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泊升 济南报道
“之前反映的道路开挖问题,很快就收到详细说明,还能通过监督平台提建议,现在出门顺畅多了。”济南工业南路居民刘杰,对市城乡交通运输局12345、12328热线的服务转变感触颇深。
2025年以来,该局将热线作为“听民意的耳朵、找不足的镜子”。今年1-10月,共承办热线5.23万件,同比减少38.74%,服务满意率达98.57%,实现从“办完事”到“办好事”的跨越。
作为济南交通“大动脉”,经十路相关诉求占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类工单的11.72%。针对路面老化问题,该局以热线“问题清单”定改造“任务清单”,明确“改路况更改体验”目标。施工采用“夜间10点至次日6点作业+半幅封闭”模式,高峰时投入200余台设备、150余台运输车辆,同步协调地铁4号线避免重复施工,保障K58、BRT3等公交平稳运行,最大程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济南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480万辆,随着2025年底地铁4号线一期、6号线东段、8号线一期及高新云巴将运营,站点“最后一公里”停车难成热线新热点。该局联合规划、园林、轨道等部门“一站一策”,围绕4条线路的95座站点、240个出入口,规划6.5万个非机动车车位。目前已建成约3万个,剩余车位将在年底前与轨道站点同步开放。
针对市民反映的“地铁2号线出站后需步行1.5公里乘公交”“公轨运营时间衔接差”等问题,该局联合公交集团打造“公交+地铁”接驳体系:已开通218条接驳线路,其中586路以“短距换乘、灵活服务”精准对接站点;计划新增55个、迁移30个公交站台,缩短换乘距离。目前,公轨接驳相关投诉同比下降,“无缝换乘”目标逐步落地。
从出行体验到接驳效率,市民对道路的“开挖”问题也反映强烈。2024年以来,道路建设管理类问题在交通类热线不满意工单中占比较多,2024年占比25.79%,2025年1-10月,占比22.36%。其中马路反复开挖、施工信息不透明、噪音扰民等诉求最为集中。
为从根本上减少重复开挖,该局联合城管、水务、轨道、能源等单位建立协同机制,统筹地铁管线迁改、雨污分流、“外热入济”管道铺设等民生工程施工时序,避免“马路拉链”现象;同时将“夜间降噪”等措施明确为新建工程标配,降低施工对群众生活的影响。截至目前,涉及道路挖掘的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