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银乡畜牧站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疫病防控、科技推广、异地借牧与种业振兴四大任务,以精准服务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实践激发产业动能,稳步推动传统畜牧业向高质量转型,绘就草原牧区振兴新图景。
织密疫病“防控网”,筑牢产业安全底线
白银乡畜牧站坚持“防疫促增收”理念,推进常态化与季节性防控相结合。工作人员深入养殖场户,开展全覆盖免疫接种、消毒灭源与技术指导,重点防控羊快疫、肠毒血症等季节性高发病。通过“理论+实操”培训,提升农户疫病识别、规范免疫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防控模式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转变。截至目前,累计免疫牲畜4.52万头(只),免疫密度达98.1%,有效构建群体免疫屏障,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推动科技“结硕果”,激活提质增效引擎
白银乡积极践行“科技引领、生态优先”理念,连续两年成功申报省级科研项目2项。重点开展绵羊体内胚胎保存与移植技术试验,99只受体母羊成功产羔108只,受胎率达71.72%,产羔率达152.11%,双胎率为45.07%。所产107只羔羊中,103只达到特一级种羊性状标准,平均体重较同期细毛羔羊增加3.36公斤。下一步,将持续扩大科技应用范围,推动传统养殖向“种养增收增彩”的高质量路径转型升级。
创新异地“借牧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面对禁牧政策实施后的养殖难题,白银乡积极探索异地借牧路径。在牲畜转运前,畜牧站统一开展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疫苗集中接种,建立免疫档案,并对运输车辆全面消毒。发放内含消毒液、防护用品等的“借牧礼包”,普及防控知识。借牧期间实行技术人员24小时响应与定期巡查机制,全程提供疫病防治与饲养管理支持。截至目前,全乡已有29户农牧民的6458只羊、396头牛安全转运至借牧点,实现“禁牧不禁养、生态得保护、农民稳增收”。
深耕种业“振兴路”,夯实产业核心根基
白银乡畜牧站深入贯彻落实种业振兴部署,以畜禽遗传改良为核心,积极推广胚胎移植、同期发情、羔羊早期断奶等高繁技术,持续选育适合本地养殖的优良畜种。通过科技赋能、生态优先与政策保障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减畜不减产、减畜不减收”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种业动力。
从精准防控到科技融入,从规范借牧到种业深耕,白银乡畜牧站以全方位服务破解产业瓶颈,激活乡村振兴“畜牧动能”。在政策与科技的双重助力下,牧区牛羊更壮、牧民收入更稳、草原生态更美,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白银草原徐徐展开。(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