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近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深圳欢乐剧场落下帷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综合性赛事,本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对区域协同、城市治理和赛事组织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在深圳赛区的筹备和运行过程中,华润置地作为全国龙头企业骨干力量,承担了场馆改造、赛事运行、开闭幕式咨询、后勤服务以及场馆运维等多项核心任务。以华润置地及旗下华润文体和万象生活等专业团队协同参与的整体保障体系,为赛事平稳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大型赛事运营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
赛前高质量改造:八座场馆在紧凑周期内完成焕新升级
本届全运会坚持利用现有场馆进行绿色升级。深圳承担的八座主要场馆改造任务中,华润置地参与了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龙华文体中心、简上体育综合体等全过程代建工作,也深度参与了大运中心、南山文体中心、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等场馆的重点改造。
在紧张工期与专业标准并行的条件下,多个场馆提前完成验收:龙岗赛区和南山赛区分别以95天、150天达成阶段性节点,率先通过初验;深圳湾体育中心在60天内完成3500平方米显示屏焕新,其中包含全球规模最大的全息屏;龙岗国际自行车赛场实现赛道毫米级精度翻新。
图为华润置地助力多个场馆提前完成验收同时,华润置地团队也推动多项系统化升级,包括近50处无障碍设施补充、约2万座座椅焕新、场地与地库改造,以及5G+赛事专网、三维全景+MOC指挥平台、“零断电”智能配电柜、360°环绕式智能扩声系统等智慧赛事系统的部署,为赛事运行和赛后市民使用奠定了基础。
图为华润置地助力深圳湾体育中心在60天内完成了3500平方米显示屏的焕新升级,其中含2500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全息屏图为华润置地助力龙岗大运中心增设近668平方米超高清LED屏,达到国际田联/足联比赛标准赛事运行与服务体系:全链条专业团队支撑143场竞赛
赛时的场馆运行组织,是检验大型赛事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华润置地旗下华润文体承担深圳四大赛区的赛事运行和体育展示工作,覆盖游泳、田径、马术、马拉松游泳等竞体项目。整个赛事期间,华润文体共组织612名专业人员参与现场指挥、场馆运行、器材调配、赛事模拟、嘉宾接待和技术官员保障等任务,服务143场竞赛。
在体育展示体系全面引入后,华润文体负责深圳九个赛区、十九个项目的现场呈现,包括灯光舞美、视觉系统控制和开赛仪式执行等内容,提升了赛事现场的观赏性与体验感。
开闭幕式保障是大型赛事最具复杂性的环节之一。本届开幕式结束后,深圳赛场需迅速完成1.8万平方米舞台拆除、1200吨物料清运和草坪更换。华润置地在赛事机制统筹下细化方案,将转场计划分解到小时级节点,提前36小时完成交付,为赛事日程顺利衔接提供了保障。
赛事后勤方面,华润文体督导深圳九大赛区28家接待酒店,完成对6900名运动员及2100名技术官员的餐饮住宿服务,形成了高密度、连续性、多点位的保障链条。
赛时场馆运维与赛后转化:企业能力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在赛事运维和城市服务环节,华润置地旗下万象生活承担了五座场馆的赛时运营保障任务,组织702名专业人员提供设施运维、安全巡查、环境管理和观众服务。赛事期间,团队完成重点设备检修、场内消杀、排水排查和人流组织等工作,确保场馆在多点高密度赛事环境下稳定运行。
业内人士认为,本届十五运不仅展示了华润置地在大型赛事中的组织、技术及服务能力,也折射出实力企业在城市建设及运营中的多重角色——既能成为优秀赛事场馆的建设者,也是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撑者,更是城市文体空间可持续运营的推动者。
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华润置地已参与建设运营20座文体场馆,保障39场国家级与国际级赛事。本届全运会中形成的赛事经验、智慧系统与服务体系,将在赛后继续服务城市,转化为市民可共享的体育资源,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跨城协同办赛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随着十五运的落幕,一套覆盖场馆建设、赛事组织、后勤保障和赛后运营的综合体系在深圳赛区得以完整呈现。作为全国优秀企业代表,华润置地在本届赛事中的深度参与,体现了在国家大型活动中的责任担当,也展示了其在系统组织、智慧运营和综合保障等方面的成熟能力。
从体育赛事到城市治理,从服务运动员到服务市民,这些能力正在被进一步转化为城市的长期价值。十五运的结束,标志着一段赛事周期的完结,也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未来升级留下了值得借鉴的样本。(翟秀艳)
编辑:张震
上一篇:半导体国产替代长期投资逻辑不变
下一篇:法院通报刑庭庭长醉驾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