而不断争斗。
  2. 边界安全:汉朝为了保障边疆的安全稳定,防止匈奴的侵扰,需要进行防御甚至主动出击。
  3. 文化差异: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两种文明在价值观、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引发矛盾。
  4. 政治影响力:通过控制更广阔的土地和人民,可以增强自身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这一系列战争也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如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的交往,以及后来汉族文化和制度对草原民族的影响等。总的来说,两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复杂历史背景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B

解析

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反映了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扩展知识

自卫反击战争,也可以说是卫国战争。汉朝为了捍卫国家与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的主权与领土完整、摆脱匈奴贪得无厌的掠夺、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争,将其驱逐到大漠以北,从此 “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这是一场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与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卫国战争,最终以正义的辉煌胜利而告终。
战争性质,是战争在政治上的本质属性。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反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着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所以,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战争,人民革命战争,阶级、民族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保卫祖国的卫国战争等等。非正义战争包括:镇压奴隶、人民起义的战争,反革命战争,殖民战,侵略战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战争等等。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非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破坏、阻碍作用。判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惟一的标准是政治,主要是看这场战争的政治内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个阶级进行的,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不能从谁先发起进攻、军队在谁的国家中作战等表面现象去判定战争的性质。阶级解放战争先发起进攻,是正义的。不区分战争本质和战争性质,便不能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弄清楚战争的本质和性质,是确定正确的战争观,正确地认识、对待、指导战争的前提,也是确定正确的战争态度和行动的首要条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