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身披“电子皮肤、AI手机、机器人”等热门光环,浙江福莱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福莱新材”,605488.SH)近年来盈利能力却持续下滑。当债务压力亮起红灯之际,公司抛出7.07亿元定增计划,拟投入标签标识印刷材料扩产、电子级功能材料扩产升级、研发中心升级等项目,并填补公司流动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至今,福莱新材已累计直接融资10.42亿元,公司收入稳步增长,但盈利、现金流和募投项目效益却未同步改善,上交所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问询,福莱新材11月22日披露了定增问询回复公告。
“相比募投项目,福莱新材目前更紧迫的是填补现金流缺口并降低杠杆率。”11月23日,知名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福莱新材债务压力大,短期靠定增“续命”,若柔性传感器等新业务不能迅速贡献现金流,“高杠杆+低利润”的组合将令财务风险继续上升。当前定增等融资手段仅能短期缓解困境,长期还需依赖新业务落地与债务结构优化。
募集资金产出投入比低
上市五年,福莱新材走出“传统标签材料→电子级功能膜→柔性传感器”三级跳,公司收入规模稳步扩大,但盈利能力偏弱。
公司累计直接融资已达10.42亿元(IPO融资6.13亿元+可转债融资4.29亿元),累计实现净利润5.9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2.43亿元,派息融资比为23.36%。
每次融资,福莱新材都将募投项目描绘得颇有前景,但最终却都无法达到预期。比如,福莱新材IPO募投项目“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总部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为6.14亿元,募资前承诺投资金额4.71亿元,募集后承诺投资金额2.71亿元,实际投资金额2.95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项目累计亏损为312.49万元。另外,这个募资项目在募资后发生了变化。加上新增加的福莱新材烟台分公司福莱新型材料项目一期、二期累计实现的效益555.22万元,最终上述三个IPO募投项目累计实现效益242.73万元。这与福莱新材最初承诺的2022-2025年分别取得效益2413万元、4406.71万元、5711.14万元、7518.80万元相距甚远,而公司将效益不达预期的原因归结于项目整体建设进度滞后,同时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10.42亿元募集资金投出后,福莱新材却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这引起了监管注意。
财报显示,2020-2024年,福莱新材营业收入由12.69亿元增至25.4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5%。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97亿元,同比增加18.1%,标签标识印刷材料和电子级功能材料是主要驱动力。
营收增长的同时,福莱新材的应收账款规模也在持续攀升。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末应收账款账面值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5.22%、17%、20.39%及20.17%。这一方面是因为福莱新材的经营规模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对部分客户放宽了信用政策。比如,公司直销客户阿维里-丹尼森材料欧洲有限公司(Avery Dennison Materials Europe BV)2022年、2023年的款期均为“开票日后90天内付清”,2024年9月起变为“按开票日,每月30号止,月结120天”。另一直销客户“苏州飘志华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023年的款期均为“按发货日,每月20号止,月结45天”,2024年6月起变为“按发货日,每月20号止,月结60天”。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客户的款期均延长。
整体而言,尽管收入稳步增长,但公司的利润在上市时即处巅峰,主营业务盈利呈下滑态势,募集资金产出投入比低。福莱新材扣非净利润从2021年的1.12亿元减少至2024年0.46亿元,销售毛利率由17.25%减少至13.38%。
好在福莱新材的坏账计提比例显著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福莱新材以组合为基础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应收账款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5.02%、5.03%、5.04%及5.02%,而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值分别为5.95%、5.74%、5.45%及5.51%。福莱新材回复称,这主要是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控制较好,周转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一年以上账龄的应收款占比较高,且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短期靠定增“续命”
目前,福莱新材仍处于产能扩张期,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弱、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加之不断增长的应收账款、存货占用了大量资金,使得公司对外融资依赖程度较高。
截至2025年9月底,福莱新材总债务规模已增至16亿元,其中,短期债务约为11亿元,长期债务约为5亿元。福莱新材期末资产负债率为55.98%,有息负债率为34.53%,公司流动负债占比攀升至73.34%,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仅为3.84亿元,公司偿债压力有所上升,短期急需通过定增融资“续命”。
正因如此,福莱新材此次抛出的7.07亿元定增计划中,2.07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不过,在募投项目中,投资者更关注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柔性传感器及触觉感知系统。今年以来,众多投资机构调研了福莱新材。虽然今年一季度,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和美林国际两家QFII曾出现在福莱新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但第二季度就从名单中消失。
福莱新材称,公司2017年开始投入这一领域,2023年将其正式纳入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并从健康监测领域应用拓展到机器人触觉和工业检测领域。公司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具备三大核心技术:真柔性、全曲面、三维力。硬件方面采用真柔性设计,材料具备优异的柔韧性,能够完美贴合各种复杂曲面;能够实现“全曲面”覆盖,在机器人灵巧手上可完整部署于指尖、指腹、手心、手背等关键区域,达成全域触觉感知;能够实现“三维力”矢量感知,精准捕捉和解析多方向的作用力,包括垂直力和剪切力等,感知力的大小和方向信息。算法方面采用深度学习触觉识别技术,融合多模态感知数据,实现高维特征实时提取、准确识别物体属性,测量精度、测量分辨力、空间分辨率等技术参数测试优异。
据了解,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目前处于“外资垄断高端产能、中资快速追赶”的阶段,除福莱新材外,汉威科技(300007.SZ)、柯力传感(603662.SH)、申昊科技(300853.SZ)等公司在该领域均有布局。目前,福莱新材的柔性传感器相关产品技术迭代在持续更新中,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灵巧手公司以及人形机器人公司合作,不过,国外客户对产品技术要求更高,更重视算法。
福莱新材计划通过此次定增募资加大该领域的研发投入。刘志耕表示,福莱新材的柔性传感器目前仍处于“加大投入-客户送样”的早期阶段,若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高估值+高负债”将再度考验公司融资续命能力,因此,需关注2025年订单落地情况。
(读者信箱:znhwuyong@163.com)