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创始人
2025-11-26 07:47:16
0

  近年来,湾里管理局充分依托湾里好山好水好空气优势,将环境健康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探索适宜自身优越禀赋的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输出路径,打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通道,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人民群众尽享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

  □洪观新闻记者 吴潇远

  绿色智造 树立产业发展新标杆

  坐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湾里管理局群山叠翠、溪水潺潺,森林覆盖率高达73.27%,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与“天然氧吧”。依托这份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湾里管理局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始终把“生态优先”刻在发展基因里,这份对生态的坚定守护,也让许多企业一眼“相中”这片沃土,安“家”于此。

  走进被誉为“最美中国工厂”的江中药谷湾里制造基地,放眼望去,只见青山怀抱,湖泊环绕,整座工厂都在一片绿意中,每一口深呼吸,都能体会一次自然清新的好滋味。基地总经理钟志坚介绍,从规划之初,其核心原则就是最大限度保护原有自然生态及地形地貌,建设用地仅占20%,其余80%保留了山林的原生态森林与湖泊湿地,真正做到自然生态环境和工业生产完美融合。

  在这个以中医药生产为主的工厂,环境健康理念是如何融入产业发展的?

  走进江中药谷液体制剂车间,现代化智能制造车间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基地总经理钟志坚指着玻璃幕墙内运转的设备介绍,无人操作的机械臂精准完成药材提取、灌装等工序,设备状态指示灯规律闪烁,这便是华润江中打造的“黑灯工厂”。

  传统中药生产长期受“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高,工艺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药材利用率低”的“三高、三低”问题困扰。为破解这一难题,华润江中自主研发中药吊篮式循环提取MVR浓缩集成技术。“这项技术让能耗直接下降约60%,药材利用率也提升了不少。”钟志坚举例,“就拿江中健胃消食片来说,生产剩下的药渣,我们不是当废料处理,而是送给周边养殖场做饲料,既解决了环保问题,又帮养殖户降低了成本。”

  此外,基地还建成日处理量1000吨的中水回用系统,年节水量达14万吨,再加上太阳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正稳步迈向“零碳工厂”目标。

  目前,湾里管理局正依托江中药谷已建立的全流程环境健康友好体系,与省内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致力于将企业在最大限度保护生态本底、应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构建资源循环体系等方面的成功实践,转化为可复制、可评估的具体标准,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引导更多企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特色种植

  拓宽生态富民新路径

  近年来,湾里管理局立足中药材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山上”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葛根、皇菊、天麻、黄精、石斛等中药材种植,打造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近日,湾里管理局洗药湖管理处红星村的300余亩皇菊进入盛采期。漫山遍野的皇菊竞相怒放,金黄的花海在高山间铺展,花香随风四溢,村民们提着篮筐穿梭其间,指尖翻飞间将饱满的花蒂采收入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洗药湖高山皇菊不仅品相上乘,药用与饮用价值尤为突出,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皇菊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振星介绍道,这位扎根当地十年的福建企业家,当初正是看中了湾里独一无二的优良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禀赋。“红星村海拔500米,早晚温差大,土壤富含矿物质,再加上全程使用油菜枯发酵的有机肥,种出的皇菊朵大饱满、色泽鲜亮,直径能达到5厘米以上。”张振星告诉记者。

  在基地的加工厂房内,村民们正按大小分拣皇菊,整齐铺在烘干网上,通过低温慢烘技术精准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长,最大限度锁住花中营养与清香。据张振星介绍,今年皇菊产量可达40000斤,优质干花市场价已达每斤千元以上,成品销售额有望突破200万元,产品不仅吸引樟树等地的药材商上门收购,更成为游客青睐的地方特产。

  皇菊的丰收景象,是湾里生态价值转化的生动缩影。依托这片绿水青山,太平镇的铁皮石斛产业也展现出蓬勃生机。

  瑞福谷铁皮石斛生态种植园是太平镇太平村引入的一家特色产业企业。走进种植园大棚,一股特别的中草药香味扑面而来。

  该种植园负责人郭晓明介绍:“铁皮石斛综合利用价值很高,除鲜条外,其花、叶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整体种植经济效益可观。”

  这家2015年落户太平镇的中药种植企业,最初只是单纯的人工种植。近年来,太平村投入124万元衔接资金入股该企业,专项用于支持其智能一体化设施建设。“借助物联网技术,我们实现了精准种植,石斛年产量提升了20%,预计今年全园产值能突破200万元。”技术负责人张华盼介绍道。

  在距离太平镇20公里的招贤镇乌井村,当地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与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功引进了由“蘑菇院士”李玉团队选育的食用菌品种——“玉木耳”,并于去年实现试种培育。

  如今,“玉木耳”已形成从本地种植、收购到加工的全链条发展模式,不仅成为一道备受欢迎的农家特色菜,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对玉木耳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一模式真正实现了“有人种、有人收、有人买、有人吃”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湾里管理局还积极推动药膳餐饮发展,鼓励和支持药膳养生餐饮经营户做大做强,加强对药膳餐饮实施科学监管,做响湾里药膳餐饮知名度;以湾里茗茶、皇菊、石斛等发展基础为依托,积极发展药酒、药茶等药食两用产品深加工产业,做大药食材产业规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