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跌”来袭!24日油价压线下调,加满一箱省2.5元,年内“涨跌拉锯战”谁主沉浮?
创始人
2025-11-24 12:51:28
0

(来源:长江镍业网)

11月24日24时,国内成品油市场将迎来年内第23轮调价窗口。综合多家机构预测,本轮调价或实现年内第十次下跌,汽柴油价格预计下调0.05元/升左右。尽管跌幅温和,但在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地缘冲突与美国需求数据交织的背景下,此次调价背后暗藏哪些市场逻辑?消费者能否真正受益?本文深度解析。

一、本轮调价核心:窄幅波动下的“压线下调”

根据行业数据监测,本计价周期(11月10日24时至11月24日24时)内,国际油价呈现“地缘溢价回吐”与“美国需求数据支撑”的双向拉锯:

利空因素:中东地缘冲突缓和,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减弱,油价承压回落;

利好因素:美国EIA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当周,原油库存意外减少190万桶,汽油需求环比增加1.3%,馏分油需求增加3.1%,表明美国石油消费短期偏强,对油价形成支撑。

结果:原油变化率在负值区间低位波动,最终触发国内成品油“压线下调”条件。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芦青指出,本轮调价幅度或仅0.05元/升,加满一箱50升92号汽油节省约2.5元,消费者用油成本变化有限,更多是心理层面的“降价安慰”。

二、年内油价全景:七涨九跌六搁浅,涨跌互抵后“净下跌”

截至本轮调价前,2025年国内油价已历经22轮调整,形成“七涨九跌六搁浅”的复杂格局:

涨幅集中:上半年受俄乌冲突升级、全球供应链紧张影响,油价三次单次上调超300元/吨,累计涨幅达1200元/吨;

跌幅分散:下半年随着地缘冲突缓和、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价进入下行通道,九次下跌中七次幅度不足200元/吨,呈现“小步快跌”特征;

最终结果:涨跌互抵后,国内汽、柴油价格较去年底分别下跌620元/吨和595元/吨,全年油价中枢下移趋势明显。

数据对比:

调整类型次数汽柴油累计涨幅/跌幅(元/吨)
上调7+1250
下调9-1870
搁浅60
净变化-汽-620/柴-595

三、国际油价博弈:地缘、需求与货币政策的“三重奏”

本轮国内油价调整的背后,是国际原油市场的深度博弈:

地缘政治“降温”:中东局势缓和降低供应风险溢价,但巴以冲突外溢风险仍存,油价下方支撑较强;

美国需求“托底”: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汽油需求环比回升,叠加冬季取暖油需求旺季临近,短期需求韧性支撑油价;

货币政策“施压”:美联储加息周期下,美元指数走强压制大宗商品价格,但OPEC+减产协议延续至2026年底,供应端收缩对冲部分利空。

机构观点:

高盛预测,2025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将维持在85美元/桶附近,但若地缘冲突再度升级或OPEC+深化减产,油价可能突破90美元/桶;而摩根士丹利则警告,全球经济衰退风险或拖累油价跌至75美元/桶以下。国际油价“上有顶、下有底”的宽幅震荡格局,将持续主导国内成品油调价方向。

四、消费者影响:微跌难改用油成本,物流与航空承压

尽管本轮调价幅度有限,但长期来看,年内油价下跌已对下游行业产生实质性影响:

私家车主:以年行驶2万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计算,今年油价下跌可为车主节省约992元(较去年底);

物流行业:柴油价格下跌降低运输成本,但运费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改善幅度有限;

航空业:航油成本占航空公司总成本的30%-40%,年内航油价格下跌或缓解部分航司亏损压力,但汇率波动与需求复苏缓慢仍制约业绩。

案例:

某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柴油价格每吨下跌595元,单趟长途运输成本减少约200元,但运费市场竞争激烈,我们不敢轻易涨价,利润空间仍被压缩。”

五、未来展望:油价“温和下跌”或延续,调价机制改革引关注

展望后市,三大因素将主导油价走势:

地缘冲突:若中东局势反复,油价可能短期冲高;

OPEC+决策:2026年减产协议到期后,供应端是否放松将成关键;

中国经济复苏: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需求回暖或对冲部分利空。

政策层面:

现行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以“十个工作日”为周期,参考国际原油均价变化。近期有市场声音呼吁引入“浮动调价阈值”(如当国际油价波动超过5%时触发调价),以减少“压线调整”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但改革仍需时间。

结语

从“七涨九跌”的跌宕起伏,到本轮“压线下调”的波澜不惊,2025年国内油价在复杂国际环境中走出一条“温和下跌”曲线。对于消费者而言,2.5元的节省或许微不足道,但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能源市场深度转型的大趋势。当油价不再成为“头条新闻”,或许正是市场回归理性、能源结构加速优化的信号——而这一过程,远比几毛钱的涨跌更值得关注。

重点速览:

✅ 11月24日24时,国内油价或年内第十跌,汽柴油下调0.05元/升,加满一箱省2.5元;

✅ 年内油价“七涨九跌六搁浅”,涨跌互抵后汽柴油分别下跌620元/吨、595元/吨;

✅ 国际油价受地缘、需求、货币政策三重影响,宽幅震荡格局延续;

✅ 消费者用油成本微降,物流与航空行业承压,调价机制改革或成未来焦点。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