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受节日节点偏移与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224.8万辆,同比下降0.5%,环比增长0.2%。行业转型步伐持续加速,自主品牌与新能源板块的强势表现,与合资品牌的承压形成鲜明对比。
各细分市场表现分化明显,SUV是唯一实现同比环比正增长的细分品类,具体销量达到114.2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上涨0.4%和1.0%;新能源车10月销量128.1万辆,虽环比小幅下滑1.4%,但仍保持同比增长7.2%,渗透率持续攀升,成为支撑车市的重要力量。MPV销量仅为8.5万辆,是各细分品类中跌幅最大的板块。
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转型与产品结构升级的双重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而合资品牌与豪华品牌则因转型滞后等问题,面临销量下滑与份额收缩的双重压力,“自主强、合资弱”的格局愈发清晰。10月自主品牌表现亮眼,零售155万辆,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3%。零售份额为68.7%,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与自主品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资品牌10月表现持续承压,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1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虽然增长3%但未能扭转颓势。分派系来看,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3.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美系品牌虽然有上汽通用35%的高增长支持,但整体份额仅3.7%,同比仍下降0.3个百分点。豪华车市场的压力更为突出,10月零售19万辆,同比下降10%,环比降幅达23%,市场份额降至8.4%。
榜单前五仅一家合资 吉利、长城增速亮眼
10月自主品牌在前十厂商中占据5席,凭借新能源转型的先发优势,在产品创新、技术迭代、市场响应等方面全面超越合资品牌,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比亚迪汽车以295871辆的成绩稳居榜首,但同比下滑达到31.4%,是前十厂商中跌幅最大的企业。
吉利汽车以265565辆的销量排名第二,同比大涨36.8%,是前十厂商中涨幅最高的品牌。吉利银河是销量增长的核心引擎,该系列已经布局E5、E8、L6、L7等多款车型,覆盖轿车和SUV等细分市场,产品迭代速度快,精准匹配主流消费需求。
第三名是一汽-大众,虽然凭借136002辆的销量成为合资品牌领头羊,但同比下滑3.9%,作为以燃油车为主的合资厂商,受燃油乘用车市场同比下滑的大环境影响,销量承压。
第四名的长安汽车在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保持正增长,表现稳健,销量达到132229辆,同比增长2.3%。紧随其后的是奇瑞汽车,销量130128辆。在国内市场面临激烈竞争的同时,奇瑞在出口市场表现亮眼,成为全球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上汽通用五菱位列第六,销量为108061辆,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该品牌的优势在于其微型车市场根基深厚,宏光MINIEV等车型在细分市场表现优秀。此外,其还积极拓展新能源产品线,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吸引下沉市场消费者,这也是销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第七名的上汽大众跌幅明显,同比下滑幅度达到22.9%,销量仅为9.25万辆。与兄弟品牌相似,企业燃油车的销量下滑明显,而新能源产品的市场表现又不及预期,品牌竞争力极度匮乏。
长城汽车名次没有变化依旧为第八名,77198辆的销量增速20.9%,较为亮眼。市场表现中,依托在传统SUV领域的优势,又推出多款新能源产品,加速了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转型,其中高山等车型还在MPV市场崭露头角,形成多品类协同增长格局。
第九名和第十名是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销量差距不大,分别为71604辆和71309辆,但不难看出丰田系产品在中国市场已出现疲软的市场现象。
自主双雄领跑 合资转型待破局
1-10月的厂商零售销量排行较上个月没有发生变化,比亚迪汽车和吉利汽车以断层的优势领跑,其中比亚迪累计零售销量达到283.8万辆,是唯一突破250万辆的厂商。而吉利汽车约为214.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56.2%,增长势头迅猛。
一汽-大众累计零售销量约为125.1万辆,同比下滑3.9%。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也突破了百万辆,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后五名企业中,仅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城汽车的同比增长超过10%,同时也只有上汽大众出现同比下滑的现象。
自主与新势力齐发力新能源市场 吉利紧追比亚迪
尽管10月乘用车整体零售增速趋缓,但新能源汽车仍是绝对的增长引擎。在政策托底与产品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零售渗透率突破57%,市场接受度持续深化。
比亚迪虽然是前十名厂商中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品牌,但仍以295871辆的成绩稳居榜首,市场份额超23%,也是唯一突破25万辆的厂商。第二名吉利汽车在逐渐缩小与比亚迪之间的差距,10月新能源车累计零售销量为164256辆,除吉利银河外,极氪、领克旗下新能源车型同步发力,形成“高端+主流”的完整产品梯队。
上汽通用五菱排名上浮一位超越长安汽车,展现出强大的产品竞争力。长安汽车当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83424辆,主力车型与多品牌矩阵共同驱动增长。
鸿蒙智行的排名升至第五位,零售销量为68216辆,同比增长达到63.8%。鸿蒙智行的品牌矩阵持续扩容,联合奇瑞、北汽打造的智界、享界等品牌已落地,形成多厂商协作的规模化效应。其中,依托华为技术和渠道的双重赋能,问界系列已成为绝对的销量主力,旗下问界M8、M7车型表现亮眼。
零跑汽车和奇瑞汽车依旧排名第六和第七,零售销量分别为63724辆和57742辆,其中零跑同比增长高达76.6%,成为新势力阵营中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该销量表现也印证了其“精准定位+全球化布局”战略的成功。
小米汽车的排名提升两位,当月零售销量48654辆,同比增长134.7%,为前十厂商中涨幅最高品牌。目前,该品牌的产品矩阵初步成型,小米YU7成为主力,SU7稳定贡献销量。随着小米汽车快速扩张渠道,越来越多的线下体验店出现在主要城市中,品牌认知度实现了快速提升。
受益于问界系列的销量增长,赛力斯汽车超越长城汽车排名第九,月销44352辆,长城汽车则为41005辆。虽然长城汽车的排名下滑,但其销量仍然实现了同比增长38.4%,在新能源转型中逐步找回节奏。
2025年10月车市呈现“自主强、合资弱”格局,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7%,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展望年末两个月,随着购置税优惠等政策即将结束,消费者购车需求有望集中释放,叠加车企年终冲刺的促销力度加大,车市零售销量有望实现回升。面对未来,随着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加速,中国车市将持续重构,自主与新势力品牌有望主导新一轮产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