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下海”?这港剧可真癫啊!
创始人
2025-07-14 10:29:48
0

最近发现一部港剧,虽然豆瓣上标记的人不算多,但看过的都说它好。

好就好在,它把当下社交网络上的一众“潜规则”,都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哪一天我们会红》

这是香港ViuTV推出的原创剧集,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无景深”的自媒体团队,他们以油某为平台,定期发布一些内容有趣的视频,以此博取流量,争取实现变现。

团队人员虽然十分精简,但导演、编剧、制片、演员一应俱全,经过半年的磨合,发布的个别作品已经实现了播放量破万,算是小有成就。

只不过最近,团队的御用女主角Yannis忽然频繁放大家鸽子,导致拍摄日期推了又推,账号更新频率被打乱。

要知道,Yannis可是团队吸粉的关键,她多次找借口爽约,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意见,毕竟人家是个“小红人”。

实际上,Yannis最近有了跳槽的想法,有个资深自媒体频道“层层叠”的负责人邀请她加入自己的团队,并且答应她可以拍摄更多她想要的内容。

等到“无景深”团队其他人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作为团队制片的Michelle只能不舍地放人。

很快,Yannis的加入给“层层叠”带来新的流量,她的个人账号涨粉超过了6万,与她预期的一样,更大的平台给她带来更多的曝光量,距离真正的“红人”又近了一步。

“无景深”这边,因为御用女主角的离队变得雪上加霜,着急忙慌地把团队里另一个网红扶上C位,但可惜团队人员有限,导演Jacky又是个精益求精的强迫症,导致一条短视频磨蹭一整天还没拍个开头。

为此,Michelle决定重整士气,新招来一位学生妹Anna,她是社交网络的冲浪高手,对当下的网红产业了如指掌,各个MCN公司的博主她都门儿清,并且有敏锐的市场眼光。

Anna的加入,目的就是为“无景深”团队打造新的网红。

之后的情节,便是现实中经常刷短视频的网友们,不常接触到的自媒体运作日常。

比如讨论捏造出何种全能型KOL人设,如何拍摄网络爆款视频,如何利用潮流蹭流量……

而且,不光是Anna自己被冠上了“神经系腐女”的人设,连团队里一直坚持不露脸的导演Jacky,也在大家的软磨硬泡之下,答应亲自“下海”出镜。

他们拍摄的第一条集体露脸视频,是一起优雅地“吃鞋”,属于纯纯搞怪博眼球视频,没想到流量竟然还不错。

这次“下海”,让导演Jacky彻底放下包袱,团队也开始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之后又拍摄了“腐女Anna的日常幻想”——导演直接被编剧壁咚。

不得不说,为了红,整个团队算是豁出去了。

然而,也就是在追逐流量的过程中,“无景深”团队也渐渐接触到了社交网络的阴暗面。

起初,团队想要领养一只宠物猫,这样日常更新可以多开出一个宠物号,毕竟这是全球社交网络的终极密码。

他们四处搜罗,最终看上了一只待领养的长毛白猫,但是猫义工那边的要求极为苛刻。

为此,Michelle动员大家给工作室做个整体改造,新添了很多宠物用品。

然而等猫义工来到工作室,还是挑出了很多毛病,指责他们没诚意,反手甩出一个购物链接,要求按照上面的标准添置宠物用品,关注账号还能有优惠折扣。

可大家拿出手机一看,那个号卖的东西死贵死贵,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就在大家即将放弃养猫计划时,Michelle发现他们看上的白猫,竟然跟最近某个情侣网红被偷走的宠物猫是同一只。

于是她推测,那个猫义工是把捡来的宠物猫当成流浪猫放上领养平台,假借领养之名趁机高价卖货的奸商。

他们随即关注那个猫义工的账号,发现每条帖子下面都是清一色的正面评价,即便有个负评也很快就被删掉,基本上坐实了奸商的身份。

这时编剧Gthan灵机一动,说不如拍一个拯救猫咪的视频。

管钱的Michelle一咬牙,下单了那个猫义工推荐的宠物用品,并且联系对方要再次接受领养评估。

等对方上钩,带着猫来到工作室准备办理领养手续时,大家瞬间贴脸开大,在镜头前指责猫义工擅自捏造流浪猫的“猫设”,从中牟取暴利的奸商行为。

这咄咄逼人的气势,把对方直接吓跑。

怼完奸商,大家准备把那只白猫还给那对情侣网红,没想到的事,对方竟然矢口否认那是自己的宠物猫。

众人错愕,Michelle却立刻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他们趁着猫被偷走的这波流量,接了宠物殡葬服务的广告,要是这时把猫留下,不仅要赔金主的违约金,还会被网友指责不负责任弄丢了宠物,继而造成人设坍塌。

无奈之下,大家只好把猫暂时寄存在一个真正的爱猫人士那里,也就此打消了工作室养猫的念头。

因为经过这场风波,大家都发现,社交网络潜移默化地让黑白颠倒,奸商可以打着积德行善的人设四处圈粉敛财,而真正有爱心之人却迫于没有舆论话语权,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揭穿他们的丑陋嘴脸。

网络世界让你看到的不是钱买不到的真心和热诚,而是钱买得到的点赞和好评。

没有流量,你就什么也不是。

这个残酷的真相,对于“无景深”团队来说是致命一击,想当年,他们都是怀揣梦想的电影系学生,只可惜这一行毕业即失业,没人脉,就没有像样的工作机会。

虽然Jacky和Gthan曾短暂进过影视公司,但几个月下来一直在不停地写剧本、改剧本,没有任何创作话语权,梦想变得不值一提。

这种情况下,他们和Michelle决定自立门户,做自媒体账号,甚至还烧掉了学位证,以此证明破釜沉舟的决心。

只不过,这份热血很快就被现实浇灭。

“无景深”这个号原本是想拍一些区别于热门视频的那种有内容的东西,结果完全没有流量,反而是转向吃女性红利后,账号才有了起色。

可以说,为了红,现实与他们的理想背道而驰。

看这部剧的时候,你会发现几乎每个角色都会提到“红”的巨大价值——

在网络世界,人红就是道理。

谁红谁就有话语权。

红才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就连“无景深”初创三人组冲动烧学位证的时候,大喊的也是“我们一定要红,一定要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红,的确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一鸣惊人,一夜成名,一步登天。

但很多人忘了,曾经作为形容词的“红”,指的是褒义的顺利、成功,受人重视、欢迎,可在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加持下,“红”多了一些非褒义的成分。

当个流量网红,不需要真正地有爱心、高能量、博学多才,只需要在镜头前展示出这部分人设就好。

同时,也不需要真正地在某个领域成功,只需要博取到点击量就行,哪怕是在短视频里扮丑、搞怪、玩抽象。

“红”的定义范围被扩大了,人们对于“红”的执念也就越来越不单纯了,金钱和流量逐渐成为成功的衡量标准,真正的“红”也因劣币驱逐良币,而变得销声匿迹。

从这个角度来说,《哪一天我们会红》说的既是当代年轻人在自媒体时代的自我探索,也是对现实生活中,被社交网络困住价值观的我们的一次警示。

千万别让那些所谓的“红”骗走了心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