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在西青区张家窝镇,一座现代化智能装备基地拔地而起。这里是天津市沃尔德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新厂房,更是其母公司——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誉)征战全球高端装备市场的新支点。
从昔日徘徊于轻型AGV(自动引导运输车)“红海”中艰难求生,到如今在国际高端装备舞台上擎起“中国智造”大旗,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朗誉用两个震撼业界的“中国数据”撬动全球市场:全球最薄,厚度仅420毫米的“钢铁薄翼”可稳稳托举数百吨重物;全球负载最重,单车负载达600吨,双车联动突破千吨大关。
这一“薄”一“重”,不仅是装备制造领域的极限挑战,更是朗誉10余年厚积薄发的实力见证。
绝地突围:“背水一战”辟新赛道
走进朗誉的测试车间,记者目睹了这位津门“钢铁侠”的神奇之处:一台即将交付的超薄重载AGV正在进行最后阶段测试,数百吨模拟配重被托起,车身轻盈丝滑地精准移动,这个“大块头”的厚度仅相当于两瓶500毫升矿泉水叠放在一起。
“别看它大,但很轻巧,关键还有‘大智慧’。它有12套全向驱动系统,可以二百七十度转向。两车并排作业时,同步率误差在0.5%以内,几乎达到了‘零距离’并行。”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勇语气中难掩自豪。
这款AGV不仅是一辆特殊的无人驾驶卡车,更是一台大型精密仪器。正是它的诞生,让企业从生死边缘一步步站上世界舞台的“C位”。
时间回溯到2018年,朗誉身处困境:传统AGV市场陷入价格战,“机器卖到了‘白菜价’,企业眼看撑不过半年。”任志勇回忆。转机出现在一个高铁项目——对方需要载重高达40吨的重载AGV,但项目现场工况极为复杂,连不少行业龙头都望而却步。
“接,或有一线生机;不接,只能坐以待毙。”任志勇毅然拍板,“拼一把,大不了从头再来!”尽管公司在重载AGV伺服控制、无线通信等领域有所储备,但从未真正造过一台完整产品。这场突围,押上了公司的全部。
团队索性吃住在厂房,图纸铺满桌案,困了轮流休息,醒了接着算数据、改方案。历时两个多月,首台重载AGV成功下线。正是这次“背水一战”,让朗誉跳出“红海”,开辟了属于自己的重载赛道。
“薄”见真章:精准叩开“蓝海”大门
站稳重载领域后,朗誉将目光投向新的极限——做“薄”。
“客户提出能否将百吨级AGV车身高度降到500毫米以内。”天津朗誉机器人有限公司海外销售总监单晨溪回忆。这一看似“违背常识”的需求,实则直击市场痛点——电力、变压器等行业客户的厂房空间有限,传统重载AGV的“身高”成为很多企业自动化升级的“拦路虎”。“客户想要在不改动厂房的前提下解决问题,谁能降低车身、为客户节约成本,谁就更有可能赢得市场。”单晨溪说。
客户的痛点,就是创新的靶点;市场的需求,就是攻关的方向。面对内部“投入太大、风险太高”的担忧,任志勇态度坚决:“这是行业趋势,再难也要攻克!”
一场“瘦身”攻坚战就此打响。要降低车身高度,又不能减载重;要缩短长度,还要保持稳定——每降低一毫米,都是对材料、结构、力学的极限“叩问”。
研发团队扎根实验室,从核心部件下手,自主研发驱动系统,把车轮换成特制的实心聚氨酯胶轮,拉供应链伙伴一起定制特殊零件。一次次模拟仿真失败,就调整参数再试;物理测试出问题,就拆了重新设计。最终,400吨级重载AGV的“身高”被成功锁定在420毫米,树立了行业的新标杆。
“为了车身薄几毫米,投入大量研发成本,有人会觉得不划算。但站在客户的角度,薄出来一点点空间,或许就能省下上千万元的厂房改造费。对我们而言,为客户价值做投资,怎么算都值得。”任志勇道出关键。这款“人无我有”的产品,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更撬开了全球高端市场大门,吸引韩国、瑞典等行业巨头主动合作。
“厚”积薄发:从海河之畔到世界舞台
有了过硬的产品,朗誉开始将目光投向世界级“擂台”——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第一年是观摩取经;第二年,我们把自主研发的产品摆上了展台;第三年,带回了实实在在的订单。”单晨溪话语中透露出的底气,源于朗誉在国内复杂工况中打磨出的成熟方案,精准契合了欧美市场对高效、低碳、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刚需”。
攻克瑞典高端制造商斯堪尼亚,成了关键一役。面对客户的审慎态度,朗誉团队历经16轮线上、线下沟通,技术团队远赴客户工厂进行18小时的现场分析,用专业和诚意打动了对方,成功拿下订单。如今,这款AGV已成为该客户生产线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干将”,并带来持续复购。
目前,朗誉的产品已出口1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核心客户复购率达35%。公司在德国设立分公司,在新加坡、韩国布局服务网络,24小时跨时区响应的“中国服务”与“中国制造”同样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提升量级:智能新厂绘新景
站在即将投产的新基地,任志勇思绪飞扬,他坦言,之前靠定制化项目打开市场,现在随着全球客户增多,售后压力也随之增大。他果断决策:牵头制定重载AGV行业标准,推动产品向标准化转型。“既要‘吃肉’,更得端稳‘饭碗’。核心技术研发,一刻不能放松。”任志勇说。
从2008年做机械加工起步,到如今拥有驰骋全球的“重载军团”,朗誉在发展中摸索出独有的“薄厚之道”——“薄”如利刃,精准切入市场,将产品打磨到极致;“厚”似磐石,心无旁骛攻坚,年复一年沉淀。
眼下,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的新厂房投用在即,未来产能预计将提升300%,朗誉也将在此开始向千吨级以上重载AGV发起新的冲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我坚信,成功不在于追逐风口,专注把一项技术、一个产品做深做透,解决一个关键性难题,便能赢得属于自己的天地。”任志勇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