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讯(记者 王洋洋 通讯员 牛艺瑄)11月17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风险提示,针对近期出现的以办理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名义实施的诈骗行为,曝光三类常见骗局,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据悉,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微信、短视频、传单等多种渠道,散布“花钱可办公租房”“找关系可优先配租”等虚假信息,以此骗取群众钱财。此次提示揭露三类典型骗局:一是“花钱可代办”骗局,我市公租房申请全程零费用,未委托任何社会机构或人员代办,市区公租房申请仅能通过“冀时办APP”线上实名操作。二是“有熟人可操作摇号”,目前市区公租房采取公开摇号方式进行配租,过程透明、结果公示。不法分子所谓“花钱可内定房源”“保证中号”等均为骗局,实为利用信息差和概率骗取钱财。近两年,市区公租房房源较为充足,所有轮候家庭均有选房资格。三是“可购买产权”,我市公租房严格执行“只租不售”政策,不存在住满一定年限可购买产权的情况,“转售”“买断”等宣传均为虚假信息。
市住建局提示,我市公租房申请、审核、配租全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相关信息均通过廊坊政府网、市住建局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冀时办APP公租房专栏等官方渠道发布。请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轻信非官方信息,不向他人支付“代办费”“关系费”。若遇可疑情况或财产受损,须及时保存证据,拨打110报警或向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举报。
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我市公租房保障体系持续完善,目前已实现申请“一证办理”,申请材料由29项精简为1项,准入审核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市住建局呼吁市民相互转告反诈提示,共同守护自身合法权益。
上一篇:以规则之光照亮平台经济前行之路
下一篇:大姐劳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