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总统选举“黑金”案宣判、格莱美得主获刑14年/特朗普的反击?
创始人
2025-11-24 20:41:20
0

(来源:上林下夕)

华盛顿联邦法庭的判决书上,Fugees乐队创始成员普拉卡兹雷尔·米歇尔因将马来西亚诈骗犯刘特佐的黑钱送入奥巴马竞选账户,被判处14年监禁。

美国地方法院法官科特利宣判时指出,米歇尔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美国政治体系的完整性”。这位格莱美奖得主通过寻找“代捐人”的方式,将刘特佐提供的数百万美元非法输送到奥巴马的连任竞选活动中。

       这起案件揭示了美国政治献金制度的巨大漏洞,也凸显了“黑金”如何侵蚀西方民主政治。自从2010年美国最高法院取消对企业政治捐款的限制后,巨额“黑金”如潮水般涌入美国政坛

01 法律漏洞:美国政治献金监管如何形同虚设?

     美国政治献金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严格监管到逐步放松的演变过程。1971年,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竞选法》,对捐款、竞选广告费用等作出限制,并允许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1974年,美国国会对该法进行修正,规定在选举中个人和组织对每位候选人的捐献不得超过1000美元,对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总捐献不得超过5000美元;个人每年向候选人、政党和政治行动委员会的捐献不得超过25000美元。然而,这些限制措施并未持续太久。1976年,最高法院废除了对国会竞选费用支出的限制条款。2010年,最高法院在“公民联盟诉联邦选举委员会”案的裁决中判定,竞选捐款属于言论自由,受宪法保护,美国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投入竞选资金。

         这一裁决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促使“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成立,只要承诺不与候选人竞选团队存在任何联系,就可以无限制地筹集和使用捐款,而不必透露捐款人的身份。此后,美国选举进入“新献金时代”,企业、利益集团、大富翁们可以名正言顺地用资金影响选举。

02 奥巴马的献金争议:从改革承诺到政治现实

      奥巴马在竞选期间曾大声疾呼反对金钱政治。在2010年最高法院裁决后,他公开抨击这是“给政坛特殊利益集团资金开了绿灯,这是大型石油公司、华尔街银行、医疗保险公司和其他实力雄厚集团的一次胜利”。

      然而,奥巴马的执政实践却呈现出矛盾态势。美联社对比自2009年中的白宫访客记录发现,奥巴马470多个主要金主中,至少250个曾到白宫出席过晚宴,或与白宫资深顾问单独会面。其中,曾捐出超过15万美元给奥巴马政治行动委员会的芝加哥投资经理罗杰斯,以及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都是白宫常客。

       奥巴马还被指控与能源业关系暧昧。2008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自从奥巴马宣布角逐总统以来,他收受石油公司高级管理层成员、家人和雇员捐出的款项总数至少达26.3万美元。在大使任命上,奥巴马也被批评延续“政党分肥”传统。据美国外交服务协会统计,自奥巴马第二任期以来,“政治任命”驻外大使的比例已高达57%。

     多位缺乏外交经验的大额捐款人获得了重要外交职位,包括为奥巴马和其他民主党人提供约130万美元政治献金的旅馆业大亨乔治·楚尼斯被任命为驻挪威大使。

03 刘特佐与一马公司丑闻:马来西亚巨骗如何渗透美国政坛

     刘特佐是马来西亚国家投资基金1MDB数十亿美元资金挪用案的核心人物。这起被认为是史上最大的金融欺诈案件之一,已导致多人被定罪。马来西亚前首相纳吉·布扎因涉及此案于2022年被判处12年监禁。而主要人物刘特佐目前仍在逃

     刘特佐通过挥霍1MDB资金结交了许多美国名流,其中包括资助迪卡普里奥主演的电影《华尔街之狼》。这种与好莱坞的密切联系,使得案件在审判过程中不得不传唤迪卡普里奥等名人作证。米歇尔案件揭示了刘特佐如何将挪用自马来西亚国家基金的黑钱,通过复杂网络渗透到美国政治体系的核心环节。米歇尔从刘特佐处获得了超过1.2亿美元的资金,并将部分资金通过代捐人方式转入奥巴马竞选账户。

04 两党双重标准:政治献金争议中的选择性抨击

     政治献金问题在美国呈现出明显的党派双重标准。民主党与共和党相互抨击,却各自深陷献金丑闻。

     当特朗普指责奥巴马团队在2016年大选期间制造“通俄门阴谋”后,他近期更是加大攻势,指控奥巴马犯下了刑事罪。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梗图,将奥巴马比作罪犯。与此同时,特朗普的“清算名单”不断扩大,不仅包括奥巴马、拜登等政治对手,还涉及曾为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站台”的碧昂丝、奥普拉等社会名流,指责他们“非法收取高额代言费”。 然而,民主党方面也并非清白。奥巴马时期的政治献金争议,以及拜登家族涉嫌的海外商业交易,都成为共和党攻击的焦点。这种相互攻击凸显了美国政治献金问题的系统性特征——两党均深陷其中,却选择性地指责对方。

05 特朗普的报复政治:从“通俄门”到全面清算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开启了针对政治对手的全面清算。2025年3月,特朗普在一场私人晚宴上甩出一份15人的“复仇名单”,华盛顿政坛瞬间天翻地覆。

       这份名单上,拜登、希拉里、佩洛西、奥巴马等老对手集体上榜,安全权限全数吊销,政治资产接连冻结。85岁的佩洛西成为特朗普的头号靶子,被指控在担任众议院议长期间收受台湾地区500万美元政治献金,其家族2亿美元资产遭司法冻结。

      拜登的处境更为凶险。特朗普指控他“窃取总统权力”,利用自动签名笔在神志不清时签署文件,并将拜登2021年阿富汗撤军决策定义为“叛国行为”,司法部已启动调查。特朗普的清算远超个人恩怨。他签署行政令关闭教育部,解散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并高调赦免1500名“国会山骚乱”参与者,称他们是“爱国者”。这场清算早有预谋,特朗普团队从2021年起就秘密建立政敌“档案库”,在2024年胜选后同步启动情报封锁、资产冻结、司法围剿三大杀招。

06 制度性腐败:政治献金如何扭曲美国民主

      美国政治献金制度已形成一种制度性腐败。这种腐败并非简单的权钱交易,而是深植于美国政治体系中的结构性缺陷。

      美国选举费用持续飙升,2020年大选花费近14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花费高达167亿美元,其中15%来自亿万富翁捐赠。预计2024年大选支出将达159亿美元,83名亿万富翁公开支持主要候选人。

     这种金钱政治导致政策制定明显向富人倾斜。麻省理工学院政治评论家诺姆·乔姆斯基指出,美国人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与他们的财富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约70%的美国人对政策制定没有任何影响。

      “黑金政治”还放大了美国的社会不公和族群矛盾。枪支暴力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原因就在于背后的“黑金利益链”。作为反控枪利益集团中的“老大”,拥有超过500万会员和大量资金的美国全国步枪协会的影响力已深入渗透到美国选举政治的各层级和各方面。

      美国前总统卡特曾感叹:“美国民主已死,取而代之的是寡头政治。”这种制度性腐败已使美国政治生态严重恶化,普通民众的声音被边缘化,民主制度实质上沦为少数寡头的统治工具。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他的对手,但现实是,美国政治献金体系存在系统性问题,远超任何个别政治家或党派的行为。随着2024年大选临近,两党都在疯狂筹集资金,黑金的阴影只会更加浓重。

      美国民主制度正面临严峻考验。政治献金引发的制度性腐败已深深侵蚀了美国政治的根基。

附表:

媒体主要评论观点摘要背景与分析
《纽约时报》指出事件发生在台当局与美国谈判芯片关税的敏感时刻,因此备受外界关注12。将技术泄露事件与更高层级的政治经济博弈联系起来,暗示其可能成为贸易谈判中的筹码。
《金融时报》关注到此事件是台当局修订所谓“安全法”以保护核心科技后,台积电发生的首起重大机密外泄案12。从法律法规实效的角度切入,质疑内部管控的有效性,并点出事件对台湾地区的象征意义。
彭博社报道了英特尔CEO的否认声明,同时也提及了台积电已启动内部调查以及台湾检方介入的消息6。报道相对均衡,呈现了涉事双方的表态和事件进展,体现了商业新闻的客观性。
《金融时报》等分析有分析指出,若台积电投资英特尔代工部门,将面临知识产权外泄风险。英特尔代工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对先进技术获取的需求迫切16。从商业逻辑出发,分析了英特尔吸引台积电高管可能的战略意图,特别是其在先进封装等领域的布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