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驱动天津城市能级提升
创始人
2025-11-24 05:00:16
0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为“十五五”时期城市发展作出战略擘画与顶层设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目标不仅为提升城市能级提供了根本遵循,更构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价值标尺。

  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数字天津”。在数字技术重构全球发展格局、驱动生产生活方式深度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天津立足自身发展定位,主动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天津城市能级的提质增效作用,为确保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奠定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一、强化创新策源,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能级”涵盖了规模大小、质量高低、影响力强弱等多个维度,城市能级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竞争力、影响力以及辐射带动能力。创新是引领城市能级跃升的第一动力。天津正依托在信创、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坚实基础,将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方面,持续巩固提升信创产业优势,构筑自主可控数字底座,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不断强化这一优势,天津正致力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的算力资源和数据要素,加强科创园区建设,特别是利用天津智算中心、海河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加速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的研发与部署,推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与规模化应用,形成了国内领先的产业生态,为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天津深化“数实融合”,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链群。天津拥有智慧港口、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应用场景,为“数实融合”提供了广阔的试验场。通过全面部署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天津港实现了从传统码头向智慧港口的跨越式升级。同时,天津正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激活传统产业动能。依托强大的算力基础和产业政策,天津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已在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出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为高水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强根固基”。这些企业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工业机器人、应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产线模拟优化等方式,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柔性制造能力,纵深推进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深化数字赋能,重塑精细治理新范式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治理现代化大都市需精准施策、细致入微。天津正围绕“大城智管”目标,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精准分析城市治理“卡点堵点”以及高效制定与执行解决方案,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是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标志。天津的智慧城市建设聚焦于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搭建一个“物联感知城市、数联驱动服务、智联引领决策”的数字底座,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通”。天津“智慧城市大脑”接入多部门海量、多源的数据,通过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整合,形成了能够反映城市运行全貌的“数字驾驶舱”,支撑起抢险救灾、交通治理、应急指挥等应用场景,让管理者能够“一屏观津城”。

  城市智慧治理正是于细微处见功夫,防患于未然。天津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为抓手,推动数字技术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为城市能级提升筑牢安全底座。通过汇集交通、气象、环境、民生等多源数据,并利用大数据模型和人工智能进行分析研判,“智慧城市大脑”能够实现对城市风险的预测预警。这使得城市治理的模式从传统的“经验判断”和“事后处置”,升级为“数据驱动”和“源头防控”,极大提升了天津的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水平。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关键领域,天津正在整合状态感知、建模分析、决策支持与调度指挥等功能,实现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行动高效处置,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和创新城市治理水平。这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智能防控体系,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天津。

  三、促进协同发展,拓展区域辐射新空间

  天津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之一,其城市能级的提升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对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当数字化转型浪潮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历史性叠加,天津以数据之“通”解区域协同发展之“痛”,释放京津冀一体化之“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跨区域的自由、安全流动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天津正积极参与建设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已成为全国算力网络的重要枢纽,为深化京津冀大数据一体化提供了强大支撑。通过与北京、河北共建数字产业园区、共享超算等方式,天津夯实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数字根基,为全面加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合作,推动形成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创造良好条件。这种数字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发展的协同布局,促进了发展要素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合理流动与高效集聚,从而不断增强区域内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提升城市能级必须落脚于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把“数字红利”装进百姓口袋。天津正加强与北京、河北在公共数据一体化平台建设上的对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三地在交通、环保、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政务数据共享互认。目前,京津冀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已实现部分数据跨省共享,支撑了如户籍迁移、社保缴费认定、公积金互认等高频事项的“异地通办”。天津还推行数字经济企业“一照通办”,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未来,通过持续深化京津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天津将进一步优化区域整体营商环境,厚植企业成长沃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作者分别为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津派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本文为天津市202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TJDNFGWT25—01阶段性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 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了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组织的出厂评审。目前...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9所本科高校获教育部批准 6所... 1月19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批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函件,9所由省级人民政府申报设置的本科高等...
湖北省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纪委监委审查调查,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美景丧失理想信念...
《大江大河2》剧组暂停拍摄工作... 搜狐娱乐讯 今天下午,《大江大河2》剧组发布公告,称当前防控疫情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为了避免剧组工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