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勇检察长强调,要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主线,健全高质效办案制度机制。要全链条完善司法责任归属、认定、追究工作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浙江省临海市检察院将落实司法责任制作为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突出检务督察职能,完善内部联动和外部监督机制,持续推进司法责任落实与“三个管理”有机衔接,构建前端精准定责、中端全程督责、后端从严问责的全链条责任体系,不断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切实保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前端精准定责,夯实履职基础。一是强化正向引导,增强责任认知。系统开展司法责任制专题学习,依托多元学习平台,阐释责任内涵与履职边界,引导全体检察人员牢固树立“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履职理念。融合检察官职业道德规范,加强职业伦理与实干作风培育,通过宣传先进、警示教育等方式,推动形成“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的职业信念。落实思想动态分析机制,健全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责任认知偏差。二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履职水平。制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打造“继光讲堂”“继光读书社”“继光练兵”三大平台,常态化组织“上讲台”“检察官教检察官”等活动,构建“讲学训战”一体化培养机制,助力检察人员提升审查报告撰写、出庭公诉、释法说理等核心能力。深化人员分类管理,推行检察官助理分阶培养模式,完善初、中、高三级分层培养体系,促进队伍履职能力整体提升。三是融入“三个管理”,厘清责任边界。制定一体抓实“三个管理”配套机制,动态监控检察业务系统流程、案卡填写与法律文书制作情况,构建“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督办整改—类案防控”闭环管理体系。结合实际细化需审核的80余类法律文书,明确承办检察官办案责任、部门负责人审核责任及检察长、检察委员会、案件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中端全程督责,提升履职实效。一是构建分级督责体系,织密监督网络。建立“检委会+检务督察+案件管理”分层督责机制,将司法责任贯穿业务管理与案件管理全过程。检委会负责宏观指导及重大疑难案件办理,每季度围绕“业务数据+典型案例+先进成果”听取质效报告,部署后续工作。检务督察部门统筹监督机制建设,开展专项督察与日常检查。案管部门强化流程监控与案件评查。运用“四大平台”,创新监督载体。二是打造融合正向激励与反向审视的“四大平台”,贯穿案件管理全流程。设立聚焦部门主任“全量审核”的“校准台”,严把案件质量关;设立剖析共性问题的“诊断台”,倒查责任漏洞;开设承办人现场讲述的“传导台”,复盘流程、分享经验;构建案例“选研写用”“转化台”,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带动一域”。三是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监督效能。围绕法律文书规范、出庭能力提升等方面,推动业务部门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督责成效。制定共性与个性问题清单,完善起诉书范本,夯实精准指控基础。组织模拟法庭、实战练兵等活动,着力解决出庭紧张、指控不力等问题。建立“查扣冻”、羁押必要性等专门审查与督查机制,确保专项工作落实到位。
后端从严问责,倒逼履职尽责。一是构建大督察格局,汇聚监督合力。强化内部协同,推动案管与检务督察融合履职,做好流程监控“后半篇文章”,形成放管结合、管案管人并重的监督格局。加强外部联动,衔接党委政法委执法检查、人大评议及涉检信访等工作,将外部反馈纳入督察重点,借力外部监督压实内部责任,构建多方协同、同向发力的责任闭环。二是突出实干实绩,激发履职动力。树立实绩导向,打破论资排辈,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激励干警有为、有位、有畏。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设立及时奖励制度,推出“六干”分类榜单,每月通报表扬先进,每季评选典型案例。积极选树典型,开设公众号专栏,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优化年度评价机制,对表现突出者予以专项奖励,全面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强化从严问责,形成监督闭环。坚持“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精准界定承办人、部门负责人、院领导责任,构建“分类评定、分层问责、综合评价”的追责体系。制定普通刑事案件量刑参考标准,开展量刑建议精准性督察,破解量刑不均衡问题。建立“追责+整改+提升”递进机制,定期开展追责案件“回头看”,由检务督察部门动态跟踪整改进度,形成严追责、强整改、促提升的良性循环。
(作者为浙江省临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