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为期一个多月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晚落下帷幕。回顾这场艺术的飨宴,从国际一流乐团的恢弘交响,到大师级舞团的肢体叙事,再到中外名剧的多版本演绎……当一座城市能够支持高频率、跨门类、跨地域的演出时,其文化也已进入到主动选择和参与的阶段:“秒空”“抢不到”“补票求转”成为常态,对某些剧团“每年必刷”和对某些剧“连刷三年”亦不稀奇。艺术节是盛开在上海文化沃土上的璀璨花朵,吸收着这片土壤经年累月积淀的养分,是与整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审美积累、历史记忆和精神习惯的彼此照应,同时又以更前沿、更高品质的艺术体验,反哺于上海市民的艺术生活。上海国际艺术节与这座城市的文艺沃土,正是一脉同承、相互滋养的共生共荣。
漫步在梧桐掩映的上海街区,会发现文艺并不是附加在城市之外的“活动”,而是与日常深度交织的存在——不时的,从一栋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老公寓里传出婉转悠扬的钢琴弹奏,抑或相邻的弄堂飘来圆号、萨克斯风的醇厚婉转;间或还有二胡与笛子的旋律交织……这皆是上海居民社区最寻常不过的生活背景声音。
上海拥有一群数目庞大的交响乐发烧友,他们不仅熟悉古典音乐的基本结构与演奏传统,对曲目与大师如数家珍,还有独到的个人见地。在诸多演出现场,常能看到两鬓斑白的老者与年轻乐迷热切交流,他们对各乐团历史、指挥风格、不同年代演奏版本的差别都了如指掌。
这样的音乐素养,绝非一日之功——上海是中国最早接触和普及西方古典音乐的城市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已成为远东地区最具活力的音乐之都。当时的上海工部局乐队,即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是亚洲最早的交响乐团之一。至于本土的江南丝竹、越剧、沪剧等,又在另一维度丰富了这座城市的音乐生态。中西合璧的文化基因,造就了上海乐迷开阔的视野和高水准的鉴赏能力,长期的耳濡目染令他们并不满足于“听过”,更追求“听懂”和“比较”。音乐在这个城市,并非阳春白雪,而是家庭教育和个人修养的一部分。这种自下而上的普及,为艺术节培养了海量且品质卓越的听众群,成了音乐会票房的根本保障。
在音乐之外,这座城市与舞蹈的缘分同样并非近事。早在上世纪中叶,上海便涌现出一批活跃于国际舞台的舞者,在芭蕾、民族舞等领域获得重要奖项,成为中国最早与世界舞蹈体系发生实质性连接的城市之一。舞蹈团体与专业院校相继建立,一代代舞者在上海成长、训练、登台,令这座城市很早便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舞蹈生态。
而后,舞蹈亦逐渐融入城市公共生活之中。时至今日,面向各个年龄层的各类舞蹈教室遍布街区,从成人芭蕾、现代舞、爵士舞到民族舞与世界舞蹈,课程体系高度成熟。职场中人把练舞当作对抗疲劳与重建身体秩序的方式,退休人群则旨在延续肢体的敏捷与精神的热度。这些广泛而稳定的“舞者”,更懂得以身体去理解作品的难度、张力与节奏,对舞台艺术也能有更高的尊重与耐心,亦令上海始终保持了对舞剧与舞蹈演出的高度接纳与消费能力。
戏剧更是如此。上海观众对经典文本的熟悉程度常常令来访剧团惊叹。作为中国最早接触并融合西方话剧体系的城市,上海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真正意义上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上世纪初,新式剧场与文明戏便在此生根,知识分子、留学生和戏剧人引进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剧作,而左翼戏剧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也都在此城造就一时风云。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立起完整的戏剧创作与演出体系,话剧院团、戏曲剧场和戏校互为依托,使专业化发展得以延续。
回溯过往,上海戏剧屡焕生机,既保持经典剧目的常演不衰,又积极吸纳先锋戏剧、实验舞台与青年创作力量。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始终拥有更为稳定的剧场结构:从大剧院到黑匣子,从专业院团到民营剧场,从传统戏曲到当代戏剧,演出空间梯度完整,类型多元。更重要的是,上海有真正“懂戏”的观众。不少人连年追捧,看的是导演对经典文本的不同解读,或者极具风格的创新。他们成为了艺术节最为挑剔,但也最为热情的观众。
正是在这样丰厚而活络的戏剧环境中,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戏剧板块才能成立其自身的分量。上海的观众不因“国际”二字盲目追捧,却是以成熟的眼光判断作品价值;而优秀的海外剧目也愿意在上海首演或反复到访,因为这里的观众懂得如何以热烈与理性并存的方式回应舞台创造。上海与戏剧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某一代人的热情,而是一种跨越百年的传承。
上海国际艺术节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这份渊源,既是历史的馈赠,也是市民努力的结果。这座城市深厚的文艺修养为艺术节提供了理想的观众基础和接受环境,使得高水平的演出能够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欣赏;艺术节则以其无可替代的国际视野和平台效应,通过集中呈现国内外顶尖作品,不断拓宽上海观众的艺术视野,提升其审美标准,并激励本土艺术界的创作活力。这种相互滋养和彼此成就,才是所谓“最文艺”之城的关窍。
艺脉相承,弦歌不辍,艺术节落幕,艺术却未停歇。上海与国际艺术节的故事,是一段相互成就的美谈。
原标题:《新民艺评|卜翌:弦歌不辍,城市与文艺共生——艺术节今晚落幕》
栏目编辑:蔡瑾 文字编辑:江妍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王凯
来源:作者:卜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