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贵州发布”消息,11月25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新闻发布会。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黄强表示,经过近4年的奋战攻坚,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将于2025年11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贵州各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实现高铁通达。
黄强介绍,盘兴高铁,是一条承载梦想的“圆梦之路”。
从“地无三尺平”的交通困局,到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高铁全覆盖的历史跨越,贵州用十余年时间,走过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奋进历程。盘兴高铁建成通车,不仅打通了黔西南州在贵州高铁网络的“最后一公里”,更标志着贵州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实现市州中心城市高铁全覆盖的省份,构建起以贵阳为中心的“1-2小时高铁交通圈”,进一步完善了贵州的交通格局。
他表示,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全长约99公里,却穿越了被称为“地质博物馆”的复杂地貌,桥隧比近91%,创下贵州高铁建设之最。我们以科技破题、以匠心筑路,攻克了岩溶发育、高瓦斯、断层破碎带等世界级施工难题,建成了妥乐隧道、保田隧道、海子河1号转体桥等一批控制性工程,实现了安全、质量、环保、进度的统一,彰显了中国高铁建设的硬核实力。
黄强介绍,盘兴高铁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经济线、生态线、幸福线。高铁一通,贵阳至兴义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黔西南298万人民迈进高铁时代的梦想成为现实。高铁串联起万峰林、马岭河峡谷等优质旅游资源,推动“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加速形成“快旅慢游”服务体系,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贵州的交通巨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缩影。今天的贵州,已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东接长三角,北连京津冀,南融大湾区,西通东南亚,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优势进一步彰显。
盘兴高铁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何顺利打通这条高难度铁路?
对此,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蒋国云介绍,盘兴高铁修建于贵州西南山区“地质博物馆”当中,要想让这样的“钢铁巨龙”穿行在奇山秀水之间,难度特别大。
首先,要解决地形地貌的难题,让“钢铁巨龙”平稳飞驰。
盘兴高铁沿线途经喀斯特地貌发育区,面临岩溶、危岩落石、高陡边坡等一系列工程设计难题。其中,针对岩溶隧道施工,我们在线路纵断面设计上突破常规,采用“V”型+“人”字的纵坡形式,在最低点利用隧道横洞排水,有效解决了岩溶隧道排水的问题。针对深路堑、高边坡、软土等特殊地质难题,我们综合运用抗滑桩、CFG桩、旋喷桩、挡墙等多种工程处治技术,确保了路基稳定与安全。这套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组合拳”,既保障了盘兴高铁的平稳运行,更为山区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贵州经验”。
其次,要解决穿越山川峡谷的难题,让“钢铁巨龙”畅行无阻。
盘兴高铁一路穿过云贵高原低中山区域,最大坡度达30‰、桥隧比近91%,刷新了贵州高铁纪录。我们采取“短进尺、快循环;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稳推进”的方式,在I级风险妥乐隧道稳妥应对各种不良地质,在南昆铁路、威红铁路底下分别修建兴丰村二号隧道和保田隧道。我们在海子河1号特大桥施工中,通过给梁体“称重”、提前试转等方式,在既有威红铁路有限空闲时间内进行了桥梁精准转体。我们研发JQSD900架桥机等智能装备,有效破解了30‰的“贵州铁路第一坡”难题。我们创新采用最优的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科研试用于盘兴高铁,为国家后续重大铁路工程技术储备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举措,有效保障了盘兴铁路建成完工。
最后,要解决保护绿水青山的难题,让“钢铁巨龙”穿金戴银。
盘兴高铁沿线千山万水、风景秀丽,需要我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们通过分析环境影响、优化选线方案,成功绕避了马岭河大峡谷、妥乐古银杏等风景名胜区。我们通过科学复垦,利用大型机械对高低不平的渣土进行分层整平,覆土后形成连片梯田,成为了“绿色基建”的典范。我们将铁路工程弃渣转化为耕地资源,通过种植烟叶、南瓜等高附加经济作物,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我们在兴义南站站房建设上融合万峰林奇景,采用“山水长卷”的设计思路,展现地方生态特色。这种“向绿而行、因绿而兴”的实践探索,全面提高了铁路绿色发展水平。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志新介绍,盘兴高铁开通运营初期,每日将开行兴义至贵阳、铜仁、荔波、成都方向动车组列车7对。兴义南至贵阳北列车旅行时间约2小时(最短1小时56分),兴义南至铜仁、荔波列车旅行时间4小时内、兴义南至重庆西列车旅行时间约4.5小时、兴义南至成都南列车旅行时间约6小时。
盘兴高铁串起了黔西南州与六盘水市沿线。黔西南州委常委、副州长范小华介绍,黔西南州是“世界康养示范城市”“中国四季康养之都”,也是“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永久性举办地。这里有“横竖都是世界第一”的花江峡谷大桥,有“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的万峰林……在1.6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汇聚了100多处自然风光,48个国家级旅游景区。特别是兴义市,以“一城七景”的独特格局,实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自然融合。
黔西南州风光
盘兴高铁开通前后,黔西南州将策划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体活动,借助活动赛事吸引游客,深化文旅体融合,培育消费增长点。文化活动方面,2025年10月至次年1月,黔西南州将筹备举办92项群众文化活动,集中展现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育赛事方面,积极举办、承办有影响力的全国、全省高水平竞技和群众体育赛事,2025年10月至次年1月预计筹备举办52项体育赛事。
计划在2025年11月30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乘坐高铁到达兴义南站的游客,持本人使用的高铁车票,可享受出票日往后7天内享有黔西南州内国有3A级及以上景区头道门票免费优惠(不包括温泉景区和景区内其他经营性项目)。
六盘水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王斌介绍,六盘水拥有“中国凉都”“南国冰雪城”城市IP,以及乌蒙大草原、妥乐古银杏、大洞遗址、万亩竹海等旅游资源;黔西南拥有万峰林、马岭河峡谷、万峰湖等世界级景观。高铁开通后,两地景区将实现高效串联,形成“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叶、冬滑雪”的全季旅游产品体系。“高铁+旅游”模式将带动民宿、餐饮、文创、康养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六盘水打造康养旅居城市,进一步放大“中国凉都”品牌效应。此外,盘兴高铁将为沿线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高效、舒适的出行服务,沿线群众外出务工、求学、就医、就业渠道得到拓宽,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发展要素更便捷地引向乡村。
六盘水风光六盘水市政府网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