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厨电,正在“重新定义厨房”
创始人
2025-11-25 17:51:47
0

来源:刘润

厨房,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油烟机、燃气灶、冰箱…这些东西,好像几十年都这么用过来了。

我甚至一度直觉上觉得:厨电这行,还能有什么大花样?不就是变变颜色、多加两个按钮吗?这是个老行业,甚至是有点“无聊”的行业。

直到前段时间。一次活动上,我遇到了方太的小伙伴。没错,就是你熟悉的那个方太。我把这个有点“尖锐”的问题抛给了他们。

没想到,他们的回答,让我大受启发。我才意识到,原来,今天的中国厨电,正发生一场安静的革命。它不是小修小补,而是“重新定义厨房”。

和方太聊完,我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感受:

真正天才的产品,都来自对“底层逻辑”的透彻理解。

今天我实在忍不住,把我的收获与你分享。

01

厨电的技术,早就需要重新定义

方太的伙伴说,其实你说的没错,我们今天熟悉的厨电,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年历史。所以我们总觉得它“定型”了。

但只要你真正理解产品的底层原理,就不难发现。很多技术,其实早就需要“重新定义”了。

不信?我举几个例子给你看。

1、冰箱:从低温到充氮。

问:冰箱的本质是什么?

是制冷吗?这看起来很顺理成章。

但方太认为,不是。人类从来没有一个需求,叫“把食物放在凉冰冰的环境里”。

没错,买冰箱的根本目的,是“保持食物新鲜、抑制腐败”。0-4度低温冷藏,只是一个“解决方案”。

然而,这个方案有一个问题:很难继续改进。难道继续把温度降低?那就不是保鲜,而是冻成冰疙瘩了。

那,假如想继续提高保鲜能力,还能怎么办?这就需要你透彻理解冰箱的本质。食物腐败的根源,不是温度太高,而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的繁殖”。而这两件事,都有一个必要条件:氧气。

一条底层逻辑,就这样浮出水面:提高保鲜能力,除了低温,还可以“降低氧含量”。

那,怎么降低氧含量?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抽真空。把氧气全抽走。但这又会立刻带来一个新问题:真空环境下,果蔬水分容易流失,也有厌氧菌滋生的风险。这不行。

问题,就这样被重新定义了:如何做到既要“低氧”,又要“高湿”?

方太找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案:充氮。用“氮气”这种惰性气体,去“替换”掉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含量低了,腐败慢了,代谢和消耗减少了;但水分、营养物质却保住了。

于是,搭载远洋级氮气保鲜科技的方太全球新一代高端全嵌冰箱,就这样诞生了。

你看,如果没有这种透彻理解,你最多就是把冰箱的压缩机做得再好一点。真正天才的设计,都来自对“底层逻辑”的透彻理解。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油烟机身上。

2、油烟机:从风扇到侧吸

问:油烟机的本质是什么?

是那台大功率风扇吗?这看起来很顺理成章。

但是,如果你家油烟机效果总是不好,跑烟,炒个菜要把人呛成大烟鬼,你怎么办?换一台吸力更强的油烟机吗?

方太的伙伴,说,不,这样就走偏了。油烟机的本质,不是功率越来越大的风扇,而是四两拨千斤地“不跑烟”。

而想做到这一点,你就得透彻理解油烟“从锅到脸”的整个过程。中国式爆炒产生的油烟,会经历乍起、升腾和扩散三个步骤。在油烟从锅里升起、逐步扩散的这个过程里,油烟已经过脸了。你再用一个风扇去吸,不管吸力多强,都已经晚了。

一条底层逻辑,就这样浮出水面:降服油烟的关键,是在它刚出锅的时候,就把它吸走。

没错,你一定想到了一款产品:侧吸式油烟机。它怼着锅的边缘吸烟,在油烟刚刚乍起的瞬间,就把它吸走排掉。

方太告诉我,今天侧吸式油烟机已经非常普及,但你知道吗,这项技术,正是方太在中国最先应用并推广的。

你看,如果没有这种透彻理解,你最多就是把风扇的功率再加大一点。真正天才的设计,都来自对“底层逻辑”的透彻理解。

还有一个故事:洗碗机。

3、洗碗机:从喷淋臂到水科技

问:洗碗机的本质是什么?

是高压热水+洗涤剂,哗啦哗啦猛洗吗?这看起来很顺理成章。

但方太的观点不一样,他们觉得,高压、加热,洗涤剂,这些都是解决方案。洗碗真正的本质,是“水”。

为什么?因为只有水,能同时做到这两件事:1、分离(把油污从碗上剥离);2、带走(把油污冲走)。其它的部分,都是在增强这两者里的一种。

正是理解了这点,方太说,我们从不把自己定位成一家做洗碗机的公司。而是一家研究“水科技”的公司。

他们深度研究了清洗潜水艇的技术,发现它的本质原理,就是在水流中混入上亿的气泡,利用气泡爆裂过程中产生的瞬间冲击力。

一条底层逻辑,就这样浮出水面:既然如此,我们不也可以借助气泡破裂的过程清洗餐具上的污渍,实现更温和、更彻底的清洁?

于是,方太研发出了“高能气泡智慧洗”清洗技术。亿万气泡瞬时炸裂带来强大的微射流冲击力,最高时速可达180m/s,相当于手枪子弹出膛的初始速度,能高效冲溃碗盘和果蔬表面的油污农残。

你看,如果没有这种透彻理解,你永远不可能想出要在“水”上下功夫。真正天才的设计,都来自对“底层逻辑”的透彻理解。

方太还和我说了一个小细节,让我特别受启发。

你知道,业内著名的红点奖(Red Dot Design Award)和iF奖(iF Design Award)。为什么都叫“设计奖(Design Award)”吗?他们为什么要奖励设计,而不是研发?

因为,研发,常常是“把事情做对”(Do things right)。比如,把风扇的马力多少多少。

而设计,是“做对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比如,研究“脸和烟的关系”,决定在“侧面”吸而不是在“顶上”吸。

真正的好产品,都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研发出来的。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对底层逻辑的透彻理解。

02

厨电,不能只满足于“基础功能”

真是醍醐灌顶。

没想到,方太的伙伴没准备让我的大脑闲着。他紧接着说,这还不够。除了技术,想“重新定义厨房”,还得在“功能”上重新定义。

什么意思?

你看,这么多年下来,我们早就习惯了厨电的基础功能:油烟机就是抽油烟的,洗碗机就是洗碗的,冰箱就是保鲜的。

但只要你真的透彻理解每项产品的底层原理,就会发现,其实所有基础功能,都能更进一步。

哦?我一下子来了兴趣。比如呢?

比如,这台能“制冷”的油烟机。

1、能降温的油烟机。

问你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的厨房,大多都有一扇门?而外国的厨房,基本都是开放式的?

原因很简单:油。中国菜,好吃,油是核心。餐具难洗,油也是核心。

但餐具难洗就忍了,大不了塞进洗碗机,总不能让客厅的沙发和窗帘也难洗吧?所以,就有了这扇门。这扇门,既是解决方案,也是新的难题。

比如,这扇门就带来一个不小的问题:夏天,客厅里的空调冷气进不来。厨房里的炉火热气跑不掉。我们都有这个经历:夏天在厨房做饭,满头大汗,痛苦不堪。

这时候你怎么办?你可能会去买个小风扇,对着自己吹。你如果去问用户:“你需要什么?”他会告诉你:“我需要一个厨房风扇。”

但这是真需求吗?不是。用户的需求,不是“风扇”。而是一个“既不跑烟,又不炎热的厨房”。

你看,“不跑烟”是油烟机的基础功能。而“降温”,就是那个理解本质后的全新功能。

于是,方太在一款产品里,做了一件“天才”的事:他们把“空调”装进了油烟机里。

是的,你没听错。

油烟机的涡轮在吸油烟的同时,压缩机产生的冷风从顶部送出,直吹你的面部。

我问:那…压缩机产生的热气怎么办?从哪排走?

他们笑了:油烟机最不缺的是什么?就是排风管道啊。热气,正好顺着油烟管道,一起排出室外了。

我的天呐,真是天才的设计。

很多用户第一次看到这个产品,都会惊呼:对!我想要的就是这个!

好产品就是这样。你问他,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一做出来,他就知道,这就是他想要的。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洗碗机身上。

2、能塞进水槽的新一代洗碗机。

刚才我们说了方太洗碗机的“高能气泡智慧洗”,解决了中式重油污的“物理问题”。但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其实还有着另一个“物理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西方的洗碗机,都是“一体式”的大家伙。但中国的厨房,很多根本没那么大。特别是很多一线城市的市区住宅,厨房面积普遍不大,一体式大洗碗机的“水土不服”就更明显了。

你看,“洗碗干净”是洗碗机的基础功能。而“体积小、方便安装”,就是那个理解本质后的全新功能。

那,怎么办?

方太花了5年时间,研发出了一项解决方案:水槽洗碗机。直接放在厨房水槽里,不占用额外体积。洗碗的同时,还能同时洗水果。

你看,本质上,这是把洗碗机、水槽、甚至果蔬清洗机这三样东西“三合一”,融合成了一个产品。它不再只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厨房湿区解决方案”。

最好的竞争,是“不竞争”。当你重新定义了品类,你也就没有了对手。

太精彩了,我忍不住问。还有没有这样的故事?真是听不够。

还有,再说回每家都有的冰箱吧。

3、从底部散热的冰箱。

这几年,有一类大家装修都追求极简,有一类新产品特别火:嵌入式冰箱。就是把冰箱严丝合缝地“藏”进橱柜里。大概这样。

确实好看,对吧?

但很快,新方案就带来了新问题。你上小红书去搜,已经能看到一些“避雷”:嵌入式冰箱,把家里的橱柜烤裂了。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很简单,是靠“背面”和“侧面”散热的。你把它嵌入橱柜,等于把它捂住了。日积月累,旁边的橱柜不变形才怪。

你看,“食物保鲜”是冰箱的基础功能。而“美观又不破坏家具”,就是那个全新功能。

那,该怎么办?重新设计冰箱的“呼吸方式”。

他们改造了整个热量和水蒸气的流通方式,让冰箱从底部向前吹风散热。这样,冰箱就可以安全地嵌入橱柜了。

真正优秀的设计,从不抱怨约束。而是把约束本身,当成解法的一部分。

重新定义技术、不满足于基础功能。我本以为,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站在行业巅峰了。毕竟,还能怎么办?

没想到,方太的伙伴摇摇头告诉我:这只是答案的一半。

客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才是“真痛点”。

03

客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才是“真痛点”

方太的伙伴问我:润总,你觉得,一个最完美的厨房,应该是什么样?是功能更强大、更智能吗?

都不是,他们给了我一个脑洞大开的答案:

最完美的厨房,是让你注意不到它的存在。

有点意思,能不能详细说说?

举个例子吧。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隐形油烟机”。在实现这款产品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设计理念:“三隐”,隐身、隐味、隐音。

1、隐身:最高级的存在,是“不存在”

油烟机放在那里,这么多年,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我们就想,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油烟机也像嵌入式冰箱一样,“隐身”进家庭环境?朋友来家里做客,说不定会大吃一惊,哎呀,你们家怎么没有油烟机?

可是,这怎么行?油烟机,堪称厨房里最霸道的电器。它又大又重,必须挂在墙上。你想它功能强,就得体积大。怎么可能让它消失呢?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方太给我看了段视频,我一拍大腿:

对啊!为什么要一直挂在那里?不能要用的时候放下来,不用的时候收起来吗?就像飞机的起落架那样。

方太说,他们正是从飞机起落架里获得了灵感。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结构,而是用一种“反向嵌套双级升降技术”,把航空级折叠结构搬了进来。不用的时候藏进吊柜,用的时候缓缓降下。为了这个收纳动作,他们做了5万次寿命测试,确保15年升降无故障。你看,他们竟然用航空科技,解决了美学难题。不可能,就这么变成了可能。

好的产品,会替用户说出那句他们自己都说不出口的“我想要”。

隐身就这么搞定了。那,隐味呢?

2、隐味:好的厨房,是闻不到味道的。

常规的油烟机是这样的:做饭的时候按一下打开。做完饭了再按一下关掉。这么多年,也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我们就想,这真的就是最好的方案吗?还有没有什么能改进的地方?有,那就是当你做完饭后,厨房里那股“余味”。那些残存的油烟,依旧在影响家人的安全。

那怎么办?方太把油烟机从一个被动工具,变成了一个24小时主动哨兵。他们研发了“AI全域净吸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做到时刻监测厨房的空气。一旦发现有害气体,比如残留的油烟,甚至是泄露的一氧化碳,它会主动开启换气,在60秒内换新空气。

很多设计,真的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之前,无人知晓;捅破之后,人人觉得理所应当。

方太不说,我挠破头皮也想不到,油烟机还能有这样的功能。

关于这项“AI全域净吸技术”,方太还向我展示了几个数据:

方太隐形油烟机可以达到每秒5000次检测、恒风控制稳定度在0.5m³/min上下。这意味着什么?就算你再怎么喜欢吃爆炒的菜,也不用担心炒菜的时候被油烟呛到了,因为在油烟爆发出来的第一秒,就会被识别、吸走。

做到了这几点,不管是日常做饭还是不做饭,油烟机买回来的价值都大大提升。

3、隐音:听不到任何噪音。

最后一个客户都没有意识到的痛点,是“隐音”。

你是不是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做饭的时候,因为油烟机噪音比较大,得靠“吼”来和家人说话。不戴着耳机,连边做饭边看剧都做不到。

油烟机,就这样用噪音的方式,持续让你注意到它的存在。

方太说,有没有可能,把这个痛点都给解决了?

可是,这不是既要又要吗?你想要风量大,就一定噪音大。你想要噪音小,就一定体积大。你想要体积小,就一定风量小。怎么可能既风量大、又噪音小,还体积小呢?这不可能。

方太说,只要你理解了噪音的本质,那就有可能。

噪音的本质,是油烟对管道的高速撞击。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高速。撞击。降低速度吗?不行。降低速度,就会降低排烟的效果。那怎么办?我们试着降低撞击看看。

你在学校操场上跑一圈,跑再快,都不会撞到观众席。为什么?因为跑道是椭圆的。四个角有足够你转弯的弧度。但是你在直角正方形的跑道上试试?大概率在跑到一边尽头时,是要“撞击”观众席的。

烟道就是油烟的跑道。高速情况下减少撞击,烟道的形状是关键。那什么形状,能把高速油烟的撞击减到最低呢?

我们做了很多研究。但发现怎么“设计”,都不够完美。于是我们想,我们没有思路,但有没有比我们更聪明的设计师,早就找到了解决方案呢?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设计师是谁?是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一切生物的设计师。包括设计了人。我们向大自然请教。它“说”,要不你看看,我5亿年前设计的“鹦鹉螺”呢?

我们一看,大吃一惊。鹦鹉螺内部的气室的设计,能在几乎最小的体积内,通过螺旋的方式,最大化减少气流和管道壁的撞击。

于是,他们设计了“全流动路径超宽频静音技术”。简单来说,就像是一个“鹦鹉螺风道”。它完美地实现了风量尽量大、体积尽量小的情况下,实现了噪音的大大降低。与烟作战。既要又要还要。

如今,这台方太首创“隐形油烟机”,有8项专利是全球第一。并且已经获得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颁发的“国际领先水平”认证。

方太说,就这样,他们这款“首创隐形油烟机”,有实打实的三个“首创”。

为了让厨房空间更美观、又不损油烟吸排的性能,方太首创了“反向嵌套双级升降技术与全铰链联动折叠升降技术”,从而实现了真正的“隐身”。

为了让油烟机的油烟吸排性能尽量好、并且可以再烹饪场景之外,全天候地帮助用户管理自己家里的空气健康,方太首创了“智感净味技术及全域净吸技术”,从而实现了真正的“隐味”。

为了让油烟机运行的噪音尽可能小、减少对使用者的困扰,更纯粹地享受“做饭”这件事的乐趣,方太首创了“全流动路径超宽频静音技术”,从而实现了真正的“隐味”。

而这一切,都是透彻理解底层逻辑的结果。

最后的话

听到这里,我简直叹为观止。

这次请教后,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受:每家公司都会说把“用户思维”挂在嘴边。但到底是不是说说而已,就体现在无数细节里。

方太的每一步,都是在反复追问同一个终极问题:这个产品/功能/痛点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

今年年度演讲上,我分享过一个观点:这个时代,也许我们都需要学会来一次“品类大迁徙”。从不变的产品,到变化的需求。方太,简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案例。

产品不是本质,技术才是;功能不是本质,需求才是;场景不是本质,价值才是。

厨电,这样一个看似平常、难有什么技术突破的行业。用上真正的用户思维,竟然有这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难怪他们说,今天的中国厨电,正在“重新定义厨房”。

我要向方太致敬。他们让我们看到一件无比朴素而又真实的商业道理:

一个看似无聊的行业,可以因为“重新定义问题”,而变得多么“有聊”。

观点/ 刘润  主笔/ 歌平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