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龙
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是我们党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十五五”之所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在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根本要求。
高质量发展,说到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注重的是提升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奋斗,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与“十四五”一脉相承,“十五五”将继续弘扬高质量发展这一主旋律,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并以确保取得显著成效为主要目标,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注重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尤其是“十五五”时期明确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就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并特别强调要在深化改革中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动能、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性进展。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十五五”时期,必须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全面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尤其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部署推进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加快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正是立足高质量发展,“十五五”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者系博士、副教授,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