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教授张大兵逝世两年后,团队相关研究成果登上《自然》
创始人
2025-11-27 15:02:03
0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逝世已逾两年。2025年11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张大兵团队参与的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和梁婉琪教授团队联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Staffan Persson教授团队、英国诺丁汉大学Malcolm J. Bennett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植物如何用“以柔克刚”突围板结土壤?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大兵和梁婉琪教授团队联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Staffan Persson教授团队、英国诺丁汉大学Malcolm J. Bennett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题为“Ethylene modulates cell wall mechanics for root responses to compaction”的最新研究,首次揭示了植物根系利用工程学原理适应板结土壤:通过主动响应积累的乙烯,精细调控细胞壁厚度,从而促进根系增粗,提高穿透能力以适应土壤板结。

细胞壁作为植物独有的结构,具有独特的力学特性,是支撑植物抵御胁迫环境的重要武装之一。而在地下,看似柔软的植物根系中,细胞壁又是如何兼顾保护性和可塑性,帮助其对抗土壤的阻力不断生长的?早期研究发现,当根系遇到板结土壤时,会发生径向膨胀增粗,这种适应性反应主要由皮层细胞层扩张驱动。研究推测,皮层细胞膨胀的过程主要通过增大细胞壁的弹性来实现。那么,植物是如何响应土壤硬度来动态地调节自身细胞壁的塑性来帮助根系穿透板结土壤的呢?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钢筋”,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强壮。然而,研究团队的发现却颠覆了这一认知:当用低浓度纤维素合成抑制剂处理水稻时,根系在板结土壤中的穿透能力不降反升。为了验证这一反常现象,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纤维素合成酶基因OsCESA6,获得cesa6突变体。CT成像显示,cesa6突变体在板结土壤中比正常水稻穿透力更强,且这种“超能力”仅在板结条件下显现。这揭示纤维素合成的精密调控是影响植物根穿透板结土壤的关键因素。

那么,是谁在调控纤维素合成的速度,以维持对植物生长的最有利条件?研究团队从上千个水稻基因中找到了关键调控因子OsARF1。当根系遇到板结土壤时,土壤中积累的气体激素乙烯会激活OsARF1,使其从根系中心扩散到皮层细胞,抑制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皮层细胞壁变薄变软,根系得以径向膨胀变粗。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发现缺失OsARF1的突变体根系纤细、无法膨胀;过量表达OsARF1的植株根系粗壮、穿透力强。以上证明了乙烯-OsARF1-纤维素合成酶这条调控链路,正是植物应对土壤板结的关键策略。

为什么降低纤维素反而能帮助穿透板结土壤?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植物根系令人惊叹的“工程学智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了水稻根系应对板结土壤的精妙策略——“厚表皮-薄皮层”模型。

在工程学中,管道设计遵循这样的原则:当管道内部承受相同压力时,管径越大,所需的壁厚就越厚才能维持结构稳定性。植物根系巧妙地应用了这一原理: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变硬,像“盔甲”一样提供坚固的外层保护;皮层细胞孔径大,细胞壁变薄变软,允许细胞径向膨胀,形成更大的横截面产生推力穿透土壤。这种差异化的细胞壁重塑策略让根系既能产生足够的推力推开板结土壤,又能维持结构的完整性。此后,团队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机制的精确性。

该项研究首次从细胞壁力学角度揭示了植物根系应对土壤板结的生物学原理,让人看到了隐藏在地下、不为人知的植物智慧——它们像工程师一样,通过优化不同细胞层的材料特性,设计出最适合地下生存的结构方案。该研究不仅破解了植物适应逆境的分子密码,更为未来作物设计开辟了新维度。基于“厚表皮-薄皮层”模型,育种家可以像工程师设计建筑那样,精准调控不同细胞层的细胞壁特性,培育出具有最优土壤穿透能力的根系,从而减轻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土壤退化挑战。同时也可以扩大板结土壤的利用率,维护作物产量安全。

该研究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梁婉琪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Bipin K. Pandey研究员,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访问特聘教授Staffan Persson担任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梁婉琪和张大兵教授指导的博士后张姣为论文第一作者。

张大兵。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官网图

据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官网介绍,张大兵,196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植物学家,于2023年6月22日遭遇重大交通事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56岁。张大兵曾于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大兵长期从事植物发育生物学和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域研究,作为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发育生物学科的领军人才,张大兵教授将他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科研事业,也为学校生命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